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教育發言稿

(一)加強民眾觀點教育,切實解決好認識問題。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和前進的決定性力量。要在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民眾觀的基礎上,認真查找民眾觀念、民眾立嘗民眾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實解決好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等思想認識問題,自覺擺正與民眾的位置,端正與民眾的態度,密切與民眾的聯繫,增進與民眾的感情,始終做到與人民民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二)加強民眾路線教育,切實解決好實踐問題。要深入學習黨的民眾路線,通過幹部直接聯繫民眾,開展民情體驗,認真查找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實解決好作風漂涪脫離實際、脫離民眾等工作作風問題,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民眾、感情上貼近民眾、工作上依靠民眾,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使各項決策和措施更加體現民眾意願,更加贏得民眾信賴和擁護。

(三)加強民眾利益教育,切實解決好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要牢固樹立民眾利益無小事的觀點,全面學習掌握黨的惠民利民政策,認真查找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實解決政策不落實、執行打折扣、與民爭利甚至損害民眾利益等問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機制,解決好民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問題,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民眾。

(四)加強民眾工作教育,切實解決好方式方法問題。正確的方式方法是做好民眾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深入分析新形勢下民眾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和新要求,總結做民眾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認真查找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實解決好不會幹、不能幹、乾不好等問課件下載 題,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方法,善於運用網路、手機等現代科技手段,創新工作方法,健全民眾工作機制,增強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著力抓好“三深入”活動,建立健全乾部直接聯繫民眾制度

開展“四群”教育,重在實踐、貴在行動。我們要採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動幹部經常性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建立幹部直接聯繫民眾制度,促進幹部作風轉變,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 (一)深入實際。按照這次“四群”教育活動的要求,州級領導幹部每年深入基層調研不少於2個月;縣市、州級部門領導幹部每年深入基層調研不少於3個月;鄉科級領導幹部每年深入基層調研不少於4個月。調查研究要直接聯繫民眾,聽取民眾意見,結合“五訪五問”(一訪富裕戶,問致富經驗;二訪老黨員、老幹部,問發展良策;三訪黨員示範戶、黨員中心戶,問基層組織建設見解;四訪困難戶,問困難和問題;五訪意見戶和矛盾糾紛戶,問產生怨氣和矛盾糾紛的原因。)、“四百”活動(串百家門、聽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撰寫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能解決問題的調研報告

(二)深入基層。從明年起,用5年時間,每年從州、縣市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選派1/5的幹部組成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駐村入戶幫助工作,一年一輪換。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重點從黨政機關選派,企事業單位根據單位性質和工作需要適當選派,優先選派領導幹部、後備幹部、年輕幹部、無基層工作經歷幹部。縣市設工作總隊,由副廳級黨員領導或後備幹部擔任隊長並掛任縣市委副書記;鄉鎮設工作隊,由處級黨員領導或後備幹部擔任隊長並掛任鄉鎮黨委副書記,原則上每村1名工作隊員,集中力量重點派駐貧困村、重點村、難點村。要緊緊圍繞訪民情、抓落實、辦實事、強組織、謀發展、促和-諧六項任務開展工作,努力形成民眾在一線聯繫、工作在一線落實、作風在一線轉變、幹部在一線培養的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