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孔簡介

張繼孔

張繼孔,康熙十八年(1679年)生,字洙英,號潛麓。十四歲時,補博士第子員,乾隆十九年(1754年)貢生。由州判職議敘直隸州同加一級。其父紹敬,字儼若,孝名昭著,友於兄弟,急公好義,不計資財。繼孔繼承父志,樂善好施,功在梓里。父子博得城鄉兩代善人之美譽。

繼孔深痛生母早逝,常常伏墓號泣, 傍墓歸來,淚痕斑衣。待繼母如生母,以孝聞名於鄉里。當時春秋祭祖,族人寥落,繼孔痛心疾首,傷心風化頹廢,悲憫背宗忘祖。於是,創修宗祠,且肅立祀典。不幾年,族人始知木本水源,少長雲集,祭祀成序,緬懷祖宗之風漸濃。

張繼孔平生好善,熱心公益,周恤施捨,不吝家積。文廟崇聖祠,僅存舊址,荒草掩徑,人跡罕至。乾隆十年,繼孔獨立捐修,創建正殿三間,獻殿三間,新築圍牆十餘丈。修大門一座,面貌煥然一新,文士學子始有展拜之地。十五年,又在廟旁兩側,捐修學鋪十間,其賃金做為貧寒生員三年鄉試開銷。鄉里送匾表揚,縣令程光鑒撰“張繼孔捐修學鋪碑記”,勒之於石。十八年,縣令周泰元主持,在潛夫山重修潛夫祠堂三楹,高闊如往昔規模。此役,由幕客及地方紳士襄助,而總其成者,則為張繼孔。時涇州張延福在《重修王潛夫先生祠堂記》中評說:“廟貌重新,明禋不替。將與嚴陵之釣台,諸葛之草廬先後爭輝矣。”三十八年,捐川地四十畝,於東門外南山鳳凰台上起修奎文閣。四十二年,以自己山川田地六百畝 ,獻作公田,一半作為宗族喪葬婚姻之資助,一半作為書院辦學經費。四十五年,又捐五百千文,貯在當鋪,年息一分五厘。知縣趙雯,將三百五十千文及歷年利息,用於修書院卷棚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上房三間,廂房十間,講堂十間,共有房二十五間,易名中峰書院,將剩餘經費一百五十千文仍存當鋪,積到三百千文,作了後來維修書院費用。

張繼孔推己及人,憐憫僑居鎮邑者終老無地安葬,在東城郭購置墓地,施棺櫬,予以安葬。乾隆二年,繼孔勸民積貯,捐谷二百石入義倉。遇饑荒煮粥賑濟饑民,若水患則出資治理。乾隆十七年,洪水大作,平地水深二三尺,城西、南河漲溢,淹沒數百家。繼孔出資賑災,周濟全部災民。三十年,大飢,死傷無數,災民逃遺一百二十六戶,七百八十五人。並有縣南開城、新興、底堡、石人等村張、馮、周三姓,計約三百餘口,俱屬固原州民,去州甚遠,未經編造,若去固報領,則糧已告絕。而鎮原受隔屬之限,難以補給,已有三戶失賑,嗷嗷待斃。繼孔除煮粥濟急外,又專門上書黃道台,為災民請求撥運涇糧,急拯倒懸。未得允許,繼孔再次上書,陳述利弊,情詞懇切,方得涇糧接濟,災民賴以活命。

故里道路難行,交通不便,張繼孔捐資築橋,以通商旅。乾隆十年,他倡導百姓,創建城南二十里的小峴土橋。此橋是赴涇州的通道,竣工後大大便利了客商往來。三十一、二年,土橋被霪雨沖毀,他又組織民眾築起。十七年,倡導創建縣西七里、直通固原的紅砂石橋。四十二年,他倡導百姓歷時兩個月築成縣北二十五里處的大峴土橋。

張繼孔的種種公益善舉,深得時人讚譽。地方官吏景仰褒獎並上奏朝廷,奉旨在鎮原縣城東街建石質牌坊,允其入縣孝子祠,以彰其德。其寵其榮為本縣所未有。平生好學,尤其留心地方掌故,撰有《潛麓紀聞》,記錄了大量極有價值的地方資料,嘉慶時貢生張輝祖輯縣誌,多採用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