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簡介

因愛而亡的皇帝——順治

清順治十七年十月初八日,是清宮中一個不尋常的日子,這一天,在景山殯葬帝後前的享殿——景山觀德殿外,建起了規模可觀的水陸道場,即將為一位仙逝的皇妃娘娘舉行火葬。在這個大道場中,設有懺壇、金剛壇、梵網壇、華嚴壇、水陸壇,高壇林立,蔚為壯觀。白慢、挽帳隨風飄逸,笙管笛蕭,哀音陣陣,聽著肅穆,透著哀婉和悲涼。一百零八名僧人,身披袈裟,手擊燒鈸,口誦經文。燒鈸聲、誦經聲,縈繞山顛,直上雲霄。各級官員人等,穿梭其間,畢恭畢敬,焚楮鉑,燒紙錢,各司其職。這裡最令人矚目的是一位身披大紅袈裟,手持王如意的高僧茆溪禪師,正在主持這位貴妃娘娘的葬禮。那么,是誰死後享此殊榮,竟如此興師動眾,大做道場?原來,這就是當朝順治皇帝最寵愛的皇貴妃,死後被追封為皇后的董鄂氏。

董鄂皇貴妃以二十二歲的青春年華病逝於承乾宮。真可謂紅顏薄命,一朵盛開的鮮花正在嬌艷的時節,卻突然謝卻紅塵,香消魄散。痴情的順治皇帝,對貴妃娘娘的早逝哀痛不已,竟然一會兒尋死覓活,一會兒又鬧著要出家去當和尚。並下令將承乾宮內大小太監、宮女等三十餘人全部“賜死”,以備皇妃娘娘在陰曹地府役使,這么多人生殉,造成清宮罕見的一大慘案。一時間將紫禁城內鬧得天昏地暗。

順治皇帝是一位痴情皇帝,屬於那種“不愛江山愛美人”,追求純真愛情的人,比其父皇太極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對愛情專一,願為心愛者拋棄一切,甚至為她去死。所以,董鄂氏的早逝,使他看破紅塵,萬念俱灰。認為“財寶妻孥,人生最貪戀擺撥不下底,朕於財寶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覺風雲聚散,沒甚關係”。他想為愛妃而死,自然不成,況且在封建社會裡,身為帝王,且上有高堂,覓死便為大不孝。既死不成,又欲遁跡空門,願清燈古佛,伴其終生,以求精神上的解脫,然而又有皇太后“掛念”,想“隨老和尚出家去”,也未成行,皇冠仍然戴在他的頭上,死也不行,皈依佛門也不行。從此一蹶不振,終日鬱鬱寡歡。使這位身體素質本來就十分羸弱的皇帝更加虛弱。結果,在愛妃董鄂氏死後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養心殿,追隨著他的愛妃而去了。只留下風流天子愛美人的佳話。

順治帝的塵緣雖然短暫,但他的風流韻事卻不少。在這位令順治帝如痴如醉,愛之瘋狂的皇貴妃之前,他曾有過兩位皇后,還有福晉、格格等妃嬪不下三十餘人。得到董鄂氏之後,順治皇帝有心立其為後。但終因董鄂氏的懇請,更由於孝莊皇太后的堅決抵制,廢立之念才沒有實現。直至董鄂氏病歿,順治皇帝總算請得皇太后的恩準,追封為皇后,遂了順治帝的最終心愿。如此,順治帝一生實際有三位皇后,前兩位一廢之,一遠之,惟有董鄂氏才是他稱心如意的人兒。

但這位皇帝心上人的入宮經歷卻頗蹊蹺,《清史稿·后妃傳》只作了簡要的記載,說此妃為“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後宮。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上皇太后徽號……十七年八月薨,上輟朝五日,追溢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這寥寥數語,概括了董鄂氏的生平,卻給後人留下了諸多疑問。首先,從順治皇帝第二次選後起,內廷主位已來自遴選的秀女。而董鄂氏十八歲才入宮,已經逾歲,似乎不是秀女出身。那么,她是怎樣入侍到順治皇帝身邊,並引起順治帝如火一般的戀情呢?

