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禹簡介

張宗禹

張宗禹,生卒年不詳,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渦陽)人,別號“小閻王”,清末捻軍首領。

張宗禹約生於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出身地主家庭。自幼閉門讀書,成長後不赴科舉考試,絕意仕途,卻“暗中聯絡貧苦,潛蓄實力”(王大球:《張宗禹傳路》,《史學工作通汛》1957年3期第13頁。)。當時社會動盪不安,級階矛盾激化,促使他走上抗清鬥爭的道路,成為捻軍的著名將領。

1853年(鹹豐三年),在太平天國北伐軍的影響下,規模巨大的捻軍起義爆發了。張宗禹毅然參加其戰鬥行列,隸於他族叔、著名首領張樂行麾下。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雉河集會盟,確立黃、白,黑、紅、藍五旗軍制,張樂行被推為盟主,兼領黃旗,張宗禹遂領鑲黃旗。他以治軍嚴整,臨陣果斷,“強忍敢戰”,為部眾所擁戴。

1856年,清兵一再襲占雉河集,張宗禹跟隨張樂行率部撤離家鄉南走。次年3月,同太平軍在霍丘、六安交界處會師。1860年2月,他同李大喜等率馬步隊3萬多人,挺進蕭縣境內,佯攻碭山,轉而東趨徐州,經邳州南下,占領桃源(今泗陽南),直逼重鎮清江浦(今江蘇清江市)。其時,河道總督庚長、漕運總督聯英等正連日演戲,置酒高會,晝夜不輟,疏於防備。張宗禹等乘勢進擊,於2月22日,攻克該地,獲得大量財物,凱鏇返回推北。

1862年(同治元年)春,捻軍大舉入豫,張宗禹率部進攻周家口和商水等地,接著圍攻洛陽,占領宜陽,殺知縣謝仁溥,又占永寧(今洛寧),越過熊耳山。5月,攻陝西雒南,同入陝的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等西北太平軍會合,出孝義(今柞水),進逼省城西安。這時傳來了安徽廬州(今合肥)危急的訊息,他們立即東返,至河南,得知廬州已失,遂赴湖北,因受到清軍的阻截,西北太平軍重往陝西,張宗禹則率部經河南光山回到安徽毫州。

1863年春,由於清朝欽差大臣、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領兵與安徽巡撫李續宜南北夾擊蒙、亳地區,捻軍腹背受敵,處境艱危。為了分散敵人兵力,聯合河南捻軍一道抗清,張宗禹奉張樂行之命,率部突圍,從潁州(治今阜陽)入豫南,會合陳大喜所部捻軍,輾轉至湖北麻城、蘄水等地。隨後,陳大喜部返回河南,張宗禹則疾馳安徽,過宿松、太湖、潛山抵桐城,在孔城鎮與忠王李秀成所部太平軍會合,進攻六安。不久,李秀成部回救蘇州,張宗禹部由盱眙轉至天長,折返皖北。

當時,皖北局勢大變,雉河集失陷,張樂行殉難。可是,張宗禹並不氣餒,奮力搏戰。6月,奪回雉河集。清朝官吏施展陰謀,派遣叛徒楊瑞英前來詐降,妄圖乘機進行謀害。張宗禹識破敵人的毒計,斷然處決於這個曾經參與捕殺張樂行的無恥敗類,為死難的捻軍將士報仇雪恨;並且奪取了敵人的糧台,打擊其囂張氣焰。

同年9月,張宗禹聞僧軍將再次南來,率部復往河南,經陳州,許州、汝州和南陽府境,打算西入陝西,與西北太平軍會合。這一計畫因屢為清兵所困,未能如願。1864年春,西北太平”軍出陝入豫,回救天京,張宗禹即率部衝出敵圍,於4月28日,在內鄉西坪、赤眉之南與之會師,同入湖北。5月26日,在德安壽山大敗清兵,進至黃陂,黃州、麻城,7月4日占領羅田。因妥清軍阻遏,無法東進。

