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續寫作文

時間:2022-06-26

《唯一的聽眾》改寫範文

一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樣,到小區後山上曬太陽。我坐在一條木長椅上,欣賞著這裡的美景:悠悠的白雲在天空中遊蕩,小鳥在枝頭嘰嘰地鳴唱,茂密的樹枝向外面舒展、延伸。好一片優美的景色,好一幅和諧的圖案。

嗯咚啦林里響起了怪怪的聲音。我順著聲音的方向走了過去,只見一個身穿咖啡色衣服的小伙子在認真地練習著小提琴,說實話,這位小伙子拉得是有點難聽。他不在家裡練琴而到這兒練,也許是因為他的家人冷落了他了吧。我應該鼓勵鼓勵他,給他一些自信。嗯就這樣吧。

我坐在了身旁的長木椅上,小伙子警覺地回了回頭,發現了我,十分慌張,似乎想溜走。我叫住了他: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了。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他指了指小提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他拉不好。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他似乎被我打動了,點了點頭,臉上帶著幾分興奮。

以後每天早晨,他都會給我演奏,演奏完,我也會鼓勵他。我發覺,他越來越有進步了,我也不斷地鼓勵他。

一天,我又早早地來到小樹林,發現小伙子已在那兒了,我不免有些驚訝。這次,他並沒有帶小提琴了,他看到我來了,有些高興。謝謝您,老太太,您幫了我這么久了,讓我有了學琴的信心。他說。天哪,他什麼時候知道了我並沒有聾,我呆了。

從那以後,他還是每天給我演奏,每天。

查看全文

續寫《唯一的聽眾》

那清晨中我唯一的聽眾······

當悠然的琴聲響起,我站在舞台上,面對著成百上千的觀眾;漸漸地,眼前卻只有一個觀眾,舞台消失了,變成了那片樹林,琴聲變得刺耳,她,還是平靜的看著我,慈祥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耳畔掠過首首小曲,我好似在刻苦練習,又好似在莊重演奏。是她,在我世界最灰暗時,為我灑下了那一抹陽光;是她,給了我自信,使我一天天進步;還是她,潭水般的眼神中透露出了對我的鼓勵,為我的進步而欣慰,還有對我更高的期望。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汗水,琴聲悅耳起來。沒有了往日的挫折,缺少了她的那份鼓勵,我不會有今日的成功。我是多么希望,她能坐在台下,聽我演奏,看見她潭水般的眼神中透露出淡淡的笑意和濃濃的欣慰············

查看全文

《唯一的聽眾》續寫

隨著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喝彩聲和歡呼聲,我提著小提琴,走下了舞台。我的心情很複雜,有高興,有感動,有我朝著那片曾經讓我重拾信心的樹林走去。

在那裡,我沒有看到我想看見的東西。我失望地架起小提琴,拉起了一首悲傷的曲子。漸漸地,我已經完全陶醉在我自己的音樂當中了。就在我放下小提琴的那一刻,我感覺到我的背後傳來了隱隱約約的腳步聲。我轉過頭來一看,那位老人正微笑地向我走來,我的眼睛頓時亮起來了。

很高興你終於成功了!老教授用她那和藹有極富有磁性的聲音親切的說。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原來心中的感慨不知何時飛到九霄雲外去了。過了好一會兒,我終於從激動中回過神來了。我沙啞地說:為什麼您要隱瞞您的真實身份?老教授笑了笑,轉過身說:你並不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只是別人對你沒有信心。可是,你可以直接教授我知識呀!我追問道。不!那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直接教你的話,你的心理上會有很大的壓力和負擔,你就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我思考片刻後,望著眼前這位慈祥的老太太,不由地佩服她那獨特的教學方法,心中的謝意更濃厚了。

風吹炊樹葉沙沙作響,更加顯出了樹林裡的寧靜。我的心情平靜下來後,輕輕地問她:您以後還會像往常一樣來這兒嗎?我期待再次看到你的進步!說完,她轉過身蹣跚地走出了樹林。我的心中已經知道了答案,老教授,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我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覺得眼前的道路更寬,更亮了。

查看全文

唯一的聽眾續寫

自從我初在各種文藝晚會上小露頭角並取得成功受到觀眾歡迎以後,我便嘗到了成功的滋味,我也有時會想起那位在我失望時給我打氣的“聾”老人,想想看,我很常時間沒和她再聯繫了,托人打聽,我才得知,她搬家了,後來隨著演出的增多,我也就再沒心思想那位“聾”老人了。

幾年以後,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一次我回家探望,帶女兒到小區後面的小樹林玩時,才再一次想起了“聾”老人。想一想真的很可笑,我連她的名字都不知道,只是每天清晨一個聽,一個拉,才會說上幾句話,可現在,已經幾年也沒有她的訊息了,我真的很對不起她,想著想著,我不禁,又架起小提琴在樹林裡拉起來,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一把琴,同樣的一個我,一切都沒變,只有當年我“唯一”的聽眾不在這裡聽我拉琴了。