據當時與順治帝過從甚密的欽天監監正,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的天子親自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因憤至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於一千六百五十七年產生一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但是數星期之後,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於其後不久亦薨逝”這裡所說的“滿籍軍人”,很可能就是順治皇帝的異母弟,太宗皇太極第十一子,和碩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他在順治十三年七月突然死去,八月,董鄂氏進宮,封賢妃。

在博穆博果爾生前,作為弟媳的董鄂氏如何能與皇兄接近,使之目睹其花容月貌,進而對她產生一種“火熱愛戀”,應歸咎於清初宮廷制度中的弊病:清初凡逢太后萬壽節或皇后千秋節等慶賀宴賞活動時,有王公貝勒福晉及文武大員命婦進宮入侍及行禮陪宴等禮儀。如此,董鄂氏作為弟婦入宮的機會是極多的。而風流倜儻的順治皇帝,見弟婦如此楚楚動人,美若天仙,遂引起他一種瘋狂的戀情,也就顧不得許多了。不管博穆博果爾是憂憤病死也罷,或自殺身亡也罷,他的死,成就了順治帝的這段姻緣。何況清初皇室婚姻,在道德觀念上與漢族傳統的封建倫理道德觀不同,不論“兄死弟妻其嫂”或“弟卒兄妻弟婦”,均視為平常。順治帝自得了董鄂氏之後,大有“只羨鴛鴦不羨仙”之感,如若拿“江山”與“美人”令其取捨,他會寧取後者的。所以自董鄂氏入宮的四年的時光里,她所得到的恩寵,乃至死後所得的殊榮,在清帝后妃中堪稱是空前絕後的。

董鄂氏的美貌及溫柔賢淑,得到順治帝的專寵。轉年十月,皇貴妃又產下一子,雖非中宮所出,但寵妃誕育皇子,非同尋常。何況在順治的心目中,皇貴妃本當為皇后,其子也就該為皇嗣。所以他將這位排行第四子,卻稱為“皇第一子”,實則視為皇太子。因此,高興之際,又頒詔書,使天下共知。同時大赦各種人犯,豁免積欠錢糧等,使普天同慶,“共被恩澤”。

遺憾的是,這位備受皇父母妃鍾愛,擬立儲君的小皇子,來到世上剛剛四個月便夭折了。如果說被視為“皇太子”的小皇子的死,已經給了順治帝精神上一次沉重打擊,那么,愛妃董鄂氏的亡,則使順治的精神完全崩潰,陷入絕望之中。因為他雖擁有眾多的妻妾,然而,惟有董鄂氏是他最稱心,最中意之人。何況入宮僅相伴四載,便以她二十二歲的青春年華與流水同逝,怎不叫痴情的順治帝痛斷肝腸?董鄂氏年紀輕輕即病歿,大約主要因愛子之喪,憂鬱成疾,遂一病不起,至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病逝於承乾宮。

董鄂氏雖死,但其音容笑貌,時時映在多情帝君的眼帘,使他難以忘懷。他曾錄唐詩《春夢》一首贈與其交誼頗深的木陳忞禪師:

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正反映了多情天子追憶美人的心清。

董鄂氏與順治帝之情篤,官書中無載。而從順治帝為董鄂氏所作的數千言“行狀”中,使人們有所了解。而且寫得情真意切,催人淚下。順治帝視董鄂氏,自然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不免褒美,但董鄂氏的確是性格溫柔,對人體貼,善解人意。她對皇帝的飲食起居,備至周詳;對太后及皇后亦極恭順,尤對太后更能承歡膝下;生活節儉,不飾珠翠;雖不干政,但主張寬以待人,垂憐生靈;深明大義,常憂念父兄恃寵而驕橫跋扈;對皇帝始終情深意篤,比至彌留之際,仍囑之“妾歿,陛下宜自愛”。在洋洋數千言的“行狀”中,勾勒出董鄂氏的品貌德行,及順治帝的愛戀悲慟。

相傳順治皇帝因愛妃董氏的病逝,而心灰意冷,認為“四大皆空”,無所依戀,便捨棄江山,遁入空門,到五台山剃度修行。後來康熙皇帝雖多次奉國母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幸五台山,希求夫妻、父子相見,但順治拒不相認,後終成正果。這位風流天子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至於戲曲、小說,更演繹出諸多動人的情節,不知使多少人為之動情,拋灑一把多情的淚水。不過順治帝篤信宗教是實,大約開始於順治八年,由於當時漢大學士范文程的引見,他認識了年近六旬的德國耶穌會傳教士,當時在宮廷供職任欽天監監正的湯若望。從此與之結下了“忘年之交”。又因其母孝莊皇太后拜湯若望為“義父”,順治帝也就稱之“瑪法”(滿語意為祖父、祖輩),並常召入宮中,請湯若望講論天文曆法,乃至宗教、政務等等。過從甚密,也是順治與宗教結緣之始。

