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蒸簡介

《穀梁傳》

與《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之一。亦稱《春秋穀梁傳》。舊說魯人穀梁赤“受經於子夏,為經作傳”。實際應是孔門講習《春秋》的若干代學者集體的論議,整理編著成書的年代不晚於漢初。宣帝時,為之立博士。

《穀梁傳》一般認為屬於“今文經”(見經今古文學)。全書正文兩萬三千多字,採用問答體解說《春秋》,重點在闡述經義即《春秋》的政治意義,與《公羊傳》大抵同調,但在個別具體問題上也有歧異。如魯僖公四年《春秋》記:齊桓公伐楚,“楚屈完來盟於師”。《公羊傳》稱:“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以此為王者之事也。其言來何,與桓為主也。……與桓公為主,序績也。”肯定了齊桓公取得的重大成績。《穀梁傳》卻說:“來者何?內桓師也。……於召陵,得志乎桓公也。得志者,不得志也,以桓公得志為僅矣。”認為齊桓公成就有限,楚仍桀驁不馴,所論很不相同。

東晉范寧搜輯諸家訓釋著《春秋穀梁傳集解》,標榜兼采眾說、擇善而從,唐人楊士勛又為之作疏,成《春秋穀梁傳註疏》。清人鍾文蒸有《穀梁補註》,網羅前人遺說,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