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農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這次全市農業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任務。對於去年的工作和今年的任務,接下來潘孝政同志還要作全面總結和具體部署,這裡我就如何做好今年和及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工作,先講幾點意見。

一、要充分認識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意義

黨的xx大報告指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黨的xx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村發展。今年,黨中央、國務院時隔18年,再次以“1號檔案”的形式發出了指導農村工作的政策性檔案——《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我們浙江省委、省政府也以“1號檔案”下發了《關於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在當前形勢下,中央和省、市一再強調“三農”問題,不管是對全國、全省還是對我們溫州,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首先,從大局看,農業是安天下的基礎產業,農民是最大的群體,農村是最大的社區。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國的穩定;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之所以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之所以能夠有現在這么一個好的局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了,農村工業上去了,農村城鎮化搞得比較好,農民得到了比較多的實惠。今後,我們要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維護穩定,必須把“三農”問題解決好,把基礎打牢。其次,從現狀看,目前我市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已達到了小康,但還屬於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並主要體現在“三農”問題上。雖然這些年我們在解決“三農”問題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一定的成績,但農業仍然是弱質產業、農民仍然是弱勢群體、一些農村仍是落後社區的格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擴大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結構性過剩和質量安全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農民組織化程度還不高,農村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還比較落後,相當部分農民增收緩慢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再次,從目標看,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到2024年全市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最繁重、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突出表現在農村勞動生產率有待於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態環境有待於進一步改善,農村城鎮化步伐有待於進一步加快,農民社會保障體系有待於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縮小城鄉差距,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進而大幅度地提高他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任務艱巨,時間緊迫。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三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突出位置來考慮,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重點突破,不斷推動我市“三農”工作再上新台階。

二、要採取切實有力措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