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四是要以建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科學評價制度為重點,健全實施素質教育的監測、督導和獎懲制度。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導向,完善教育評價制度,對學生實行全面發展與個性特長發展相結合的激勵性、綜合性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結合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深化素質教育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繼續堅持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全面推進中考招生和學生評價方式改革。

五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學校德育工作和“三生教育”工作,形成融洽、和諧的校園人際關係。著眼於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豐富德育教學和“三生教育”內容,改進德育教學和“三生教育”方法,強化德育和“三生教育”工作。把學校安全管理納入“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深入開展檢查,使學校安全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預警機制,搞好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在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和諧校園的創建活動,努力建設文明校園、平安校園、衛生校園,為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切實做到讓學生舒心、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達到教育教化之目的。

(三)堅持教育公平,切實提高普及程度,推進教育均衡和諧發展。

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性任務。

一是要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認真落實基礎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體、以資源合理配置為核心、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為目的,集中精力抓好內涵建設,辦好每一所中國小校,儘快實現由抓“兩基”向抓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轉變,提升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質量。

二是要高度重視“兩基”成果的鞏固提高工作。繼續保持“兩基”攻堅時的工作勢頭和作風,切實做到政策不變、班子不散,領導力度、管理力度、投入力度、工作力度不減。進一步健全“控輟保學”雙向目標責任制,抓住農村國中教育、留守兒童少年和流動兒童少年入學、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等薄弱環節,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整體辦學水平,把“兩基”鞏固提高的各項任務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三是要突出解決基礎教育的“瓶頸”制約。加快推進市幼稚園遷建工程,完成三年鄉鎮幼稚園建設的年度目標任務,確保全市每個鄉鎮均有1所幼稚園。認真落實民辦教育用地等各項優惠政策,調動各方資源,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加快民辦學前教育發展。按照“xx”期間每10萬人口建一所普通高中學校,全市普通高中由目前的42所發展到50所的規劃要求,把普通高中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充分利用財政、金融、信貸等手段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融資能力,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快高中學校建設。廣泛吸納社會力量進行投資學校後勤設施建設,實行投資者有償經營,學校監督管理,迅速突破國小入口學生素質和國中出口“瓶頸”問題。

四是要抓示範。要把建立實施素質教育的示範縣和示範學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好示範,帶動大面,逐步實現基礎教育辦學條件標準化、教育管理規範化、辦學特色多樣化,真正做到用科學發展觀推進教育均衡、和諧發展。

三、加強領導、轉變作風,為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供保障

2024年的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已經十分明確,市政府制定的七個保障教育發展的檔案已經下發,各縣區、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轉變作風,抓好落實,為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