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建工作表彰會議交流發言稿

三、拓展新的領域,不斷提高“三級聯創”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我們確立黨建工作“全覆蓋”的理念,主動延伸工作陣地,將村民小組、農村社區、非公企業等新領域納入“三級聯創”範疇,充分發揮社會各方的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有力保障。

1、主動關注村民小組新領域。目前,村民小組在促進農村發展穩定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此,我們市委專題對全市5321個村民小組實施全面調研,率先出台了《關於加強全市村民小組長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規定了村民小組長任職條件、工作職責及應享受的待遇,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村民小組長對土地管理、二次分配、農村社保等現行政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同時,完善了考核激勵機制,加強日常督查,每3年評選一批優秀村民小組長,以此來激勵和調動村民小組長的工作積極性。通過進一步延伸基層黨建網路,夯實農村社會和諧基礎。

2、積極開闢農村社區新領域。針對農民向市民轉變加快、流動人口不斷增多的情況,我市率先把社區引入鎮村,並把農村社區作為基層黨建工作新的陣地。去年以來,我們在城區四個街道建立了黨工委,在農村普遍建立村級社區黨支部。在此基礎上,創設了流動黨員管理站、在職黨員工作站和47個社區黨員服務中心(服務站),為黨員及民眾提供廣泛服務。我們著眼於滿足人民民眾的內在需要,在全市構建了統一的“1890社區服務網”,居民不出社區就能得到周到的社區服務。我市社區黨組織還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各種載體,推動社區居民素質提高,為城鄉文明同步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3、鞏固提高非公黨建新領域。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我市農村迅猛發展的狀況,我們注重把非公經濟黨建領域的突出問題作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點予以研究解決。一方面,切實做到“無空白”。全市760家具備條件的非公企業均建立了單獨黨組織,應建已建率達100%,11家全國500強民營企業除2家黨員人數較少建立總支外,其餘9家均已建立黨委。針對大部分非公企業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客觀情況,我們率先推行黨建工作指導員制度,共選派1300多名黨建工作指導員,派駐到XX多家非公企業,為推進企業黨建發揮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實現“有作為”。XX年8月,我們以金港鎮豐立公司為試點,在蘇州率先開展了非公企業黨組織班子成員公推直選工作。我們進一步完善監督考察制度,對非公企業黨組織班子專題考察調研,幫助企業黨組織進行自我完善。今年以來,我們對全市非公企業後備幹部進行了全面摸底,精心挑選了100名德才兼優的年輕企業幹部,建立了市級非公企業人才庫,並將進行大規模培訓。我們依託1500多個黨員示範崗和8300多個黨員責任區,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加速實現基層黨建與企業發展的互動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