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傳祥簡介

尋找時傳祥──重訪精神分析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尋找時傳祥?看見這個題目,許多年輕讀者可能都會生出一個疑問:時傳祥是誰?如果知道時傳祥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掏糞工人,這疑問或許更大了。現在許多城市都用上了水沖式公廁、機械化抽糞車,環衛工人們已經告別掏廁所、背糞桶的日子,為什麼還要尋找時傳祥呢?

是的,2000年,北京城區最後一批旱廁已經永久關閉,那些需要人工清掏的死坑旱廁甚至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被填平,更加環保、清潔的水沖式公廁將“時傳祥”們解放出來。環衛工人們再也不用像上世紀50年代的時傳祥那樣人背肩扛清理糞便了。於是,時傳祥被遺忘,似乎也就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本文正是寫於時傳祥的名字逐漸淡出歷史的時候。1995年,作者寫作此文時,在中學生、大學生中間問起時傳祥,他們已經“雙眼茫然”了。但是,從那個踏實做人、講求奉獻的時代中走過來的老人們記得時傳祥,在他們的心中,時傳祥依然活著。一些接受採訪的老師傅提起時傳祥,就像是在述說自己的光榮一樣,既為記者提到這個話題而驚訝,也因心底一段復活的歷史而激動。

時傳祥生於1915年,十幾歲時就從家鄉山東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舊社會各行各業都有“行霸”,時傳祥在糞霸手下掏了近20年的糞,受盡欺凌卻依然生活窮困。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大大改善了清潔工人的工作條件,既為他們規定了較高的工資,同時又想辦法減輕掏糞工人的勞動強度,在環衛一線上配備了送糞的汽車。奮戰在環衛工作第一線的時傳祥正是為首都的乾淨美麗做貢獻的一員。建國後的十七八年里,時傳祥在工作上兢兢業業,汽車減輕了他的勞動強度,他又主動給工作加碼,要爭取做到“車不等人、加快周轉”,原來每人每天平均背糞50桶,一下子增加到93桶。在工作中更是不畏風雨以民眾為先,掏糞的分內事他做,壘好倒塌的廁所這種分外事他也做。時傳祥寧肯一人髒,換來萬家淨。1954年,他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956年當選為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時傳祥作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還被選為“群英會”主席團成員,1964年,他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主席劉少奇曾握著他的手說:“你當清潔工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那張會面的照片曾鼓舞了許多工人的心;時任北京市領導的萬里,也曾背起糞桶,跟著時傳祥學習背糞,為環衛工人鼓氣。一些大學生也來拜時傳祥為師,學習他身上吃苦耐勞的精神,感受他崇高的思想境界。

時傳祥的出現是與一個時代相連的。那是一個全民齊心協力建設社會主義的時代,人們的心中裝著祖國,團隊精神的思想造就了一大批像時傳祥這樣的社會主義新人,也推進了我國社會道德水平的進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每個人都盡職盡責;人與人之間是平等和友愛的,上至國家主席,下至掏糞工人,都與一個抽象然而又令人興奮的“人民”站在一起。那是一種樸素的情感,也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體現。

這篇文章發表於1995年,往前推三年,黨的十四大剛剛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一個新的時代正在穩步前行。正如文中所說的,“這世界,變化真大!”整個社會的物質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但許多始料不及的現象也出現了,一部分人信奉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社會的價值標準在解構的過程中日趨多元化;對歷史與文化的反思漸漸墜入低谷,人們普遍對宏大敘事失去興趣,而愈關注個人生活。社會在變,不變的應該是什麼?也許我們首先會想到誠信、認真等詞語,可定睛回望現實,違背這些精神的行為似乎正在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也難怪,“現在賺錢再多的人內心深處也都有一種感慨──大家都能像時傳祥那樣正直、敬業、實在,該多好!”這是本文的最後一句話,也是整篇文章的主旨所在。時傳祥不僅僅是幹活不怕髒不怕累,更以他踏實的作風贏得了老人們的懷念。如今我們要尊重他的勞動,但他實實在在地投入到工作中的那股勁頭,更是我們應該尋回的“精神高原”。

