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簡介

東北抗日聯軍

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活動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人民抗日武裝。1935年駐華日軍發動華北事變,民族危機空前嚴重。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呼籲全國停止內戰,成立國防政府,組織抗日聯軍,一致抗日。當時,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建立反日武裝統一戰線的策略精神,在東北各地已相繼建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二、三、六軍,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等六個軍。1936年2月20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中共黨員楊靖宇等人聯名發表《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宣布將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反日聯合軍、東北抗日同盟軍以及各反日游擊隊,一律改稱東北抗日聯軍,實行統一建制。從這時起至次年11月,先後改編組成以楊靖宇、王德泰、趙尚志、李延祿、周保中、夏雲傑、陳榮久、謝文東(後投敵)、李華堂(後投敵)、汪雅臣、祁致中為軍長的東北抗日聯軍十一個軍,並先後分編為三路軍:以第一、二軍為第一路軍,由楊靖宇任總司令,以第四、五、七、八、十軍及救世軍、義勇軍各一部為第二路軍,由周保中任總指揮;以第三、六、九、十一軍為第三路軍,由張壽(李兆麟)任總指揮。至 1937年,抗聯隊伍發展到三萬餘人,先後開闢了東南滿、吉東和北滿三大游擊區,對日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本為鞏固其侵華戰爭的後方基地,調集八個師團和數萬偽軍、警察部隊,採用“部落集團”與“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對抗日聯軍發動了瘋狂的進攻。抗聯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頑強戰鬥,戰績卓著,但自身損失也甚為慘重。因此,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在蘇聯遠東軍的援助下,第一、第二路軍和第三路軍大部相繼轉移至蘇聯境內,在雙城子(即沃羅什諾夫,今烏蘇里斯克)附近和亞斯克農莊附近建立南、北野營(也稱b、a野營),進行整訓;第三路軍兩支小部隊,在中共北滿書記金策和第三路軍參謀長許亨植領導下,繼續在黑嫩平原開展游擊戰爭。1942年8月1日,進入蘇聯境內的抗聯部隊組成以周保中為旅長、張壽為政治委員(後改任政治副旅長)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也稱蘇聯遠東方面軍步兵第八十八旅),一面集中整訓,一面陸續派出小部隊,返回祖國東北進行游擊活動。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後,抗日聯軍配合蘇軍大舉反攻,迅速占領了長春、哈爾濱、瀋陽、吉林、佳木斯等七十餘座大中城市和縣鎮,並在蘇軍配合下,摧毀敵偽勢力,積極維護社會秩序。194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決定將東北抗日聯軍與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合併為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東北抗日聯軍為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