幾天以後,市里舉辦了一個小提琴比賽,身邊的親人朋友都勸我去參加,萬般無奈下,我決定參加比賽,當天,我正在後台做準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中,非常瘦,滿頭白髮,還有那深深的潭水一樣的眼睛,啊,那不是“聾”老人嗎,我呆住了。

“是我打攪你了嗎?小伙子。”她對我說,還是那句話,只是這次聽時,我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是您?”“對,是我,奇怪嗎,當年我騙你,說我是個聾子,隱瞞了我的真實身份,那是因為我告訴你了,你會不好意思,不敢在我面前拉琴,而如果我告訴你我是一個聾子,你才會放心大膽的拉曲子,你會怪我嗎?”她還是那樣平靜地望著我,讓我有一種親切感。“不,當然不會,是您帶我走進音樂的世界,讓我體會到了音樂帶給我的快樂。可是,為什麼後來您搬家了呢?”“那是因為我得重病,要到北京去治療,所以才搬了家,本以為我這輩子也不會回到這裡了,可前幾個月這的主辦方請我當這次比賽的評審,我才回來的,沒想到,我們會在這裡相遇。”

查看全文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

《唯一的聽眾》是出自作者鄭振鐸(落雪)先生筆下的一篇文章,見於小學生語文教科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字數在300字左右。供大家學習參考。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

《唯一的聽眾》本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

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一條是老婦人的語言變化。全文圍繞這兩條線索展開,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先寫父親和妹妹說“我”在音樂方面是個白痴,使“我”十分沮喪,不敢在家中練琴。接著寫“我”到林中練琴,遇到一位自稱耳聾的老婦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並願意天天做“我”的聽眾。每次“我”停下練琴,她總是誇獎“真不錯”。在她的鼓勵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練琴。最後寫“我”從妹妹那兒知道了老婦人的真實身份,心靈受到震撼。後來拉小提琴成了“我”無法割捨的愛好,每次演出時總會想起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本文讚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附:《唯一的聽眾》原文

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這是他們在經受了我數次“折磨”之後下的結論。在他們聽來,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鋸床腿。這些話使我感到十分沮喪,我不敢在家裡練琴了。我發現了一個練琴的好地方,樓區後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樹林,地上鋪滿了落葉。

查看全文

讀《唯一的聽眾》有感600字

關愛是一口清泉,給人無限的清爽。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也與關愛有關,它的題目是《唯一的聽眾》,課文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作者落雪十分喜歡拉小提琴,可是他拉小提琴卻被父親和妹妹認為是在鋸床腿,難聽極了。為此他非常沮喪,再也不敢在家裡練琴了,因為他心裡總在想:不能在家裡拉小提琴,不能給家裡製造躁音啊!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樓區後面有一片樹林適合練琴,因為那兒沒有多少人,不會受到別人的冷落。一天,他去拉小提琴,心裡充滿了神聖感,可一拉,卻又沮喪地低下頭來,認為自己是在給樹林帶去躁音。轉身時,他突然發現身後的木椅上有一位老太太。作者認為自己那難聽的琴音打擾了這位老太太的幽靜,羞愧不已,可是老人卻叫他繼續練,說她是個聾子,還誇他一定演奏得非常美妙。作者十分興奮,因為畢竟有人誇他了,儘管誇他的人是個聾子。從那以後,作者落雪每天都盡心盡力地去樹林邊為老人演奏,作者還恢復了自信,又開始在家裡練琴了。就這樣,他一直勤快地訓練著,直到有一天,落雪拉了一曲《月光》的奏鳴曲給他妹妹聽,這讓專修音樂的妹妹大吃一驚。妹妹追問落雪到底得到了哪位名師的指點?他就告訴了他妹妹這一切。他妹妹聽後目瞪口呆,原來呀,這位老太太並不耳聾,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受了鼓勵的落雪終於拉好了小提琴。

你瞧,關愛的力量多么之大呀!要是沒有這種關愛,那么落雪能恢復自信心嗎?能拉好小提琴嗎?所以,我們要學習這位教授對落雪無私的關愛精神,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指導老師陳海明)

查看全文

唯一的聽眾好詞好句

好詞:

沮喪 悠悠 幽靜 和諧 獨享 羞愧 慈祥 荒唐 洋溢

躡手躡腳 大吃一驚 無法割捨 盡心盡力

好句:

1、一天早晨,我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心裡充滿了神聖感,仿佛要去乾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

2、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3、我在一棵樹下站好,莊重地架起小提琴,像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喪起來,我覺得自己似乎又把鋸子帶到了樹林裡。

查看全文

《唯一的聽眾》課文讀後感600字

閱讀了落雪所著的《唯一的聽眾》之後我不僅為作者熱愛音樂,對音樂的追求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所感動,更為老音樂家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唯一的聽眾讀後感600字,希望你能喜歡。

