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掛鈎匯報和幹部大會講話

3.夯實經濟基礎,增強我經濟發展實力。黨委為了致富職工民眾,穩定職工隊伍,提出了減費讓利,致富職工等政策,並取得了顯著成效,這是非常正確,也是非常必要的。職工與植棉職工相比,勞動強度小得多,但職均收入並不比他們低,甚至還要高於他們,這不符合勞動價值論關於同勞同酬原則。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係,處理好積累和分配的關係。發展團場經濟,增加職工收入,重點要在打基礎、增後勁、調結構、抓管理、增效益上下功夫。

4.夯實社會基礎。社會基礎包括方方面面,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凝聚人心,保持隊伍穩定。一是從履行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來看,絕不能搞整建制連隊租賃。必須保證職工承包土地的權利,這是致富職工民眾,發展壯大的需要,也是履行屯墾戍邊歷史使命的需要。各團場都是邊境團場,必須把穩定和壯大職工隊伍放在第一位。二是抓好農牧團場農牧工危舊住房改造,這是黨委為了拴心留人,更好的完成屯墾戍邊使命而爭取的一項惠民政策。危改的對象是農牧團場、農牧連隊的農牧職工。今年,第二期危改工作已經開始啟動,我們要抓住機遇,力爭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危舊住房改造任務。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就會成為社會問題,進而變成政治問題,也會給後任領導留下歷史遺留問題。

二、加強機關幹部隊伍建設,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圍繞一個中心,服務一個大局。一個中心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個大局就是“致富職工民眾、發展壯大”這個大局。機關幹部承擔著為黨委總攬和駕馭全局服務的職能,必須樹立大局意識,做到認識大局,把握大局,服從和服務大局,增強團結,形成合力。無論行政經濟部門還是黨群部門都要圍繞中心和大局開展工作。

(二)要增強“兩心”,即責任心和事業心。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形勢下,做好各項工作特別是加快我經濟的發展,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既然組織把我們安排到這個崗位工作,就一定要以昂揚的鬥志和百倍的信心迎接困難和挑戰,一定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奮發有為地工作。我們都是由外行變為內行,由不懂變為懂,誰也不是與生俱來就當幹部,所以,這“兩心”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三)在實際工作中要體現“三性”,即實效性、真實性、針對性。實效性,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工作作風,杜絕推諉扯皮、拖拖拉拉。要及時解決基層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們在布置和開展工作時都要力求實效。真實性,就是調查研究匯報問題:總結工作、安排工作,都要實事求是,提倡說真話、出實招、辦實事,反對說大話、假話、套話、空話。針對性,就是力戒空對空,提倡面對面,是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不能迴避矛盾。我們研究工作不能象打麻將那樣,盯著上家,看著下家,只想自摸,不考慮大局;開展工作不能象打桌球那樣,你推我擋,推來推去,遇到問題、矛盾繞著走,要象體育競技活動,你追我趕,形成奮發有為的良好氛圍。工作中要增強團結形成合力,要象踢足球那樣,雖然分工不同,但目標一致,要勇往直前,通過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向對方的大門進攻。的發展不僅僅是靠黨委常委、機關,而是要靠全上下齊心協力,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