7月19日,天京陷落,形勢急轉直下。張宗禹同賴文光、陳大喜、任化邦等帶領部隊再上河南。9月初,在羅山敗僧格林沁部,擊斃都統舒通額、副將巴揚阿等,殲敵數千人。隨後,他們重返湖北,於10月初會同陳得才部在蘄水大破副都統富森保部,殺總兵石清吉和副將江南星等,並進圍提督成大吉部。因敵援兵趕來,遂轉戰入皖。11月,陳得才等西北太平軍在霍山黑石渡鎮大敗,損失慘重,各路首領或俘或降,陳得才自殺。在此緊急時刻,張宗禹機智地率部避走豫、鄂邊界。12月上旬,於湖北襄陽伺賴文光等太平軍和任化邦等捻軍會合,進入河南鄧州境內。

張宗禹及其他捻軍將士目睹形勢險惡,深感合則可存,分則必亡,因此堅決表示,願與太平軍緊密合作,“誓同生死,萬苦不辭”(《賴文光自述》,《太平天國》資料叢刊第2冊,第863頁。),並推賴文光為首領,逐步整編部隊,決定“易步為騎”,增加騎兵,減少步隊,採用快速靈活的流動戰術。他們還沿用太平天國的年號,曆法、封號和印信。張宗禹曾被封為梁王,他同將士們一道,決心為復興太平天國事業而奮鬥。

12月12日,他們在鄧州唐坡同僧格林沁部展開大戰。臨戰之前,任化邦(所部藍旗)對張宗禹說:“黃旗挫衄之餘,恐難當大敵,願以藍旗衝鋒,黃旗接隊,可乎?”張宗禹斬釘截鐵地答道:“不能衝鋒,焉能接隊,今日吾不與胡虜俱生矣!”(王大球:《張宗禹傳略》,《史學工作通訊》1957年第3期,第14頁;參見黃佩蘭等:《渦陽縣誌》,《捻軍》資料叢刊第2冊,第105頁。)他激勵將士,一戰破敵。

1865年1月29日,他們於魯山再敗僧軍,斃護軍統領恆齡,副都統舒倫保等,後在鄢陵附近痛擊敵人馬隊,又運用盤鏇打圈的流動戰術,走西平,新蔡、信陽等地,戰於確山,進攻扶溝,抵雎州,由考城趨山東,於寧陽打敗山東按察使丁寶楨、總兵范正坦所部清兵,威逼省城濟南。為拖垮僧軍,復反轡向南,入江蘇邳州等地,鏇又重回山東,經寧陽、汶上,過運河,抵曹州菏澤縣北的葭密寨、郝胡同、高樓寨(即高莊集)。5月18日,尾隨捻軍的僧軍追到時,張宗禹與賴文光等指揮部隊,引敵進入伏擊地域,發炮轟擊,四面合圍,陣斃僧格林沁及內閣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鰲、額爾經厄等,消滅其所部7000多人(一說萬餘人),大獲全勝。

高樓寨之戰後,張宗禹“擬即督師北上,直搗虜巢”(王大球:《張宗禹傳略》,《史學工作通訊》),其他將領則主張或先取濟南,或渡過黃河由豫入陝,大家“爭言不決”。這時,清廷已命兩江總督曾國藩為欽差大臣,節制直隸(約今河北)、山東,河南三省軍務;並令直隸總督劉長佑領兵扼守大名,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帶洋槍隊駐防景州,加強警戒。張宗禹獲悉京師有備,不易攻克,便率部從山東轉向河南,於6月重回皖北,賴文光等接著趕來,一起包圍雉河集。可是,這一帶已與往昔不同,清朝政府改雉河集為渦陽縣,強化其統治。他們久攻雉河集未下,遂於7月25日撤圍,分兩路復往河南。自此之後,張宗禹與賴文光等兩部捻軍或分或合,流動作戰,打擊敵人,使曾國藩的重點設防計畫遭到破產。

曾國藩又提出“聚兵防河”的計畫,即西以沙河和賈魯河、南以淮河為防線,北從朱仙鎮至開封與黃河南岸挖濠設防,企圖將捻軍圍制於鄂、豫、皖交界的多山地區,加以消滅。9月中旬,張宗禹部在禹州、許州一帶與賴文光部相會,發覺敵人的河防詭計,並得知北面朱仙鎮至開封附近的堤牆尚未築完,立即出發,經尉氏、中牟北上,進行突擊。9月24日夜,直衝開封南面蘆花岡堤牆,擊潰河南巡撫李鶴年所部豫軍,經陳留往山東。曾國藩苦心經營的沙河、賈魯河防線又告崩潰。

