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安全百日行動”動員會上的講話

三、大力開展“醫療安全百日行動”,提升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一)強化服務意識,加強三基知識培訓,提高服務能力

全院職工要提高認識,強化服務,把醫療安全管理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醫療服務是高尚的事業,也是嚴謹的工作,醫療服務的直接對象是病人,醫務人員要本著對人民民眾高度負責的精神,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切實改善服務態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在醫療過程中,要加強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爭取得到他們的配合和理解,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各科室要制定預防和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及時妥善地處理好各種醫療糾紛,落實專人負責院感工作。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和信息科等職能部門要組織檢查,督促指導醫院的醫療安全管理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醫療糾紛防範和處理辦法,把醫療安全管理切實落到實處。

醫務科、護理部要不定期督查,抓好衛生部明確要求的十三項核心制度的落實,確保醫療工作安全有序,各科室要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強醫務人員三基三嚴的培訓,增強醫務人員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意識以及防範醫療風險的意識,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突出重點,加強環節管理,切實保障醫療安全

各科室要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醫療服務是一種高技術、高風險的工作,為規範醫療流程,提高工作質量,加強安全管理,長期以來,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必須認真執行,重點要加強質量管理制度的落實和醫療服務過程中重點環節的管理。

1.進一步落實首診負責制。實行首診負責制是杜絕推諉病人的有效辦法,門(急)診各科室是實施首診負責制的重要部門,接診醫務人員要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體格檢查,做好各種診療記錄,不得拒看、拒收病人。遇有重危病人做特殊檢查時要陪護到位,遇有診斷不明或需會診時,應及時邀請相關科室的專家進行會診。對因病情需要,確需留察和住院的病人,要協助病人辦理相關手續,並做好交接工作。

2.嚴格遵守醫療質量管理制度。重點要強化交接班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疑難重危病人討論制度,會診制度,術前討論、術前談話和各種協定書簽字制度。堅決杜絕違反醫療操作常規行為的發生,科室質量管理小組要把好醫療過程中的環節質量關。

3.嚴格依法執業,按技術許可權開展診療活動,杜絕技術事故的發生。無執業資格人員不能單獨執業,各科室要對無執業資格人員參與的診療活動認真把關,上級醫師、上級護士對無執業資格人員、進修生、實習生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4.強化環節管理。要針對醫療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加強管理,減少疏忽,防止糾紛的發生。一是加強門急診管理和生命救護綠色通道建設,做到人員、技術、設備、服務和管理五到位。二是加強交接班管理,做到班班有交接、交接有記錄,對疑難重危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做到“口頭、書面、床旁”三交接。三是加強高危科室的管理,婦產科、兒科、手術科室、麻醉科、icu等科室,要加強管理,有針對性的進行自查,落實消毒制度,防止醫院感染的發生。四是加強高危人群的管理,對病人投訴多,意見大,發生過醫療糾紛的職工,科室要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技術水平,改進服務態度,做到重點培訓,重點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