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步蟾簡介

劉步蟾簡介

劉步蟾(1852-1895.2.10),字子香,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事母至孝”。少時性格沉毅,好學善思,愛憎分明,敢於非禮不義之事相爭。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入後學堂,學習駕駛。十年(1871年),與同學十八人上“建威”號練船實習,南至廈門、香港、新加坡、檳榔嶼,北上渤海灣、遼東等地,途中測量日度、星度,操練駕駛,見識大為增進。事後,船政大臣沈葆楨稱讚說:“其精於算法量天尺之子者,則閩童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為之冠”。次年,劉步蟾以第一名成績成為福州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

光緒元年(1875年),劉步蟾任“建威”號管帶。次年,被派赴英國學習海軍,三年,上英國地中海艦隊旗艦“馬那杜”(h.m.s.minotour)號實習,擔任見習大副。次年,因病自賽普勒斯離艦返回巴黎休養,四年痊癒,重返地中海艦隊實習,上“拉里號”(h.m.s.raligh)。實習期間,因學習刻苦、勤於鑽研,受到艦隊司令斐利曼特將軍的好評。旋迴國,以游擊留閩儘先補用。不久,任“鎮北”艦管帶。期間,與同學林泰曾合撰《西洋兵船炮台操練大略》,將留學期間心得結合我國海軍實際加以申說,指出中國發展海軍,“最上之策,非擁有鐵甲等船自成數軍決勝海上,不足臻以戰為守之妙”,主張壯大海軍實力。當時,清廷正籌議海防,發展海軍自是題中之議。六年(1880年),清政府在德國伏爾鏗廠訂造鐵甲艦,即後來的“定遠”、“鎮遠”。八年(1882年),劉步蟾等被派前往德國,驗收、協駕鐵甲艦。十一年(1885年),劉步蟾督帶“定遠”等艦順利回國,被任命為“定遠”艦管帶,授參將,鏇升副將,賞強勇巴圖魯勇號。

光緒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劉步蟾參與了《北洋海軍章程》的起草工作,海軍規則“多出其手”。同年,被任命為北洋海軍右翼總兵,加頭品頂戴。

當時,日本覬覦中國,也在不斷擴充海軍力量。劉步蟾深以此為憂,曾向李鴻章力陳按年添購鐵甲艦,“以防不虞”,並當面反問李鴻章,如平時不備,“一旦僨事,咎將誰屬”?引起了李鴻章的重視。十六年(1890年),北洋艦隊巡泊香港,海軍提督丁汝昌離艦,劉步蟾下令降提督旗,升總兵旗,為此與英藉總教習琅威理髮生爭執,後琅威理負氣辭職,史稱撤旗事件。

光緒十七年(1892年),北洋艦隊應邀前往日本訪問,在對日本海軍艦船細心考察後,劉步蟾認為日本海軍實力已超過中國,並立即通過丁汝昌報告李鴻章,請求為海軍添購船炮。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八月十八日,中日兩國海軍主力在黃海海面遭遇,展開激戰。戰鬥中,劉步蟾指揮“定遠”艦英勇作戰,\"不稍退避\",始終在戰場堅持作戰,並重創了日本艦隊旗艦“松島”號。

海戰結束後,劉步蟾因功升記名提督。丁汝昌因海戰中受傷暫時離艦養傷,由劉步蟾代理。威海保衛戰中,二十一年(1895年)元月十一日,“定遠”被偷襲入港的日本魚雷艇擊傷,被迫擱淺在劉公島東部充作“水炮台”,因進水過於嚴重,丁汝昌下令放棄“定遠”。當時劉公島局勢日益惡化,因恐“定遠”將來落入敵手,丁汝昌、劉步蟾於正月十六日下令,將“定遠”艦炸散。

當夜,劉步蟾追隨自己的愛艦,自殺殉國。實踐了生前\"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時年43歲。

李鴻章獲悉劉步蟾自殺的訊息後,深感惋惜,並盛讚劉步蟾當年直陳御日之計是實言真心。清廷諭令:將劉步蟾照提督陣亡例從優賜恤,世襲騎都尉加一等雲騎尉。一代海軍名將,就這樣與他所鍾愛的戰艦,一同消失在保家衛國的海上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