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務服務工作推進會講話

近年來,我市政務服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全省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有些差距是無法彌補的,有些是通過努力可以改善的,比如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這是由黨的宗旨所決定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信息化時代,在人民民眾訴求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把政府部門集中在一起,設立為民服務的視窗是十分必要的。我市的政務服務工作可以奮起直追,而且完全可以到位。如市國稅局,原來的征管工作全省靠後,如今名列前茅,省國稅進行的納稅服務質量測評,國稅綜合得分名列全省第二,靠的就是全職能視窗的創新改革。市國土資源局去年效能測評全市倒數第一,但他們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敢於革自己的命,通過“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效能建設成效顯著。

今天交流發言的市國土局、國稅局、利州區政府和縣白水鎮政府,雖然工作性質、工作面不一樣,但他們的理念、思路、辦法是可以共享的,我認為有六個方面的特點值得大家學習借鑑。一是理念。把“權由民所授”和“權為民所用”有機統一起來了。如利州區的“能辦推定”,“主動去辦、用情去辦、想法去辦、快捷去辦、創新去辦”;市國土局充分授權,提速審批;市國稅局變“多頭多人多窗”辦結為“一人一窗一次”辦結,民眾到政務中心,不是找人辦事,而是接受高效服務。二是集中。辦公地點集中,服務職能集中,工作人員集中,設施設備集中,最佳化資源配置,集中為民服務。三是平台。都有一個標準較高、體現功能需求的軟硬體平台。像白水鎮便民服務中心,面積200多平方米,設施配套,功能齊全。四是陽光。都在陽光下操作,公開透明。五是規範。都按章辦事,有制度可依,程式、時限、收費等都於法有據。六是滿意。人民民眾都很滿意,這是我們建設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最終目標。總之,加快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建設好市、縣區、鄉鎮、村社四級政務服務體系,這是端正執政理念、強化服務宗旨的需要,是新形勢下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抓手,在這個問題上是不能含糊的。今天會上發的交流材料,大家要認真去看,也可以現場去學,而且要不斷創新。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政務服務工作,羅強書記、馬華市長多次指示,要加快政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切實加強“兩集中、兩到位”工作,加快項目審批工作,簡化最佳化辦事程式,以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實踐證明,近年來各級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緊扣發展主題,堅持“服務民眾、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宗旨,秉承“規範、便民、高效、廉潔”的理念,大膽實踐,開拓創新,政務服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總的看,沒有辜負市委、市政府的期望。今年1-7月,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共受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26.73萬件,現場辦結90%以上,按時辦結率100%,實際辦理提速87.12%,民眾評議率92.72%,滿意率100%,主要效能指標名列全省前茅。同時,工作中還是有不少亮點,比如:市和六個縣區政務服務中心以及90%以上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都納入了災後重建,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市國稅局大膽探索全職能視窗服務模式,不僅受到納稅人的好評,而且得到省局的充分肯定;縣把煤炭產量納入政務服務中心網路監督平台,既整合了資源,拓展了服務功能,又有效防止了煤炭稅收的流失。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政務服務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民眾的期盼存在差距,與先進市州比也還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我市政務服務中心普遍存在場地不足的問題,還達不到標準化建設的最低要求,如朝天區政務服務中心面積才400平方米。受“5.12”地震等因素影響,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嚴重滯後,除三州外,進度列全省倒數第二。242個鄉鎮中,在建的142個,建成的只有17個,占7%(全省已建54%),還有73個鄉鎮沒有開工,占32%。“兩集中兩到位”、並聯審批等工作,成效也還不突出。部分同志包括個別領導幹部對政務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還存在模糊認識,不同程度的存在計畫經濟的思維定勢和管理模式,如在對待項目進中心問題上,態度不積極,甚至還有牴觸情緒,找各種理由和藉口,該進的項目不進,該授權的不授權。究其原因,一是對權力沒有形成正確的態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強,不知道在為誰掌權、為誰用權。二是部門利益至上,把著權力不放,見到利益就爭,不願意接受監督。目前,個別單位及工作人員“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仍然存在,辦事推諉、拖拉、扯皮時有發生,辦事作風有待進一步改進,辦事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領導幹部務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正視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