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虛簡介

王若虛

(1174~1243)  金末著名學者。字從之,號慵夫,又號滹南遺老。藁城(今屬河北)人。承安二年(1197),登經義進士。任鄜州(今陝西富縣)錄事,歷管城、門山二縣令。升為國史院編修官、應奉翰林文字、著作郎等職,參預修《宣宗實錄》。曾奉命出使西夏。哀宗正大年間,歷任平涼府(今甘肅平涼)判官、左司諫、延州刺史,入為直學士。天興二年(1233),金軍馬都元帥崔立以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降蒙古軍,召他與元好問等撰功德碑。元好問擬就碑文後,他參預了刪定。金亡不仕,北歸鄉里。1243年三月,東遊泰山時病逝。

王若虛論文論詩都有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集中反映在其《詩話》、《文辨》著述中。他反對文章一味追求古意,認為“古今互有短長”,“文章求真是而已,須存古意何為哉!”他對文體的看法是“定體則無,大體須有”。他主張著文,“惟史書、實錄、制誥、王言、決不可失體”,“其他皆得自由”。他認為詩的創作關鍵在於皆出於自得,反對“苦無義理,徒費雕鐫”之作。他還撰有《五經辨惑》、《論語辨惑》、《孟子辨惑》、《史記辨惑》、《慵夫集》、《諸史辨惑》等多種著述。在《論語辨惑》中,他對宋儒,其中主要是朱熹的解經提出了批評,認為“聖人之言,亦人情而已。而宋儒所解,則揄揚過侈,牽扯過甚,故作高深。”在《史記辨惑》中對司馬遷的行處敘事,多有指責。有《滹南遺老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