順治十四年(1657),順治帝因身邊太監的鼓動,遂於南海子召見了當時的佛教高僧憨璞聰,。聽了他的一番關於佛教經義的談論後,順治帝很是高興,從此便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久又延納南方高僧玉林琇、茆溪森,木陳忞等入京師,供奉之於西苑萬善殿,對他們崇禮優握。十六年,順治帝竟請玉林琇為他起法名,其初不肯,固請之下依之,順治自擇“行痴”,號“痴道人”。後來在他的印璽鈴章中竟有“塵隱道人”,“痴道人”等法號。順治帝虔心佛事,每以講經釋教為常事,甚至董鄂氏也在他的影響下由不信佛到篤信於佛,直至“口呼佛號而終”。在順治帝御製《端敬皇后行狀》中也說:“後素不信佛,朕時以內典禪宗諭之,且為解《心經》典義,由是崇敬三寶,專心禪學。”

由於順治帝沉迷於佛事,當他最心愛的人病逝這一無情現實的打擊下,便產生悲觀厭世,企望遁入空門,以求精神上的解脫。他曾命茆溪森為其削髮剃度,決心出家,孝莊皇太后百般勸解,命人急召高僧玉林琇抵京,玉林琇聞知後,一面痛責弟子茆溪森,一面命人取來柴薪,倘若茆溪森敢引順治帝為僧,就要將其燒死。無奈,順治帝才勉強答應蓄髮留俗。順治出家不成,後來只好命他的親信太監吳良輔作替身,入憫忠寺修行。

順治雖然年紀輕輕,但身體素來羸弱,又多情善感,愛妃的早逝,對他的身心都造成極大的傷害,結果,董氏病歿僅半年他就染上了當時的不治之症—一天花,時稱痘證。順治帝身患痘症,自知命在旦夕,後事安排已刻不容緩。由於清初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立儲制度,況且其膝下諸子尚幼,無一個成年皇子,嗣君為誰?使順治帝躺在養心殿的病榻上輾轉反側,一時難於定奪。最後還是召來了自己與母親孝莊皇太后都極信賴的傳教士湯若望。他雖為異邦之人,但他的話在順治母子的心目中卻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湯若望認為皇三子玄燁可立為皇太子。因為當時順治帝的六子中(長子與四子已夭折),除二子福全和三子玄燁較大外,四個嬰幼兒或剛剛呀呀學語,或尚在襁褓之中。而福全與玄燁雖均庶出,一為寧妃所生,一為佟妃所生,但玄燁自幼受到祖母的鐘愛,想必湯若望也了解其中情況。而且更有說服力的理由是玄燁已然出過天花,而二子福全尚未出過,將來繼承皇位,一旦染上此症,難免還會發生眼下類似的悲劇,這是當時的一大忌。因而,順治採納了他的意見,也得到諸王大臣的讚許。

順治帝死後火化入葬,是清入主中原後的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自康熙皇帝始,便循漢制改為土葬了。康熙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將順治寶宮(即骨灰罐)送往遵化孝陵安葬,小皇帝玄燁亦要前往為乃父送葬,但因路途較遠,經太皇太后及諸王大臣勸慰乃止。沿途自然有諸多皇家禮儀活動。至六月初六日抵孝陵,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與已逝的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孝獻章皇后(董鄂氏)合葬。先期曾遣官祭把,陳奉紙錠3萬、紙錢3萬、紙帛3萬,奠宴25席、全羊7隻,酒15尊,並宣讀祭文,奠酒行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至時,將世祖章皇帝寶位由大臣奉至地宮,安設寶床正中,孝康、孝獻二皇后寶位分列左右。除了帝後“神位”外,地宮中只葬有3個骨灰罐,而無隨葬珍寶。從此,順治了卻了一段塵緣,終於與所愛的人長相斯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