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酺簡介

李大酺

李大酺(?—720年),一作李大輔。唐時奚族首領,軍事統帥。

奚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原為東部鮮卑宇文部的一支(或稱匈奴別種),北魏時稱庫莫奚,居地在弱洛水(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南)、吐護真水(今內蒙古老哈河)流域,東北與契丹為鄰。隋朝時略稱為奚,共分五部(辱紇玉、莫賀弗、契、木昆、室得),各有首領一人,號俟斤(irkin)。大業年間遣使入隋朝貢。

唐武德年間,奚族遣使入唐朝貢。貞觀二十二年(648),奚族酋長可度率部臣屬唐朝,唐廷以其地置饒樂都督府,以奚族首領可度為都督(治今河北赤峰市南),封樓煩縣公並賜國姓李。下置羈縻州九個,也以各部落首領為刺史。

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人李盡忠、孫萬榮率部叛唐。李大酺時任奚族酋長,因奚族 自身實力較弱,為求自保,便臣屬於後突厥。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重,其子李顯繼位,恢復大唐國號。景雲元年(710年)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李大酺遣使進獻方物,睿宗以嘉賓之禮待之,宴賜甚厚。十月,唐睿宗命幽州鎮守經略節度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以加強邊防。

時隔不久,李大酺見唐朝邊防松馳,便聯合霫族大舉犯塞,搶掠漁陽(今天津薊縣)、雍奴(今天津武清縣西北),然後出盧龍塞(今河北遵化東北和寬城西南)而去。薛訥率軍追擊,但被李大酺擊退。

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因鎮守幽州20多年的薛訥與燕州(治今北京順義縣)刺史李進不睦,便遷薛訥為并州(治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長史,另以左羽林將軍孫佺為幽州大都督。

延和元年(712年)六月,孫儉到幽州 後,急於收復被前契丹攻占的營州,立即率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發步兵12萬,騎兵8000,分為三路進攻奚與契丹。孫佺令楷洛率騎兵4000為前鋒,自率主力繼後,向北開進。李大酺見唐軍雖多,卻不顧道路險要,天氣炎熱等不利條件冒然孤軍深入,便決定消滅唐軍。

二十二日,李大酺 率8000騎兵與唐軍前鋒部隊在冷陘(今內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壩後)地區相遇,李大酺 一舉將唐軍擊敗。唐軍主帥孫佺生性懦弱,聞訊後不敢救援,引兵欲退。李大酺抓住戰機,率軍反擊,大敗唐軍。孫佺只得依山結為方陣,以求自固。隨後李大酺 遣使責備孫佺,孫佺無奈,只好謊稱:“我奉敕來此招諭蕃將,李楷洛等不受節度而輒用兵,請斬以謝。”李大酺 又問:“若奉敕招諭,有何國信物?”孫佺便將軍中帛萬餘段和紫袍、金帶等物全部贈於李大酺,以示和好。李大酺 為求在運動中殲滅唐軍,便佯裝同意:“將軍可南還,無相驚擾。”(《舊唐書·奚傳》)

唐軍聞訊後,爭相逃命,以至在撤退時,將士恐懼不安,隊伍發生混亂。李大酺 見時機成熟,發揮騎兵機動快速的特點,對唐軍進行抄合圍。經過激戰,除李楷洛、烏可利等少數突圍外,其餘唐軍全部被殲,孫佺、周以悌等都被李大酺俘虜。李大酺隨後將二人獻於後突厥,全部被默啜可汗處死。

此戰,李大酺指揮靈活果斷,善擇戰機,乘唐軍初戰失利、孤立無援、懼殲欲退和退卻混亂之機,以快速機動的騎兵,適時反擊、追擊。當唐軍堅固自守時,又巧妙設計,將唐軍誘離工事,在運動中予以殲滅,最終取得全勝。

開元四年(716年)六月,默啜可汗死。八月二十八日,李大酺與契丹首領、李盡忠堂弟李失活各率所部附唐。唐玄宗復置饒樂都督府,以李大酺為饒樂郡王、行右金吾大將軍兼饒樂都督,隸屬營州都督府。

開元五年(717年),李大輔與契丹首領松漠郡王李失活奏請在柳城(今遼寧朝陽市)重建營州都督府,得到唐玄宗的批准,交由太子詹事姜師度負責。四月,唐玄宗為拉攏李大酺,召其入朝,並以宗室外甥女辛氏為固安公主,嫁與李大酺,並賜物一千五百疋。完婚後,唐玄宗又派右領軍將軍李濟護送李大酺返回營州。

開元八年(720年),契丹王李娑固因部下可突於驍勇善戰,深得部下信賴,便對其猜忌,圖謀將其除掉。可突於得知後,搶先舉兵攻打李娑固,李娑固等不敵,敗奔營州。李大酺為助李娑固,率兵征伐可突於,安東都護薛泰也奉營州都督許欽澹之命率精兵500相助。但李大酺等人交戰不利,李大酺與李娑固都戰死,薛泰也被俘。

事後,可突於派使者入唐請罪,唐玄宗看到可突於勢力強盛,一時不可制服,為了穩定邊疆,只得赦免了可突於之罪,並讓李大酺之弟李魯蘇繼承饒樂都督一職,統領其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