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朝貴簡介

蕭朝貴

蕭朝貴(?—1852.9.12),廣西武宣縣東鄉人,壯族,太平天國開國功臣和傑出將領。

19世紀50年代初,在中國南疆廣西,爆發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在波瀾壯闊的搏戰中,造就了成千上萬的英雄人物。在燦爛的星海中,有一顆明星,倏即消逝在茫茫天際,他就是天兄耶穌的代言人、右弼又正軍師、前軍主將、西王蕭朝貴。

蕭朝貴,祖居廣西武宣東鄉的上吳關村,約於清道光初年出生在一家貧苦農民家庭。父母親育男四人,蕭朝貴排行第三。幼時家境貧寒,無錢念書,不識多少宇。為了謀生,少年時代的蕭朝貴,就離家外出做工,還當過店夥計。不久,又隨父母背井離鄉,跋山涉水,到桂平平隘山的下古棚落戶,以開荒燒炭維持生計。這時,蕭朝貴才20歲出頭,都已備嘗封建社會貧民的顛沛流離生活之苦。

在平隘山,蕭朝貴結識了早在這裡落籍的楊秀清。相似的家世,共同的勞動,他倆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據說,楊秀清還把妹妹楊宣嬌介紹給蕭朝貴,結為夫妻。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拜上帝會的創始人馮雲山從廣東來到廣西紫荊山區,一面開館教書,一面傳教,廣結青年,發展會眾。經楊秀清介紹,蕭朝貴結識了馮雲山。馮雲山見他倆嫉惡憤世,志向不凡,就吸收他們入會。蕭朝貴積極參加馮雲山布置的聯絡鄉親、擴大會眾的任務,奔走於黔江兩岸,成為武宣、象州一帶山鄉有點名氣的人物。1847年8月,洪秀全從家鄉廣東花縣再度入桂,在紫荊山與至交馮雲山相會。洪秀全眼見拜上帝會發展迅速,受到莫大鼓舞,隨即發動了一場拆孔子牌位,毀神壇廟宇的鬥爭,在當地引起巨大反響。1848年初,當地團紳以謀反為名,派練丁抓走了馮雲山,拜上帝會處於群龍無首、旁徨失途的境地。為穩定人心,重整旗鼓,楊秀清,蕭朝貴從廣西山鄉的“降僮"中得到啟發,先後於1848年4月,10月假託天父、天兄下凡傳言,指點會眾如何繼續行事。從此,蕭朝貴從拜上帝會的一個活動分子,一躍而成為領導會眾的核心人物之一。

11月19日,蕭朝貴假託天兄耶穌下凡,與洪秀全有一段對話,其中有:

天兄基督諭天王云:洪秀全弟,爾認得朕么?天王曰:小弟認得。(《天父天兄聖旨》第3頁)

在既成事實面前,洪秀全承認了蕭朝貴代天兄傳言的特殊身份。據現在所知,從1848年10月至1852年5月的三年半時間,天兄下凡傳盲有120多次,其中涉及金田起義前後的許多重要史事。

稍後,洪秀全同蕭朝貴有一次對話:

“天王曰:天兄,太平時軍師是誰乎?

天兄日: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俱是軍師也! 洪秀全胞弟,日頭是爾,月亮是爾妻子。馮雲山有三個星出身,楊秀清亦有三個星,蕭朝貴有二個星。楊秀清、蕭朝貴他二人是雙鳳朝陽也!”(《天父天兄聖旨》第5頁)蕭朝貴雖然比馮雲山少一個星,但已取得同是軍師的地位。在馮雲山入獄未歸時,蕭朝貴與楊秀清二人成為扶持洪秀全創業的“雙鳳”。

其實,在拜上帝會會眾的心目中,蕭朝貴早已成為一位有號召力的"救世主”了。

拜上帝會以秘密宗教結社開始,逐漸演變成政治性的反清組織,最後又成為武裝抗清的思想、政治支柱。蕭朝貴從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在太平天國“團營”之時,就曾發生過同當地團練武裝衝突之事。1850年11月間,蕭朝貴從桂平率一支武裝會徒,來到故里武宣東鄉,接應當地會眾向桂平集中,並會合天地會中蘇三娘、邱二嫂帶領的隊伍。其間,同當地團練發生了武裝衝突,打死練丁梁阿立、王正直等人,這是目前所知的由蕭朝貴指揮的第一次戰鬥。金田起義前夕,蕭朝貴在完成預定任務後,率眾返回桂平金田村。1851年(鹹豐元年)元旦,太平軍於桂平大宣圩蔡村江同清軍首次交鋒。當時平南思旺村“迎主之戰”才結束,洪秀全、馮雲山進駐金田不久,清軍發起突然襲擊,企圖一舉撲滅太平起義的星火。在此危急關頭,蕭朝貴率太平軍一部,利用有利地形,設伏於金田東南盤古嶺,當清軍周風歧,伊克坦布部進入伏擊圈,在另二路太平軍密切配合下,蕭朝貴率伏兵齊起,清軍猝不及防,四散逃竄。蕭朝貴率部追擊,激戰竟日,大敗清軍,陣斬副將伊克坦布,為金田起義吹響了前奏曲。清軍一時不敢再戰,洪秀全得以將各路起義隊伍編組成軍,揭竽起義。蕭朝貴在這場伏擊戰中,初顯身手,被譽為敢於“衝鋒破敵”的勇將。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正式宣布武裝起義成功,定國號為太平天國。參照《周禮》的定製,編成太平軍10個軍,每軍的編制員額為1.3萬餘人。稍後並建立五軍主將這一太平軍核心領導制。蕭朝貴被授予右弼又正軍師、前軍主將,在太平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左輔正軍師、中軍主將楊秀清。從此,蕭朝貴在左軍主將石達開的協助下,統率太平軍4個軍,擔負開路先鋒的任務。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移師東進大湟江口的江口圩。此地是有萬餘人口的集鎮,太平軍擬在此集軍需,擴兵源,以利再戰。清軍“圍剿”金田失利後,提督向榮率部萬餘,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太平軍。太平軍為擺脫不利局面,遂於牛排嶺據險設伏,埋雷,以誘清軍深入。2月18日,向榮部逼近設伏地段,太平軍伏兵頓起,萬矛齊下,地雷轟鳴,殺得向榮部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在蕭朝貴等人的指揮下,成功地阻遏了清軍的進擊,從而提高了太平軍的實戰能力。3月間,太平軍轉戰進入武宣,洪秀全在東鄉自稱天王,太平軍在此集結休整。為嚴肅紀律,整頓隊伍,蕭朝貴多次借天兄下凡,告誡太平軍將士,“要守天條,要遵命令,要和儺兄弟”,“不得入村搜人家物,打仗不得臨陣退縮,有銀錢須要認得破,不可分爾我。更要同心同力,同打江山,認實天堂路來跑。目下苦楚些,後來自有高封也。”(《天命詔目書》,《太平天國印書》(上),第117頁)可見,蕭朝貴不僅是一位衝鋒陷陣、身先士卒的猛將,還是富有計謀、名副其實的軍師。

