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漢昇簡介

全漢昇

(1913~ ) 中國歷史學家。以研究經濟史知名。1913年生。廣東順德人。畢業於北京大學史學系,歷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及該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新亞書院校長、新亞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曾應美國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及日本東洋文庫之邀,擔任訪問學者和研究員。

全漢昇受陶希聖、傅斯年等人的影響,潛心於中國經濟史的研究。1934年在北京大學肄業期間,即已發表了《中國行會制度史》。此後,主要從事唐宋經濟史,特別是宋代經濟史的研究。發表的大量論文涉及宋代農業生產、商業、行會、市場、貨幣、物價、漕運、經濟重心的南移、官吏私人商業、寺院經濟、城市、海外貿易等方面,是宋代經濟史研究的開創者。他研究的範圍以宋代為主,但也不以唐宋為限,還撰寫了《中古自然經濟》、《元代的貨幣》等論文。1944~1947年赴美進行學術交流期間,吸收了國外經濟史學界的新觀念和新方法。自1949年後,研究重點轉向明、清和近代經濟史,其研究成果大量使用中外文資料,對清代的物價、人口變動、近代工業化等問題,特別是明代中葉以後中、日、葡、荷的貿易關係,金銀比價等問題作了深入的論述。

他的著作主要有《中國經濟史論叢》(包括論文三十三篇)、《中國經濟史研究》(包括論文二十一篇)、《漢冶萍公司史略》等,還有若干與外國漢學家合寫的著作。

全漢昇治史以貫通古今和融會中外為其特色,治學求博求深,顯示出深厚的功力。他非常注重史學的實證性,認為務實求真,有證據方能有發言權。其研究成果以史料豐贍、論證慎密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