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處加快“城中村”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這次加快“城中村”發展工作會議,一個基本動意就是,在“城中村”面臨城市不斷擴展,項目不斷增多,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探討“城中村”如何發展的問題,打破目前這樣一個盲目、被動、低速發展的格局,增加一個搶抓機遇的意識,樹立大氣魄,提升大境界,統一思想認識,調整產業結構,創新工作機制,找準發展路徑,充分發掘發展空間,推動“城中村”經濟跨越發展,加快實現“城中村”從農村向融入城市轉變,從農民向居民轉變,從農業向二、三產業轉變這樣一個歷史性跨越。下面,結合前幾天調研的情況,我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城中村”現狀分析

圍繞深刻總結“城中村”發展的經驗教訓,破解“城中村”跨越發展的途徑。前幾天,我和黨委、部門的幾個同志先後兩次到孫莊村進行調查研究,特別是專門就孫莊村的經濟結構進行了認真 解剖分析,大體可分四個方面:(1)從集體經濟總收入來看,XX年孫莊村完成經濟總收入2.05億元,其中三產收入12400萬元,占總收入的60.5%,工業收入8000萬元,占總收入的39%,農業總收入300萬元,占0.5%。(2)從集體經濟純收入來看,XX年全村完成集體經濟純收入400萬元,三產369萬元,占92.2%;工業15萬元;占3.8%,農業為零。僅從以上兩個方面的解剖分析,我們就十分清楚,現在二、三產業已經成為孫莊村整個經濟的支柱。(3)從農戶從業構成來看,孫莊全村570戶,其中從事二、三產業的有287戶,占50.4%,以工資、勞務性收入為主的戶263戶,占46.1%。不難看出,目前,孫莊村96.5%的民眾從事工商業,所以說,傳統農民這個概念已沒有實際意義。(4)從土地資源構成來看,孫莊全村總面積1740畝,其中村莊占地600畝,占34.5%;耕地580畝,占33.3%,企業、園區和商業總占地總計544畝,占31.26%。不難發現,全村31.26%的工商業占地創造了全村99.5%集體經濟總收入和96%的集體經濟純收入。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解剖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孫莊村只所以在辦事處內相比發展快、實力強,關鍵是快在工業上,強在三產上。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講,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才是我們“城中村”的明智選擇。當然,這些年我們城區各個村通過發展二、三產業,整體實力都有了明顯增強,特別是孫莊村已經走在了全處乃至全市的前列。但是,如果我們跳出新城、跳出肥城看孫莊,我們就會發現,就是這樣一個好村,與外地的先進村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可以說,我們的一個好村頂不上人家一個好企業,一個鎮頂不上人家的一個好村。現在,從我們進入城區的18個村來看,儘管這些都有較快的發展,但發展也不平衡,而且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二是工業項目少,而且缺少拳頭項目,三是三產發展潛力還很大。總而言之,我們目前的發展實際是處於一個盲目、被動、低速發展的態勢。說盲目,就是指我們現在對發展城市經濟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論證,缺乏科學的計畫和規劃,漫無邊際的盲目去抓,以致於抓而不準,走了不少彎路。說被動,就是指我們抓工作、抓發展缺乏責任感、危機感,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思考問題、破解難題,總是怕擔風險,苦於沒法無門。特別是面對機遇,不是搶抓、快抓,而是等靠觀望,貽誤了時機,喪失了機遇,造成了工作上、發展上的極大被動。說到低速,就是說我們現在 發展是小步慢行,而不是大步跨越,縱比我們確實年年有進步,但是橫比,差距仍然是非常大的,就是把我們城區18個村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人家沈泉莊、南山村的一個好企業。因此,我們各個村,對自己村的經濟發展,都要有一個正確的估計,客觀的評價,即要看到成績,更好看到差距,自我加壓鼓勁。尤其是我們城區村的主要幹部都要學會經濟分析,通過分析,搞清村裡的家底和經濟結構,看一看哪些是我們的主導產業,我們的發展優勢和潛力在哪裡,下步的主攻方向是什麼。在這裡,今天我也給大家出個題目,就是要求我們城區各個村,都要在搞好本村經濟分析的基礎上,組織廣大的黨員幹部民眾深入開展一場大討論,總的就是緊緊圍繞以下四個問題來進行。(1)我們的差距和危機在哪裡?(2)我們優勢和潛力在哪裡?(3)如何選準主攻目標和發展路子?(4)如何靠好的機制、好的制度去保證?通過廣泛討論,集思廣益,進一步深化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激發發展的熱情和幹勁,為推進我們城中村經濟跨越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孫莊村以建立村黨委為契機,首先開展了討論,給各村帶了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