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組織部長在全區農村黨建帶團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二、抓住基層、夯實基礎,進一步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

團的基層組織是團的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所有工作和活動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具體的人。抓住了基層就抓住了團的蓬勃生機和源頭活水,忽略了基層、失去了基層就丟掉了根本。要清醒看到,基層萎縮的形勢已不容樂觀,村一級團組織不健全,鄉鎮團委書記兼職過多,不熟悉、不熱心團的工作,部分鄉村團組織活動開展不起來,根本凝聚不了團員、聯繫不到青年;基層萎縮的領域正日益擴大,部分學校、企業團的工作到了基層效應遞減,一些團支部組織、聯繫團員的作用和效果不明顯;活動覆蓋不到團員,青年參與程度不深,很多工作浮在面上,深不下去,等等。

事物的發展總是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每個歷史階段都有具體的人和事。既不要超越歷史,去乾那些辦不到的事;也不要推卸歷史的責任,該幹的事情而不辦。共青團的事業也是一樣。現階段徽州共青團事業發展就歷史地落在大家肩上。如果對基層工作重視不夠,那么基層團的組織就會由村到鄉、由鄉到區,逐步萎縮,青少年就會拋棄我們,歷史將會否定我們。各級團幹部一定要守土盡責,守土有方,高度重視基層,切實依靠基層,著力加強基層,迎難而上,克難而進,加強團的自身建設,共同做好團的各項工作。

基礎工作是管長遠的。只有基礎打牢靠了,基礎工作紮實了,團的工作才能有可靠的保障。萬事開頭難。而“開頭難”的實質就是打基礎難。它難就難在要甘於吃苦,要不急不躁,要始終如一。要著眼團的事業的長遠發展來謀劃工作,多做抓基層、打基礎、管長遠的事,多做有利於組織、造福於青年的事。基礎越紮實,實力就越強,共青團事業的發展就有可靠的保障。

一要深入基層,了解基層。了解情況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對基層情況了如指掌,解決起來才能有的放矢,增強針對性。要深入團支部、深入到團員青年中去;二要指導基層,幫助基層。要心繫基層,要為基層著想,增強工作的指導性和服務性。由於多種原因,一些基層團幹部和剛上崗的團幹部對工作不是很了解,不是很熟悉,要加強培訓工作,幫基層拿主意、出點子、指路子。手把手地教基層怎么做;同時要注意抓點帶面,抓點促面,用點上的經驗回答和推動面上的問題,抓好了幾個村,就能帶好一大片,撐起一個鄉鎮。要著力幫助基層最佳化政策環境和工作環境。三要層層抓基層,基層抓自身。“全團抓基層”,但是解決基層問題的根本還在基層自身,要依靠基層抓基層,指導基層抓基層。要幫助基層團幹部克服畏難情緒。事在人為。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要減少基層的依賴思想,教育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立足自身求發展。增強基層團組織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更新觀念,拓寬視野,增強基層團組織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實現“自轉”目標。要激發基層的創造活力。要鼓勵和支持基層從實際出發,先試先闖先乾。要按照“鞏固一批、提高一批、整頓一批、新建一批”要求,切實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團的組織基礎。

三、加強領導、高度重視,進一步最佳化黨建帶團建工作環境

共青團是黨領導下的民眾組織。共青團的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工作是黨的民眾工作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強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支持他們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更好地成為黨聯繫廣大人民民眾的橋樑和紐帶”。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從擴大黨的民眾基礎的高度來認識進一步加強共青團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踐證明,堅持黨建帶團建,把基層組織建設納入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整體格局,形成黨建、團建配套聯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工作機制是增強基層團組織活力的有效途徑。各級黨組織一定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強對團組織的領導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