這篇文章在語言上並不太講求修辭,但它依然有著動人的力量。這種藝術感染力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的。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時代精神,在創作過程中採用含而不露的表達方式,例如寫到採訪時傳祥的老伴,家裡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但老人激動中的黯然並不是因為清苦的家境,也不是因為大家忘記了時傳祥,那一句“你寫勞模還有人看嗎”的疑問,分明是一位老人對社會現狀的擔憂,而記者的默然,則讓讀者陷入沉思中。還有一處,作者寫道,“在後來的採訪中,大凡了解些時傳祥的,談話多是這么‘轉折’……”也讓我們感到困惑:難道我們的社會真的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了嗎?

另外,藝術細節的選擇及運用也與現實很好地結合。在列舉了北京環衛系統連年招不滿工人的數字之後,是環衛局幹部顫抖的述說,“僅1994年,我們環衛工人被打事件就多達78起……今天,人怎么這樣?!”枯燥的數字之後,是鮮活的生存狀態。作者還原了時傳祥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也展現了我們現如今生活中與時傳祥相聯繫的一些典型事件,因為真實,兩個時代之間的張力也得到了表現,這篇文章也令我們想到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句話,“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甭想去超過它。”

二、問題探究

1弊髡呶什麼要尋找時傳祥?又為什麼把他稱為“精神高原”?

作者“尋找時傳祥”,其實是在尋找時傳祥精神,也就是文章最後所說的時傳祥所具有的“正直、敬業”的精神。是因為一段歷史正漸漸逝去,時傳祥精神也在被人淡忘。現代都市已經不再需要掏糞工,但是只要存在社會分工,總會有苦、累、髒的工作,因此,時傳祥“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時傳祥精神不僅是不怕苦、累、髒,更在於他的認真、敬業,無論是做工人、官員,還是做商人、學者,時傳祥的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

2蔽惱輪杏姓庋一段,某幼稚園老師指著一名環衛工人的孩子教育其他小朋友說:“你們若不聽話,將來也得像他父母一樣去掃大街、掏廁所!”如今這個時代,有這樣的想法是非常普遍的,如何又能讓人重新喚回時傳祥的精神呢?

要注意到文章中時傳祥對劉少奇的感激與信任,“就沖他能看得起俺這個掏大糞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個壞人”。這實際上是文章涉及的又一個問題,何謂“看得起”,它是與人的價值聯繫在一起的。在舊社會,城裡人的居家生活雖然離不開掏糞工,卻又非常瞧不起這一職業。尤其是有錢人,常常把這些掏糞工蔑稱為“屎殼郎”。時傳祥解放前就常受到社會的白眼,新中國成立後,所有的人都是勞動者,大家都是平等的,時傳祥憑藉他的勞動得到尊重,他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掏糞不再像以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手段。如今的社會分工依然多元化,人們會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處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但做為一個人,他們是平等的,他們同樣擁有尊嚴。不能因為地位的懸殊而瞧不起他人,如果所有的人都持有這位幼稚園老師的觀點,那么我們只會生存在一個堅凍的世界中,擁有地位以及利益關係生成的情感,內心卻未必快樂。因此最重要的是我們心裡有平等的意識。

關於練習 

一、課文語言樸實,卻在不經意之中給你以震撼,請找出課文中包含“機鋒”的話,談談你的看法。

設題意圖:本題旨在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體會這種平實語言中的思想鋒芒。

參考答案:

參見“課文研討”相關內容。

二、作者為什麼要“尋找時傳祥”?時傳祥精神在當代社會是不是還有意義?請你蒐集有關資料,與同學討論一下。

設題意圖:“尋找時傳祥”貫穿文章始終,作者甚至把時傳祥稱為“精神高原”。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深刻體會文章的主題。並拓展開去,討論時傳祥的時代意義。

參考答案:

作者“尋找時傳祥”,是因為一段歷史正漸漸逝去,時傳祥精神也在被人淡忘。現代都市已經不再需要掏糞工,但是只要存在社會分工,總會有苦、累、髒的工作,因此,時傳祥“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時傳祥精神不僅是不怕苦、累、髒,更在於他的認真、敬業,無論是做工人、官員,還是做商人、學者,時傳祥的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

教學建議 

一、時傳祥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著名勞模,學生可能不了解他的情況,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報紙查找時傳祥的資料,了解時傳祥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能讓學生獲得更深的感受。

二、本文語言平實,但能給人深深的震撼。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寫法,以及其中蘊含的思想鋒芒。

三、時傳祥是正直、敬業的典範,在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這樣的精神正在逐漸喪失。可以讓學生聯繫現實,體會尋找時傳祥的意義所在。同時檢討自己的行為,培養敬業、正直的品格。

有關資料 

懷念時傳祥(馬祥林)

身背糞桶手推車,走街串巷掏廁所。

莫雲衣裳沾污穢,卻道靈魂脫俗惡。

行業雖改光陰過,窮且益堅志不墮。

革命工作無貴賤,留給後人細思索。

在共和國的英模錄上,銘刻著一個叫時傳祥的普通掏糞工人的名字。他以“寧肯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精神,為首都乾淨美麗做出過貢獻。國家主席劉少奇曾握著他的手說:“你當清潔工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這在當年曾傳為佳話。

生平

時傳祥,1915年出生於山東省齊河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因家鄉遭遇災荒,他14歲便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那時的城市清理廁所主要靠人工來做,因而產生了“掏糞工”這一行業。時傳祥的工作就是每天用糞勺挖、用糞罐提、用糞桶背、用糞車運,清理城裡的糞便。舊北京城的路非常難走,時傳祥每天推著送糞的破軲轆車,由六部口到廣安門,再到姚各莊、小井一帶。他來回二三十里, 常常是 “一步三歪, 步步打轉”。 無論颳風下雨, 嚴寒酷暑, 他都要每天往返4趟。 工錢則少得可憐, 一個月掙不到3塊銀元。 他們住的地方更是簡陋,13個夥伴跟一頭驢睡在一起,即使這樣的住所還時常呆不住。他們常常是吃在馬路上,睡在馬路上,頭枕半塊磚頭,一條破棉褲補了又補,穿了整整8年。

在舊中國,城裡人的居家生活雖然離不開掏糞工,卻又非常瞧不起這一職業。尤其是有錢人,常常把這些掏糞工蔑稱為“屎殼郎”。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白眼,還要受行業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和盤剝。時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下一乾就是20年,受盡了壓迫與欺凌。有一次,他給京城的一個大律師家掏糞,幹完之後想討口水喝,誰知那家的闊太太竟然藏起了水瓢,蓋嚴了水缸,讓女傭人拿餵貓的盆子給他盛了一點水。日偽統治時期,糞霸逼他去日本兵營掏糞。進門的時候,他因為雙手推著軲轆車,無法給站崗的日本兵摘帽敬禮,被日本兵用槍托和皮靴打得遍體鱗傷。日本投降之後,城裡又住了美國兵,他們開著吉普車在街道上橫衝直撞,有一次竟故意撞翻了時傳祥的糞車,撞傷了他的腿。

新中國成立之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清除了糞霸等惡勢力,時傳祥真正感到翻身得了解放。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繼續從事城市清潔工作。此時,北京市人民政府為了體現對清潔工人勞動的尊重,不僅為他們規定的工資高於別的行業,而且想辦法減輕掏糞工人的勞動強度,把過去送糞的軲轆車全部換成汽車。時傳祥所在的崇文區清潔隊,就有了11輛汽車,清潔工人只需把糞掏好裝上車,再由汽車送至郊外。

