昌義之簡介

昌義之

昌義之(?—523.11.19),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人,南北朝時期梁朝名將。

昌義之少有武乾,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將軍、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將軍、馬右夾轂主。

天監元年(502年),蕭衍代齊稱帝,國號梁,是為梁武帝。封昌義之為永禮縣侯,邑五百戶。又除驍騎將軍,出為盱眙太守。天監二年(503年),遷假節、督北徐州諸軍事、輔國將軍、北徐州刺史,鎮鍾離。並擊退魏軍的進攻。天監三年(504年),進號冠軍將軍,增封二百戶。

天監四年(505年)十月,梁武帝蕭衍興師進攻北魏,以其弟蕭宏為統帥,率軍進駐洛口(今安徽懷遠境)。天監五年(506年)二月,昌義之與魏平南將軍陳伯之戰於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昌義之敗走。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為征南將軍、都督揚、徐二州諸軍事,率軍10萬迎擊梁軍。五月,南梁太守右衛率張惠紹攻徐州(治彭城,今屬江蘇),進抵宿預(今江蘇宿遷東南)。昌義之復攻梁城,拔之。六月,張惠紹會同南徐州刺史宋黑,水陸同時並進,進攻北魏彭城。張惠紹大敗。七月,南梁青、冀二州刺史桓和攻北魏兗州(今屬山東),占領固城。梁南徐州刺史王伯敖與中山王元英戰於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兵敗,亡失5000餘人。八月,魏將邢巒領兵奪回孤山(今山東滕縣東南)、固城。時魏帝元恪詔平南將軍元詮督促未出發的部隊增援淮河以南。邢巒於睢口(今江蘇宿遷南)擊敗梁將藍懷恭,進圍宿預。藍懷恭退至清水(即泗水,此處指其下游,循今廢黃河至清江西南入淮河)以南筑工事,繼續抗擊魏軍的進攻。

九月,邢巒與平南將軍楊大眼聯兵進攻,於清水以南擊斬梁將藍懷恭,俘斬梁軍以萬計。時張惠紹被迫放棄宿預,梁將領蕭昞亦放棄淮陽(今江蘇泗陽境)逃回。梁軍統帥蕭宏器械精新,軍容甚盛,魏軍認為是百餘年所未有。梁軍進至洛口,前軍克梁城,梁這諸將欲乘勝深入,但蕭宏怯懦愚劣,得知魏將邢巒渡過黃河,與中山王元英會合,共同攻梁的訊息後,甚為恐懼,即召開軍事會議。齊將呂僧珍說:“知難而退,不亦善乎!”蕭宏連忙說:“我亦以為然。”但諸將皆不同意,昌義之更是堅決反對,大怒不已,一時鬚髮盡磔。他說:“呂僧珍可斬也!豈有百萬之師出未逢敵,望風遽退!何而目得見聖主乎!”蕭宏不敢違眾議,停軍不前。魏軍知其懦怯,遺巾幗以辱之,並歌之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六》)。

但適遇洛口天氣突變,一夜狂風暴雨,蕭宏遂不顧昌義之等將領的反對,拋下大軍,領數騎落荒而逃。洛口將士隨之散歸,失亡近5萬人。昌義之亦被迫放棄梁城,移軍扼守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北魏宣武帝元恪欲乘勝滅南梁,遂攻克馬頭(位鍾離西,今安徽懷遠南),並將城中糧秣悉數運回北方。當時有人認為:“魏運米北歸,當無復南向 。”梁武帝對形式看得很清楚,說:“不然,此必進兵,非其實也”(《梁書·昌義之列傳》)。於是令昌義之完善鍾離城的工事,以待魏軍。

