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邰隊之一。   1931年11月7日於黃安七里坪成立,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政治部主任劉士奇。下轄第四軍,軍部由方面軍總部兼;第二十五軍,軍長曠繼勛,政治委員王平章。總兵力共3萬餘人。   1932年7月,國民黨軍以30萬人的兵力,對鄂豫皖蘇區發起第四次“圍剿”,由於張國燾戰略指導上的失誤及敵強我弱等原因,未能打破“圍剿”。同年10月,留下兩個師堅持蘇區鬥爭,方面軍率主力4個師,被迫進行戰略轉移,經鄂北,豫西,11月到達陝南地區,12月進軍川北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1933年7月粉碎川軍的三路圍攻,將所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七十三師,依次改編為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軍,後又將川東遊擊軍改編為第三十三軍,共轄5個軍。總兵力達8萬人。從1933年11月至1934年9月,先後取得了反六路圍攻,宜達戰役,嘉強渡陵江戰役的勝利。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退出川陝根據地,開始長征。6月,在四川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8月,紅一、四方面軍混編為左、右路軍共同北上。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隨左路軍行動。張國燾率左路軍到達阿壩後,另立中央,拒絕執行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針,後在南下中屢遭挫折,部隊損失嚴重。1936年7月初,與紅二、六軍團在甘孜會師。張國燾被迫取消偽中央,與新成立的紅二方面軍共同北上。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隨後紅四方面軍一部組成西路軍渡黃河西進,遭到失敗。餘部400餘人,由李先念率領進入新疆,後來分批返回陝甘寧邊區。1937年8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紅四方面軍之第四、第三十一軍和陝北紅軍第二十九、三十軍等部,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隨後,即參加了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