運輸工具改善之後,時傳祥合理計算工時,挖掘潛力,把過去7個人一班的大班,改為5個人一班的小班。他帶領全班由過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則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糞背糞達5噸。管區內居民享受到了清潔優美的環境,而他背糞的右肩卻被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因此而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敬,也獲得了很多榮譽。1954年,他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956年當選為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時傳祥作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還被選為“群英會”主席團成員,同年被選為北京市政協委員。1964年,他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文革”期間,時傳祥因與劉少奇的親密關係等原因受到衝擊,被污衊為“工賊”遭受毒打,於1971年被遣送回山東原籍。1973年8月,周恩來總理得知這一訊息後非常氣憤,指示立即派人把他接回來治病。他隨後被接回北京,於1975年5月19日因病逝世,終年60歲。他去世之前還反覆叮囑,讓兒子繼承父志,也當一名稱職的環衛工人。

背景

時傳祥是在中國新舊社會交替的時代湧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受盡苦難與翻身解放的巨大反差,使他對共產黨、對人民政府充滿了熱愛,並決心用毛澤東倡導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來報答黨的恩情。當時社會雖然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剛解放的時候,一些人認為自己當家做主了,再也不用乾低賤伺候人的掏糞工作。時傳祥卻認為,再髒再累的活也得有人去乾,能以一人髒,換來萬家淨,這是十分光榮的。

當年,有些青年人不安心清潔工作,嫌掏糞工丟人,總想轉到工廠去。時傳祥用樸實的話開導他們:“北京城如果一個月沒有人去掏糞,糞便就會流得滿大街都是。你也願意上重工業,我也願意上重工業,不行啊,總得有人清理糞便呀!”

時傳祥的可貴之處在於,他認識到為人民服務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光榮的,並發自內心地做好在一些人眼中認為是低賤的工作。 黨和政府對清潔工人的關心, 也是他乾好工作的重要動力。 毛澤東、 劉少奇、 周恩來、 朱德等中央領導都曾親切接見時傳祥, 鼓勵他做好這一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作。

在如今的現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糞工是個已經消失了的行業,但只要存在著社會分工,行業之間就必然存在著差異,也仍然會存在著苦、累、髒的工作,這些工作同樣要有人去從事。因此,時傳祥“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精神對於今天來說,也仍然沒有過時。

故事

時傳祥的工作雖然普通,事跡卻很感人,成了享譽京城的知名人物。在1959年全國“群英會”期間,國家主席劉少奇和總理周恩來接見了他,熱情地握住他粗糙的手,詢問他的工作情況。劉少奇勉勵他說:“我們都要好好地為人民服務。你當清潔工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劉少奇得知他沒有文化時,還特意送給他一支鋼筆,鼓勵他好好學文化。

1959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劉少奇與時傳祥的合影,對全國從事清潔工作的勞動者都是巨大的鼓舞。時傳祥很受感動,他說:“我已經幹了30年的掏糞工,只要黨需要,我還要再乾它30年、60年!黨需要我乾到什麼時候,我就乾到什麼時候。”

時傳祥為了乾好掏糞工作,動了不少腦筋,也付出了比常人多的辛勞。老北京平房很多,老四合院裡人口密度非常大,茅坑淺,糞便常常溢出來,氣味非常難聞。他遇到這種情況,總是不聲不響地找來磚頭,把茅坑砌得高一些。

他幹的這行,是沒有節假日的,哪裡該掏糞,不用人來找,他總是主動去。不管坑外多爛,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設法掏乾掃淨。茅坑裡掉進了磚頭瓦塊,他就彎下腰去,用手一塊塊地揀出來。

當時擔任北京市副市長的萬里,也曾背起糞桶,跟著時傳祥學習背糞,給環衛工人鼓氣,一時間在北京城內傳為佳話。清華大學的一些學生也曾拜時傳祥為師,主要是學習他身上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寧肯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崇高思想境界。

1966年國慶節前,毛澤東特意把他接進中南海小住。國慶節當天, 他被當做貴賓請上了天安門, 參加國慶觀禮活動, 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登上天安門。 在城樓上, 毛澤東握著他的手, 親切問候了他。

(選自2001年4月28日《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