十月,元英與鎮東將軍蕭寶寅果然率眾圍攻鍾離。十一月,梁帝詔右衛將軍曹景宗都督諸軍20萬救鍾離,屯道人洲(今安徽鳳陽東北淮河中),待眾軍集齊後並進。

天監六年(507年)正月,元英與平東將軍楊大眼率數十萬大軍攻鍾離。鍾離城北阻淮水,魏軍在邵陽洲(位於道人洲西)兩岸架橋,樹柵數百步,作為跨淮通道。元英據南岸攻城,楊大眼據北岸立城接應,以通糧道。時鐘離城中僅3000人,昌義之督率梁軍將士奮力抗擊。鍾離城塹水深,魏軍以車載,人負,運土填塹,設飛樓衝車撞擊城牆。昌義之率軍用泥土補修被撞壞之處,衝車雖入,但城牆未壞。魏軍晝夜苦攻,輪番衝擊,墜而復上,莫有退者。昌義之善射,第每當有危難之處,便親去救援,箭到之處,無不應弦而倒。雙方一日之內戰數十合,被梁軍殺傷者以萬計,死屍堆積與城牆相高,仍不能克。

二月,梁武帝命豫州刺史韋睿自合肥(今屬安徽)領兵增援鍾離,受曹景宗節度。曹、韋兩軍進屯邵陽洲。三月,淮水暴漲六七尺,韋睿派水軍乘鬥艦襲擊洲上魏軍。另以小船載乾草,灌以油,趁風縱火,以焚其橋。同時,派敢死之士拔柵砍橋。時大水特別湍急,倏忽之間,橋柵俱盡。梁軍奮勇衝殺,無不以一當百,呼聲動天地。魏軍大潰,元英見橋斷,脫身棄城而走,楊大眼亦燒營而去。諸壘相次土崩,皆爭先棄其器甲爭投水,溺死、斬殺各10餘萬,淮水為之不流。曹景宗令軍主馬廣追擊楊大眼至滅水上四十餘里,楊大眼的軍眾死傷無數,伏屍相枕。昌義之聞報後,又悲又喜,不知說什麼好,只是連聲叫道:“更生!更生”(《梁書·韋睿列傳》)!昌義之出來追擊元英至洛口而還。元英單騎逃入梁城,部下兵士也全軍覆滅,沿淮河百餘里屍骸相藉,梁軍又俘虜5萬人。收其軍糧器械,堆積如山,牛馬驢騾不可勝計。鍾離之戰後,昌義之十分感激韋睿和曹景宗,便請二人會面,設二十萬錢作為賭注,讓二人相賭,以報二人之恩。

昌義之因攻進號軍師將軍,增封二百戶,遷持節、督青、冀二州諸軍事、征虜將軍、青、冀二州刺史。未拜,又改督南兗、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輔國將軍、南兗州刺史。後為有司所奏免。補朱衣直閣,除左驍騎將軍,直閣如故。遷太子右衛率,領越騎校尉,假節。

天監九年(508年),昌義之出為持節、督湘州諸軍事、征遠將軍、湘州刺史。天監十年(509年),昌義之以本號還朝。不久又為司空臨川王司馬,將軍如故。天監十一年(510年),昌義之遷右衛將軍。天監十四年(513年),遷為左衛將軍。

天監十五年(514年),魏遣將逼荊山,揚聲欲決堰。二月,梁武帝詔令昌義之率太僕卿魚弘文、直閣將軍曹世宗、徐元和等救援康絢。昌義之軍未至,康絢等已破魏軍。魏又遣大將李平攻峽石,圍直閣將軍趙祖悅,昌義之又率朱衣直閣王神念等前去救援。時魏軍兵盛,王神念攻峽石浮橋不能克,所以援兵不得進,魏軍遂克峽石。昌義之班師後,為有司所奏,梁武帝以昌義之為功臣,沒有加罪於他。

天監十六年(515年),昌義之為使持節、都督湘州諸軍事、信威將軍、湘州刺史。是年,又改授都督北徐州緣淮諸軍事、平北將軍、北徐州刺史。昌義之為人寬厚,善撫士卒,部下也願為其效死力。不久,給鼓吹一部,改封營道縣侯,邑戶如先。普通三年(522年),征為護軍將軍,鼓吹如故。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義之去世。梁武帝深為痛惜,下詔書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並鼓吹一部。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諡號為“烈”。其子昌寶業嗣位,後官至直閣將軍、譙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