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省建設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這次會議是省委、省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主要任務是以“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為指導,部署建設生態省的各項任務,動員全省力量,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今天上午,國家環保總局解振華局長和張高麗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對我省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提出要求並進行全面部署和動員。我們一定要深刻學習領會解局長和張書記的講話精神,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根據省委、省政府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問題。

一、認清形勢,統一認識,把生態省建設擺到加快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地位

建設生態省,就是立足於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更高層次上進行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創新新的發展機制,尋找新的發展動力,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發展環境,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謀求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的發展,以最小的社會、經濟成本保護資源和環境,創造一流的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黨的xx大明確提出,“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並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之一。xx強調,“我們要更好地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更加自覺地堅持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圍繞貫徹落實“xxxx”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的戰略決策。今年省委常委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規劃建設生態省,突出解決水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省委工作會議要求,“要全面增強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把山東建成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生態省”。今年省十屆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將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8月20日,國家環保總局復函山東省政府,將我省列為全國生態省建設試點省。9月20日,國家環保總局和省政府在北京聯合召開了《山東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論證會,並通過了專家論證。9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作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決議,標誌著我省生態省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山東歷屆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視可持續發展問題。多年來,全省上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在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主要污染物都有較大幅度的削減,生態環境惡化加劇的趨勢得到初步控制,較好地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全省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65處,面積96.3萬公頃。建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6個,面積81.7萬公頃。建成生態功能保護區15個,面積71.

8萬公頃。有9個城市被國家授予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威海市在全國率先創建了環保模範城市群。先後關閉、取締了4666家污染嚴重的小企業,關停了2萬噸及以下造紙企業草漿生產線500多條。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還比較突出,環境污染問題還相當嚴重,生態環境還十分脆弱。主要表現在,局部生態環境破壞繼續加劇,礦山生態破壞面積以每年3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超采地下水形成的漏斗區面積2萬平方公里,海水入侵面積1120平方公里,化肥、農藥施用量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1倍;水質污染和用水浪費嚴重,每年污水排放量占水資源總量的7.5%,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為60%,農業灌溉利用係數不到50%;工業產業結構層次比較低,高消耗、高污染的造紙、化工、釀造、建材、火力發電等行業比重大,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工業粉塵、煙塵等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分列全國的第1、3、4、6位;生態恢復進展緩慢,仍有100萬畝荒山荒灘沒有達到綠化標準,3660萬畝農田沒有實現林網化,每年流失土壤1.53億噸;海洋生態問題嚴峻,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傳統漁業資源嚴重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