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若璩簡介

閻若璩

(1636~1704)  清代漢學家。山西太原人。字百詩,號潛丘。早年,隨其父祖客居江蘇淮安。康熙元年(1662),返太原。十八年,入京應博學鴻儒科試,落第。二十九年,受徐乾學聘,南下江蘇洞庭山參與修纂《大清一統志》。晚年仍居淮安,專意著述。四十三年,為皇四子胤禛(清世宗胤禛)召見,抱病赴京,卒於京邸。他一生為學,博覽群書,長於考證,遇有疑義,反覆窮究。長期研治《古文尚書》,潛心三十餘年,撰成《古文尚書疏證》八卷,引經據古,——揭其偽跡。《古文尚書》為東晉梅賾偽作,遂成鐵案。他亦精於地理之學,山川形勢,州郡沿革,了如指掌。撰成《四書釋地》五卷,兼及名物訓詁、典制考實,旁參互證,多所貫通。於同時學者好加譏評,僅服膺錢謙益、黃宗羲、顧炎武三人。曾為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糾舉舛錯,為顧炎武《日知錄》訂正訛誤。他以記誦博贍,考核精審名著一時,此後乾嘉考據學風受其影響甚大。其主要著述除《古文尚書疏證》、《四書釋地》外,尚有《潛丘札記》、《毛朱詩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