9月間,太平軍東出平南,向思旺挺進,清軍烏蘭泰部占思旺東南之莫村,卡住太平軍北上通路,向榮部則連營官村扼南路,對太平軍形成夾擊之勢。針對清軍的布防,蕭朝貴、馮雲山當機立斷,採取各個擊破之策,以一部兵力牽制烏蘭泰部,另以精兵千餘人,乘向榮部陣腳未穩之際,實施突襲。15日,雷雨大作,清軍正在構築營壘,蕭朝貴率軍分路包抄,直插官村敵營,向榮部猝不及防,加上天雨,藥捻受潮,槍炮失靈,頓時陣勢大亂,蕭朝貴指揮士卒左沖右殺,直迫30里。夜間,又回師襲擊烏蘭泰部,殲敵數百。這一仗,是金田起義以來的首次大捷,擺脫了被動圍困局面,為爾後挺進永安(今蒙山)創造了條件。

官村之戰後,太平軍乘勝分水陸兩路,直取州城永安。蕭朝貴統率數千將士,從陸路經藤縣北上永安,沿路招兵買馬,徵集軍需,聲威大振。經過一番激戰,於9月25日占領了永安州城。12月17日,天王洪秀全在永安下詔令,褒封蕭朝貴為西王,成為太平天國第三號鐵腕人物。這時,太平天國面臨守備城市的新課題,著力加強永安州城內外的防禦。由蕭朝貴負責州城西線防務,一次次遏制了清軍的進擊,堅守永安達半年之久,取得了城市守備作戰的經驗。

1852年4月4日,洪秀全在永安向全體太平軍將士發布了突圍北上的命令,“男將女將盡持刀”,“同心放膽同殺妖刀。第二天拂曉前,以蕭朝貴為前敵統帥的太平軍,開始按預定計畫突圍。兩天之中,衝過清軍以長牆、深溝、木柵組成的三道工事,突破清軍古蘇沖防線,並於龍寮嶺大峒山谷地設伏,殲滅清軍尾追部隊5000多人,陣斬長瑞、長壽、邵鶴齡、董光甲等四個總兵,然後長驅北上,直逼桂林,轉向全州。在全州之戰中,南王馮雲山中炮受重傷,不久卒于軍中。這樣,蕭朝貴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當時,太平天國統帥部曾計議下一步軍事行動方向,確定棄廣西,入湖南。太平軍一路克道州、江華、永明、彬州。蕭朝貴力主乘清軍防備薄弱之機,率精兵奔襲長沙,擴大戰果。洪秀全、楊秀清同意了他的計畫,由他率曾水源、林鳳祥、李開芳等勇將,帶兵2000人,經4天急行軍,經攸縣、醴陵,直薄長沙。9月11日,在長沙城南石馬鋪,擊潰攔截的清軍,殺總兵福誠,繳獲大量槍械、火藥,進而突破清軍長沙城外防線,抵達南門外妙高峰。這時,長沙城內的清軍、練勇共5000餘人,兵力雖多於蕭朝貴部,但戰鬥力不強。蕭朝貴親臨前線,指揮攻城,晝夜炮擊,彈片如雨,飛進城內,接著是陣陣爆炸聲,眼看可以突破南門。12日,蕭朝貴“帶牌刀手往各門進攻,不料妖兵放炮,打著西王胸膛乳上穿身,十分危急,口眼俱呆。”(《太平天國文書彙編》第217頁)終因傷重犧牲。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蕭朝貴初露頭角,中道而逝,猶如曇花一現,迅即凋謝。但他的軍事才能,卻已譽滿全軍。在太平天國的文獻中,一再高度讚揚他“衝鋒破敵武略精”,“豐功蓋世,永遠威風”。他的老部下李開芳盛讚蕭朝貴打仗最厲害,“第一通兵法”(《李開芳又供》《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五輯,第165頁),李秀成也稱他“勇敢剛強,衝鋒第一。”(《李秀成自述》)至於見之清方記載,說蕭朝貴驍勇善戰,遇敵當先者,也屢見不鮮。由此可見,蕭朝貴不愧堅農民軍中一位出類拔萃的將才,在中國近代軍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