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校2010年畢業典禮勵學演講稿

這次的醉酒讓我踏踏實實休息了好幾天,連續的昏睡使得我什麼事也沒有去想,朦朧中我只是聽到媽媽和外婆在不斷地喊著我的名字。我無力睜眼,也無力應答,但冥冥中我仿佛明白了一個道理:成功固然是好,但失敗的事實也要接受。在遍布荊棘的攀岩途中跌倒在所難免,其實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的人自己不願意爬起來。因此我暗暗發誓:我不能就此倒下,我還有很多的事要去做,我一定要迎接成功的到來,不管將來有多少困難,我都應該堅強面對,我要讓世人看到:我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錚錚鐵漢!。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廠子的倒閉雖然使我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也使我磨鍊得更加機靈善變,我把辦公室改成課堂,把車間改作修理店,從此後廣招學徒,邊搞修理邊辦家電維修培訓班。因為技術過硬,收費合理,我的生意越來越好。但由於長時間的操勞,我漸漸感到精疲力竭,體質也一天比一天差,不過不管情況怎樣變化,我總是能夠沉著應對。有一次我嚴重感冒並且出痘疹(麻子),連續幾天高燒不退,冇呷東西。那段時間裡正逢雷擊電器最嚴重的時期,為不影響客戶收看電視,我半睜雙眼躺臥床頭,邊吊鹽水邊告徒弟修理電器,而這一切我冇讓父母和家裡人知道。有幾回家裡人接我回去過年,我沒有回去而是留在店子裡,並且還把身邊的徒弟全部放回家過年。本來過年過節對一般人來說是喜慶快樂的日子,但對我卻不是這樣,因為這時候徒弟們都要回家,我的生活因此將面臨許多的困難:有快餐面在身邊,隔幾餐不呷飯餓不著,只是要等到徒弟們來之後才能去解手則是件極不舒服的事。每當屋外炮竹隆隆,歡聲四起的時候,我在給親友們默送祝福的同時也期盼著這個節日快些過去”。為了避免出現麻煩,我在徒弟們到來之前不管是肚子餓還是口渴都會儘量“忍著”而不“飲食”。

“用知識彌補殘缺”這是我長期的打算。雖然連續幾次學習計畫都告失敗,但我從來沒有放棄再次學習的念頭。XX年冬天,我告訴父母說我準備再閉門學習三年,這次和以前不同,這次學習所需的資料和費用我在這些年裡基本都已儲備好了。父母聽後非常的高興,一致叮囑我要安心學習,他們在等著分享我的學習成果。

XX年1月,我終於迎來了第二個學習的機會,這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狀態雖然不是很理想,但是資料齊全,我暗下決心:“此次的學習一定要達到預期的目標”。但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我準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時,父母在這一年裡突然相繼去世,不久後房子也在風雨中倒塌。突如其來的變故使我頓感如墜冰窟,自學計畫被迫再次取消。面對殘酷的一切,我的心如刀割,我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捧著父母的照片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這么狠心地把我丟在這個世界上就匆匆地走了,今後那個來管我,今後我該怎么生活?當時我揮淚寫了八句話用以宣洩極度悲痛的心聲,這八句話是:屈窘回家雙親迎,問寒問暖慰嚀叮;春夏酣夢猝然醒,秋冬殭煞不期臨;雛翼待豐巢先破,苗未成木飈折林;父母何急棄我去,留兒終日淚淋淋。回顧那段日子,我無法形容我是怎么熬過來的。

“欲求千日暖,先沐十年霜”,我常用此語來自勉。為了能平等參於社會,我默默的承受著許多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面對的困難。人們習慣把殘疾等同於不幸,可我卻不這么看,我總覺得殘疾只是軀體的缺陷,我自己應該用智慧去彌補殘缺,用勇氣和毅力去創造財富,創造人生的價值。不可否認,殘疾人的外貌長相肯定是不如健全人的,但“人不是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我常把自己比喻成一根被風颳折的樹枝,雖然命運注定我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但我深知,如果就此消沉,其結局將變成一淮爛泥,但若用於燃燒,則可釋放出一些熱和光茫,而如果經過精雕細琢,或許還可以變成一件價值連城的精美藝術品,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並藉以名垂青史。當然,這只是理想化的結局,其現實也許難遂人願,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那就是:“有一份耕耘就至少會有一份收穫”,對於這個規律,同學們可用高中課本中的能量守恆定律去證明。

“寶刀鋒自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二十多年來,我培育了學徒一百多個,曾多次被邀請到黑田鋪中學和邵東一職中等處作勵學演講和主持校辦活動。在黑田鋪鄉聯校的一次幹部會上,我的演說贏得在場三十多位校長的陣陣掌聲,我的演講稿隨即被聯校分發到全鄉五百多名教師手中、聯校還特此給我頒發了《優秀校外輔導員榮譽證書》。XX年年黑田鋪鄉政府邀請我指導全鄉的遠程教育接收機的安裝調整和民眾的轉星調整工作。2010年,在眾多工程隊參與競爭的公開招標中,我連續奪得黑田鋪鄉多條水泥馬路的工程施工權,並在邵東縣的村級公路建設中獲得了(價格最低、質量最好、速度最快等)多個第一,由此可見,雖然我是個殘疾人,但我的操作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已遠遠超過了一般的正常人,可以這么說,我已贏得了殘疾人在社會上應有的尊嚴和地位。

常言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我卻經常無事找事。有幾位沒有找到工作的大學生和一些下崗失業工人常常感到悲觀失望,我常邀這些人談心,使他們重新樹立起生活的勇氣;XX年年6月,有幾位染上毒癮的青年在街上敲詐勒索,人人懼之如虎,避之唯恐不及,而在我的耐心開導下,這幾位青年終於醒悟,一致表示要痛改前非,之後便帶著我給他們的車旅費到外地打工去了,其中有一位還主動進了戒毒所。我為什麼總是喜歡這樣自找麻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