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會議發言

(六)積極推進建築能耗動態監測和能耗統計報表制度建設。深入開展全區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工作,全面完成全區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統計,搭建政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監測數據平台,對典型建築進行能源審計和能效公示,啟動政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建節能改造,完善相關配套管理制度,全區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初步形成。建立並及時報送建築能耗統計報表,盤清建築能耗家底。

(七)全力推進建設領域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套用。一是擴大強推範圍。在XX年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民用建築太陽能熱水系統一體化套用範圍,在經濟條件和太陽能資源較好的賀蘭、永寧、**、**、青銅峽等縣城(縣級市)規劃區內,12層及以下,具備太陽能熱水套用條件的民用建築,配套安裝太陽能熱水套用系統,不斷擴大太陽能建築一體化套用規模,加大建築用能結構調整;二是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按照《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的通知》(財建【XX】61號)要求,會同自治區財政廳,認真做好XX年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範城市和示範縣及太陽能光電建築一體化示範項目的申報工作。加強申報工作的指導和服務,提升申報質量,力爭我區整體列入國家可再生能源套用重點地區,2-3個城市(或縣)和3-5個項目入選國家示範城市、示範縣和光電建築套用示範工程;三是確保項目實施效果。認真做好我區8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示範項目、3個太陽能光電建築一體化示範項目及可再生能源示範城市、示範縣的監督實施和驗收工作;四是加大技術標準支撐。區標辦、節能牆改辦、新技術協會做好重點技術集成和綜合示範技術研究,指導各地擴大示範規模,提升示範工程技術含量和輻射帶動效應。

(八)大力發展綠色建築。以一、二星級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為抓手,繼續完善我區綠色建築評價配套標準及政策,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組織完成《**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編制,提請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實施《**綠色建築“xx”發展規劃》,加大綠色建築示範工程、技術集成、政策引導和成果推廣力度,加快綠色建材產業、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推動適宜性的綠色建築關鍵技術在建築中的規模化套用。加大綠色建築示範工程建設。啟動三星級綠色建築示範工程評審工作,大力發展二星級綠色建築工程建設,促進我區綠色建築健康發展

(九)抓大項目,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利廢新型牆體材料。充分發揮新型牆體材料專項基金“四兩撥千斤”的政策槓桿,大力扶持和鼓勵新牆材企業建設上規模、上檔次、滿足50%以上建築節能標準的新牆材項目。通過大項目建設,消納寧東重化工基地以及各大電廠產生的上千萬噸煤矸石、粉煤灰等工業廢渣,促進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和新型牆體材料的健康發展。

三、關於保障措施和關鍵要求

(一)對於新建建築,重點是執行法規和強制性標準,關鍵是嚴把許可備案關口。積極做好《**建築節能條例》(草案)的調研和起草工作,力爭使其列入2024年人大立法計畫。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築節能條例》、《**民用建築節能辦法》確定的基本法律和規章制度,進一步強化新建建築節能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加**建建築節能工程質量監管,強化新建民用建築節能工程從規劃設計到竣工驗收各環節監管措施。切實把好施工圖設計審查備案、竣工驗收備案和交付使用“三個關口”,不符合節能標準的圖紙不得通過設計審查,不得通過設計審查備案,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不得開工建設;不符合民用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不同步安裝供熱計量設施和室內溫控裝置的民用建築工程,就是不合格工程,堅決不予通過節能專項備案和竣工驗收備案,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辦理交易手續。確保100%滿足結構抗震安全、環保節能強標的建築交給用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