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發言稿

可見,為了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我建議家長們謹記:孩子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應讓孩子自己去做,包辦代替不是愛。家長要幫助他們在實際行動中克服困難,而不要代替他們克服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不斷給予鼓舞,使其具有較強的信心和決心,以至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此外,還要在克服困難的方法和技術上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孩子掌握克服困難的技巧,少走彎路。

在物質準備上,主要是準備好必要的文具用品。一切用品以舒適、簡單、美觀、大方為主。過於花錢的東西,孩子弄丟弄壞很可惜,複雜的用品孩子小還不會用,為時過早,功能複雜,玩具化的文具也是不太適合孩子的,容易在上課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造成孩子之間的攀比。也不一定完全要買新的,家裡有舊的也可以利用,不要造成孩子對物質的過分追求。

三、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幼兒教育是在遊戲和活動中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表現出很強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國小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教師是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教學的,與幼稚園教育相比,知識性較強。剛入國小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賴性,行為上的無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例如,我們發現有這樣一些學生,剛入學幾天,因好奇心強,上學特別積極,渾身是勁,可是沒過多久,熱情就冷淡了,特別想念幼稚園,哭著要上幼稚園,不願意上學。這就是我們國小教育中常見的“戀園”現象。“戀園”現象表明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還在懷念幼稚園的生活方式。此時,做家長的千萬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罵一頓,而應該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靜心耐心教育、引導孩子,從心理上和思想上與孩子取得溝通,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調節生活規律。可以帶他去幼稚園看看,請教過他的幼稚園老師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談談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難,幫他解決困難。

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樣,在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終身。

1、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

比如課前預習,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學習用具,告訴孩子,打了上課鈴,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上課了,準備好當堂課的書本或當相應的教師等候。

2、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要防止三種讀書現象。一是“念經書”,就是眼睛看著別處,和尚念經似的,有口無心;二是“看時書”,就是讀書時老是看時間,你讓我讀半小時,我就讀半小時,看看時間到了沒有;三是“數量書”,就是讀書的遍數為標準,你讓我讀三遍,我就讀三遍,讀一遍數一遍。這三種讀書都是沒有質量的讀書。

要常常帶領孩子涉足書店、圖書館等處,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一種主動的需求。這種興趣越早培養越好,一經養成,受益終生。

3、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要告誡兒童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能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地聽,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和意思;學會在公眾場所如飯店、超市等處能主動與他人交往,口齒清楚,語速適中,使對方能聽懂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遇到困難知道在什麼場合尋求什麼樣的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