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在全省文化建設工作會議上的典型發言

一方面,緊緊圍繞弘揚**精神,面向市場創作和推出文化精品。近幾年,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弘揚**精神的活動,召開了全國**精神研討會,成立了全國革命老區精神研究聯誼會和**省**精神研究會,舉辦了紅色雕塑展;在北京舉辦了**精神大型展覽;舉辦了孟良崮戰役勝利60周年大型紀念活動,**精神成為全國知名的重大政治品牌;緊緊圍繞人民民眾的文化需求,創作推出了大型樂舞詩《**頌歌》、大型文藝演出《紅嫂專場》、大型民族交響樂《**山小調》、大型風情歌舞《蒙山沂水》等紅色劇目,40集電視連續劇《**》正在拍攝當中,被中宣部、中央電視台列為建國60周年獻禮大片。這些演藝精品推出以後,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極大地提高了**精神的社會影響力。

另一方面,緊緊圍繞弘揚**精神,整合紅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產業。XX年7月,我市率先啟動了紅色旅遊線,舉辦了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論壇,制定了發展規劃,大力加強了紅色旅遊區重點項目建設,全市共規劃建設紅色旅遊項目24個,總投資8.91億元。現已建成紅色旅遊區10個,完成建設投資2.05億元。為加強對**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的管理,市委將其管理機構設為正處級單位。目前我市已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8大紅色旅遊重點城市。XX年,紅色旅遊區共接待遊客421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105萬元,紅色旅遊已成為我市旅遊業的亮點。最近,我們抓住省里規劃發展紅色文化產業的重大機遇,對全市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整合,確立以紅色名城**為中心,以孟良崮戰役遺址、**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新四軍軍部舊址等八個紀念區為組團,建設"一個中心、八個組團"的紅色文化聚集區。我們要緊緊圍繞這個規劃,進一步推進區域紅色文化產業體系建設,把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得更加充分,把紅色旅遊業做得更大更強。

三、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破解文化產業發展的難題

我市作為全省五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市之一,始終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求突破,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發展環境,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繁榮。

加快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發展壯大文化企業集團。我市文化產業不強,主要緣於文化企業不強。我們堅持把做大做強企業集團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突破口,通過深化報業改革,組建了**日報報業集團,不斷完善了現代企業制度;通過深化廣播電視內部改革,實現了由事業主導型向產業主導型的轉變;通過深化藝術表演團體改革,積極推進市歌舞團和柳琴劇團與企業的成功合作,使兩個劇團不斷得到了發展;新組建了青年民族管弦樂團和大學生民族管弦樂團,實現了演藝團體的增量突破。同時,我們還積極推進了印刷、發行等行業的改革,這些都有效地激發了文化企業發展的活力。XX年,**日報報業集團總資產達到了4億元,廣播電視業年收入增長30%,兩個產業去年經營創收分別達到了1.47億元和1.3億元。新華書店、新華印務有限公司等企業,規模和效益均居全省前列,全市有14家印刷和發行單位進入**省印刷發行行業百強。

堅持以開放的思維招商引資,引進和培育文化領域戰略投資者辦大項目。把文化產業項目列入招商引資範圍,享受招商引資相關優惠政策。建立了文化產業項目庫,目前入庫項目146個。XX年省文博會期間,簽約9個項目,融資22.5億元。XX年,全市共簽約過千萬元的文化產業項目29個,融資65億元。總投資4.5億元的凱歌國際文化城、投資10億元的魯信國際會展中心、投資3.2億元的**國際影視城、投資3億元的新華書店魯南配送中心等,已建成開業。羲之文化園投資2億美元,已完成項目立項工作。**動漫中心已經開始規劃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