張宗禹和賴文光兩部分別進至山東曹縣,金鄉與菏澤、巨野等地後,10月上旬,猛攻運河堤牆不破,隨即重返河南。由於捻軍長期遭到清軍圍追堵截,鬥爭形勢日趨嚴峻,賴文光、張宗禹等深感“獨立難支,孤軍難立”,於是決定由張宗禹率領所部前往陝西,聯合回民起義軍,“以為犄角之勢”(《賴文光自述》)。然而分軍之後,賴文光所率東捻軍與張宗禹所率西捻軍彼迫各自孤軍作戰,形勢更加不利。

10月21日,張宗禹率領部隊約6萬人(一作3萬多人)自中牟同賴文光等東捻軍分手,迅速西進,繞道陝西商州,於11月9日抵華陰,鏇入華州境,在白泉鋪和三峽店戰勝清兵,又敗提督劉厚基部於渭南赤水鎮,使其退回渭南。11月25日,在華州敷水河東設伏,擊敗總兵蕭德揚等部湘軍,斃傷敵七、八百人。復乘勝西上灞橋,直逼西安,迫使湘軍回救。這時西捻軍又東南走藍田,佯趨商州、雒南,引敵尾追,然後北走渭南,回師西安,把精銳部隊埋伏在灞橋附近十里坡的左右村堡。1867年1月23日,會辦軍務劉蓉所部湘軍1.4萬多人趕到灞橋。捻軍以少數部隊同敵接仗,佯敗退走十里坡;湘軍跟踵急進,搶上十里坡,誘敵部隊立即反攻,兩旁伏兵齊起,團團圍住敵人,展開搏鬥,恰風雪驟至,湘軍所用槍炮被雪沾濕,無法施放,很快就被擊敗,3000多人被殲,記名提督楊得勝,蕭集山,蕭長青等喪命,數千人繳械投降,“全陝震動”。

十里坡戰役後,西捻軍乘勝進圍西安,2月10日,於城西魚(雨)化寨殺了編修張錫嶸等。不久,因敵援已到,便撤離西安,沿渭河南岸西行,抵達鄘縣齊家寨。3月下旬,渡河至益店,同自鳳翔東來的回民起義軍取得聯繫。兩軍會合後,擬定了聯合作戰計畫,由捻軍攻同州(今大荔)、朝邑,回民起義軍攻西安。兩支部隊一起從三原、富平、蒲城向同州、朝邑一帶進發。5月6日,同總兵劉松山部激戰於同州東北許莊附近,殺死副將胡理明等多人。接著,西進普集鎮(今武功),再攻西安。湘軍劉松山等部前來援救,西捻軍受挫,撤圍東下灞橋、臨潼,折往鄠縣(今戶縣)、盩厔(今周至),復轉戰三原、富平、蒲城等地,“往來梭織,如入無人”(賀瑞麟:《清麓文集》第7卷第21頁。)之境。西捻軍在渭河南北與回民起義軍“時離時合”,共同打擊清軍。

10月,清朝欽差大臣、陝甘總督左宗棠策劃在涇水、洛水之間撲滅西捻軍。張宗禹見敵人日漸逼近,便領軍自蒲城至白水,突破敵人的包圍,北進中部(今黃陵)、洛川、鄘州(今富縣)、甘泉,一部進占安塞,主力活動於宜川、延長之間。11月又向北發展,占領延川,進向清澗,配合回民起義軍攻占了綏德。

這時,張宗禹接到東捻軍的告急書信,決定立刻自陝北馳援。原準備取道潼關。有位老翁說:“不可。官軍聚山左,河北必虛,吾引兵出彰飛彰德,今河南安陽)、懷(懷慶,今河南沁陽),逾大名(今河北大名),犯畿輔,官軍必回軍宿衛,則東圍不戰自解矣!”(張瑞墀:《兩淮戡亂記》,《捻軍》資料叢刊第1冊,第303頁。)於是決定取道山西,直趨直隸。12月17日在宜川履冰渡過黃河,攻下山西吉州,後分三路,自河津、鄉寧、蒲縣東進,經曲沃至垣曲。1868年1月初,繞王屋山,抵河南北部,隨即穿越濟源、懷慶等地,“飆疾如風”,向直隸南部進軍,逼省城保定,抵易州、前鋒進入房山,直達宛平縣盧溝橋,“京畿大駭”。

