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學教育講話稿

師傅又叫徒弟撒一些灰到桶里,沒有溢出。

師傅問:滿了嗎?徒弟答:滿了。

師傅再叫徒弟倒幾瓢水在桶里,沒有溢出。

師傅問:滿了嗎?徒弟答:滿了。

…… 故事的結局是什麼?故事沒有結局。

“爭上爭先”是指學習上我們要爭上游;活動中我們要爭先進。

競爭意識應該造就每個人的“品牌”!競爭意識也必然造就集體的“品牌”!“學習成績爭第一;各項活動立鰲頭”,可以作為這個“品牌”的廣而告之喊出去。信心、決心、恆心,必勝!

“學優品優、成材成人”是本著“人”的成長目標提出來的。這個目標不適合“喊”最適合“做”。“做人”是它的核心。“成人”是終極目標、是複合目標,因為它涵蓋“學優、品優、成材”的目標。

我們都會詮釋“人”字結構。通俗的說法是“相互支撐”,但我要問:是什麼相互支撐?被支撐起來的是誰?為什麼是支撐的形象而不是把直立的人 “劈開”的形象?---這是空間結構的“人”。

我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人”,那就是時間結構的“人”。“人”字的一撇伸向過去----這是叫你積累經驗;“人”字的一捺指向未來----那是要你抱有理想。而“經驗”和“理想”搭撐的時空正是“現在”。因此,從“現在”做起,也首先是做“人”!

從“人”字的結構推演下去,“從”字的結構是前面有人踩出一條路,後面有人跟從,這就是人類社會發展史的每一個單元。你是前一個人還是後一個人?

再說“眾”字,它的結構也絕不是“人”的堆積,我們同樣可以從中發現“人梯”的精神,高高在上的人畢竟是少數。倘若上下顛倒,那絕不成“眾”,而是“人人壓人”。“眾”字結構是不是集體精神的寫照呢?

單個的“人”是孤獨的“自然人”,而“從”和“眾”中的“人”都是和諧的“社會人”。“自然人”的人生字典裡面只有“我”字的千姿百態;“社會人”的人生字典裡面卻有“他”字的左右逢源。你的人生字典裡面是些什麼字?

還是用一首信手塗鴉的打油詩與同學們共勉吧: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一點一滴修為人,一心一意再寫人!

所以,我想起了這么一段散文詩:我們的七彩人生,就要於九月起航。但我相信,理智的陽光一定會照徹每個人的身心!

最後,我想說說我們在鐵道中學的三年,怎么來抒寫我們的七彩人生:

一、 “做有責任的中國人”。……

二、 “惜時、篤學、修誠、盡責”

具體來說:

第一、端正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理想。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人生成功的基礎和積累都是從這個時期開始,人生一定要有意義,歲月一定不能虛度。求學的目的何在?求學為了做到:為了對自己的一生負責任,為了對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負責任,為了對老師對自己辛勤的教育負責任,為了對一切關愛自己的人負責任,為了對中華民族的振興和偉大祖國的富強負起自己的一份責任,我們一定要不斷地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堅定地樹立自己遠大的理想。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任何學習困難面前不被嚇倒,才能真正做到不虛度學習、成長的美好時光。

第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鑄煉優秀的道德品質。學習是一個積累、漸進的過程,學習來不得半點虛假,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取得好成績的先決條件。國中相對國小,高中相對國中無論在學習的廣度還是知識的深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增加,因此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習慣就是成功的開始。同時又必須牢記勝利的鮮花總是送給最終的堅持者。贏得最後的成功就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同學們,要成才必須先成人,鑄煉優秀的道德品撥雲見日 人生的必修課。要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樂於奉獻”的文明準則為自己的做人原則,學會在每一件事情上,劃清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為了對自己的健康成長負責,我們一定要認清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對自己、對集體、對社會的危害,並且堅持抵制和反對。成長中的互相支持和幫助是非常寶貴的。我常常看見許多同學,他們對同學的真摯友情,使我們受到感染,給我們留下了美好印象。他們明白一個真理,做人要做有骨氣、有情義、肝膽相照、風雨同擔的大寫的人。人生的路還長,在每一段都需要互相幫攜。我們學校是一個最好人力智慧的資源場。你聰明、他聰明,把許多小聰明匯成大聰明;你有智慧、他有智慧,把許多小智慧匯成大智慧。互相啟發、彼此照亮。紅花、綠葉互相轉換、彼此襯托。多少年後回憶這段歲月,我們都會有回味無窮、幸福無比的感覺。人生之真、人生之美,莫過於同學的真情,尤其是中學同學的友情。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好習慣是從小事養成的,為了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