唯一的聽眾讀後感600字篇1

我對《唯一的聽眾》這篇文章深有感觸,是老人那美好的心靈打動了我?還是小作者對音樂的熱愛與追求?我說不清楚。這篇文章講述了初學小提琴時,“我”拉的琴聲簡直像鋸床腿,爸爸和妹妹都義無反顧的否定了我,說“我”在音樂方面是個白痴,可是“我”卻十分喜歡小提琴,不願就這樣放棄,“我”不願在家裡練琴了,我找到了一個十分安靜、美麗的地方,這裡聽不到爸爸和妹妹的嘲諷。“我”壓制住內心的激動,拉響了第一支曲子,可是結果並不讓我滿意,我失望了,我絕望了。就在這時,“我”才發現我身後有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我以為打攪了這位老人休息,想溜走。而這位老人叫住了我,問我是不是她打攪了我,她說她是個聾子,聽不到我的琴聲,她想“我”一定拉的很好,並願做“我”的聽眾,就在每天早晨。這是“我”第一次得到鼓勵,“我”被打動了。於是,“我”每天都要去那裡練琴,而那位老人也都會早早的就坐在那裡了,每一次拉完琴,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在老人鼓勵下的我進步很快,直道有一次“我”的一首曲子讓專修音樂的妹妹大吃一驚,她逼問我是不是得到什麽人的指導,“我”把那位老人講給了妹妹,並說她是個聾子,妹妹卻覺得太荒唐了,在妹妹的口中“我”知道了這位老人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經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可我不願說破老人這善良的謊言。直到“我”長大了,在小提琴方面有所成就了,“我”又想起了那個給予我信心的老人。

查看全文

唯一的聽眾改寫800字

清晨的微光絲絲縷縷,林中的碧樹樹影婆娑,準時的琴聲悠悠蕩蕩……

這一天,老人仍像往常一樣在離家不遠的樹林中散步。晨光飄過淅青的樹葉,緩緩地灑在老人滿頭銀髮上,星星點點,染暖了老人微涼的臉頰。老人眯著眼,靜靜地坐在木椅上,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享受這幽美的“樂曲”:樹葉摩擦著樹葉,“沙絲沙沙”;風掠過小路,“呼呼呼”;黃鸝躲在葉叢中,“咯啾啾”……

老人正沉醉在自然的音樂聲中時,跑調的小提琴聲打斷了她的思緒,這聲音猶如鋸木頭般難聽。是誰在拉小提琴呢?老人好奇地隨著聲音尋找,終於在小樹林深處望見一個小男孩,看他臉上陶醉的神情,老人實在不忍心打擾他。

一曲完畢,男孩臉上露出沮喪的神色,雙手耷拉在兩邊,有氣無力地嘆了口氣。他是個多么熱愛音樂的孩子啊,只可惜缺了點自信。老人平靜地望著男孩,心想:我該怎樣鼓勵他?如果說自己是音樂教授,他會不會更加不好意思?我若說自己聽得見,那他肯定會羞愧,那我就說自己耳朵有些聾了吧。小伙子,但願你知道真相後不會怪我說了個善意的謊言……

老人悄悄地走了過來,和藹地看著男孩的背影。男孩猛地轉過身,被面前的老人嚇到,臉羞愧地紅了起來。

“是我打擾你了吧,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會在這兒坐會兒。”她輕鬆地向男孩笑了笑。風拂過老人的臉龐,老人的笑意更深了:“我想你一定拉得很好,可惜我耳朵有些聽不清。”

查看全文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三篇

《唯一的聽眾》講述了一位老人用自己獨特的愛,讓一位小伙子重拾信心,走向成功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希望您喜歡!

唯一的聽眾讀書筆記篇一

今天我讀了《唯一的聽眾》,老人的舉動讓我敬佩

文章主要講了“我”在一位耳聾的老人的鼓勵下,恢覆信心成為小提琴家的事情。老人的關愛,鼓勵使我恢覆信心,沒有像父親和妹妹一樣諷刺“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那位老人,我估計我不會裝耳聾。而老人卻用這樣的行為使得作者成為萬眾矚目的小提琴家,這樣的行文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其實,我們身邊有有許多這樣的人,在我們失去信心是鼓勵著我們。

我剛開始寫日記時,每篇日記都被老師批上了“優”,雖然優不是最差的,但在四個級別里,還是第三名,看見別人的日記不是“棒”就是“優”,心裡很不是滋味,便越寫越差。直到有一天,我寫的值周日記被評上了“真棒”,我欣喜若狂,一整天都是美滋滋的。上課,老師說:“有幾個女生真是讓我大吃一驚。得真棒的站起來。”全班只有4個女生站起來,老師拿過日記本,一個一個的表揚。我的臉一下子燒起來,聽到掌聲,竟然不知所措了。之後,我的日記得了許多真棒,如果沒有那次老師的話,我的日記還不知道爛到什麼程度。

生活中,我們有時要學習鼓勵別人,或許一句話,或許一個舉動。就能帶來許多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