清朝政府宣布京師戒嚴,並從各方面調兵來援。西捻軍挺身南走安肅(今徐水)、高陽,於2月8日占祁州(今安國),斃知州胡源,繼克饒陽、獻縣,轉戰深州、晉州等地。3月16日夜,因為戒備不嚴,在饒陽東北遭受清兵襲擊,損失較大。不過,他們吸引清兵縻集直隸的目的已達,便南下謀求同東捻軍會合,殊不知東捻軍已經敗滅。

張宗禹率軍在晉州、藁城間跨過滹沱河,3月下旬,進入河南臨漳,又越漳河至滑縣、衛輝;(今汲縣)、新鄉,西趨清化鎮(今博愛)。這時,欽差大臣李鴻章派淮軍趕到豫北,企圖將西捻軍逼過衛河西面,困於太行山麓。張宗禹發現敵人據險扼守,恐被圍困,就折而向東。4月初,西捻軍在封丘大敗提督劉松山等部,斬提督周盈瑞,重傷總兵郭寶昌。12日,於滑縣殺死記名提督陳振邦,副將劉正同等,從而為挺進運河東岸掃清道路。

4月17日,西捻軍在當地人民的引導下,從山東東昌(今聊城)城南李海務渡口過運河,抵山東、直隸邊界地區,隨即沿運河東岸北趨,4月下旬,經德州,滄州,逼攻天津。清政府再次宣布京師戒嚴,並勾結英國、法國侵略者加強天津防務。西捻軍無法前進,且得悉東捻軍已敗,遂取道鹽山重返山東,5月上旬,到了海豐(今無棣),陽信、武定(今惠民)等地。張宗禹“見餘糧棲畝,則大喜,謂千里連營,事權不一,秋高馬健,一呼可涉也”(黃佩蘭等:《渦陽縣誌》、《捻軍》資料叢刊第2冊,第107頁。)。他過高估計敵人的內部矛盾,產生輕敵思想,未能馬上突破李鴻章擬定的東從海上封鎖,西以運河、南以黃河,北以減河為防線的圍困計畫,終於吃了大虧,造成嚴重後果。

西捻軍於5月中旬北往滄州,攻減河河牆不破,即回鹽山,南下運河之東的平原、禹城、博平、茌平等地,搶渡運河也未成,接著又先後北上南折,來回搶渡多次,都未達目的。李鴻章卻提出以運河為外圈、馬頰河為內圈防線,緊縮包圍,並大搞其“招撫”詭計,地主豪紳實行堅壁清野,強迫村民搬入堡寨,使西捻軍的食宿發生困難,天氣又持續陰雨,河水陡漲,道路泥濘,行動更為不便,處境愈來愈艱難。

7月上中旬,西捻軍接連在山東臨邑、海豐、直隸吳橋與山東德州楊丁莊遭受阻擊,損失不少。下旬,他們于山東沙河喪失三四千人,張宗禹負傷,鏇又在濟陽東北受到圍攻,陣亡和被俘約六、七千人,更加勢孤力單。張宗禹率領將士繼續苦戰,8月初,於德州高家渡、老君堂一帶謀渡運河沒有成功。15日,從東昌李海務渡口再次搶渡,復告失利,便退往茌平廣平鎮。次日,在向東北方向轉移途中,被清兵截擊,數千將士或戰死或被俘,張宗禹帶18騎衝出重圍,來到徒駭河邊,“穿秫鳧水,不知所終”(黃佩蘭等:《渦陽縣誌》,《捻軍》資料叢刊第2冊第108頁。)(一說後來避走滄州孔家莊——今屬黃驊縣;一說投河死難)。他的部隊在此覆沒,標幟著捻軍起義的最後失敗。

張宗禹參加捻軍起義,十多年的戎馬生涯,把他錘鍊成一位能征善戰的軍事統帥。他“沉靜好謀”,“遇敵英發”,敵勢強則急走避開,敵勢弱則奮勇出擊,有時將隊伍化整為零,使敵人不知其主力之所在,有時合零為整,使實力出於敵人意料之外,變化莫測,所以能出奇制勝,屢建戰功,十里坡之戰,更顯出其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他具有政治遠見,長期同太平軍聯合作戰,尤其是在危難關頭,毅然率部與太平軍結成一體,堅持鬥爭,不斷打擊敵人,震撼清朝的反動統治。張宗禹多謀善戰的事跡和韌忍不屈的精神,為捻軍起義增添了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