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縣全委會上的講話

(二)以城市建設引領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提升城鄉承載力。

統籌城鄉的過程是城市規模擴大、產業和人口承載力提升的過程,也是農牧業和農牧民的比重不斷下降、變農牧民為市民、化傳統農業社會為工業社會的過程。當前,我縣已進入城鎮化突破、人口戰略性轉移、農牧區深刻變革的關鍵時期,要加快推進中心城鎮城市化、農牧民市民化和農牧區集中化進程。一要推進中心城鎮城市化,構築統籌發展的平台。去年,我們提出城市建設“一年見成效、兩年大變樣、三年換新貌”的目標,目前,規劃體系基本健全,舊區拆遷改造深入推進,北區框架已經拉開,啟動新一輪城市建設的基礎已經奠定,今年是我們城市建設的攻堅年,全縣上下要同心協力、再鼓實勁、抓住時機、攻堅克難,深入推進新區建設和舊城拆遷,確保“兩年大變樣”的目標如期實現。按照全市都市區空間發展規劃,大力度推進城市規劃、道路建設、標誌性建築、房地產開發、綠化美化等八項工程。完成790平方公里城鄉統籌規劃和*鎮、******鎮、**鎮各類總規和控規的編制工作。*鎮從基礎設施、建築風格、城市功能等方面與康巴什新區全面對接,完成**景觀河改造工程,重點推進創業大廈、公安指揮中心、新聞中心、體育館、天隆萬利總部及20棟超高層標誌性建築開工建設,力爭全年開工建設各類建築350萬平米、完成拆遷62萬平米、建設7平方公里路網。完成**鎮鐵東鐵西區改造、濱河大道護岸工程,啟動霍馬線兩側拆遷改造。抓好札薩克鎮路網改造、農牧民進城務工小區、經濟適用住房和住宅小區建設。其他各鎮立足實際,重點抓好鎮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和集聚吸納效應。二要推進農牧民市民化,建好統籌發展的紐帶。以全市農牧區“三區”發展規劃為總綱,全面推進人口轉移,認真實施東部工礦區和西部生態惡劣地區人口整體退出,計畫完成整體退出330平方公里,退出農牧民1600戶、5000人,促進退出區生態自然恢復,為產業發展留足空間。

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產權制度,探索多種形式的土地和草牧場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消除城鄉之間的勞動力轉移障礙。建立健全農牧民進城就業的服務體系和援助制度,重點針對轉移農牧民開展訂單職業技能培訓,做到定向培訓、定向輸出,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完善城鄉居民養老、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構建覆蓋全體公民的公共保障體系。推進住房制度改革,使城鄉居民同等享有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權利。加快改革現行戶籍制度,形成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三要推進農牧區集中化,夯實統籌發展的基礎。深入實施“轉移收縮、集中發展”戰略,完成農村牧區村莊布局、人口布局、產業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集鎮基礎設施建設,適時推進嘎查村整合撤併,在立地條件相對較好、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地區集中建設居民點。加快農牧區人口聚居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保障農牧民享有更加優質的基本公共服務。因地制宜培育發展農畜產品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以產業聚集培育城鎮經濟,實現興建一個城鎮、繁榮一地經濟,轉移一批農牧民、致富一方民眾。

(三)以惠民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力。切實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提高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做好過去各項惠民政策的提質擴面工作,再實施十項惠民工程。一是教育保障工程。新建中國小、幼稚園5所,繼續面向全國招聘名優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實現xx籍國中生都能免費接受高中教育。二是醫療衛生保障工程。提高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籌資標準和大病統籌報銷標準,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新建縣婦幼保健所、衛生監督所、計生服務和宣傳教育培訓中心,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22個、衛生院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5所,在中心城鎮加快構建“十五分鐘健康服務圈”。三是文體強基工程。加強農村和社區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建設,新建6處社區文體活動中心和1處體育公園。四是養老保障工程。新建3所綜合福利院和敬老院。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五是美化環境工程。新建6處公園和綠地,為民眾營造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六是平安創建工程。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平安xx建設,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鎮、**鎮和******鎮技防監控實現全覆蓋。七是住房保障工程。開工三期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農牧民轉移住宅小區建設,提供配套住房4000套、50萬平方米,將住房保障範圍由城鎮無房戶擴大到城鄉住房困難戶。八是全民創業工程。為創業者提供稅費、信貸、住房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通過政府買單培訓完成職業技能培訓5100人,引導性培訓6500人,新增就業XX人。九是職工增收工程。認真落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職工補貼性收入政策,增加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形成職工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十是扶貧幫困工程。加大對老、弱、病、殘、零就業家庭等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完成200戶農村貧困人口危房改造任務。三、加強黨的領導,提高執政能力,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加強黨的建設是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確保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保障。要按照“改革創新抓黨建,抓好黨建保發展”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切實強化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推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一要強化思想理論建設。按照中央統一部署,今年3月份起,將開展為期半年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安排,努力實現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民眾得實惠。要創新學習實踐形式,積極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認真查找梳理並切實解決好各種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問題。繼續把解放思想作為萬事之先,作為各項工作的總抓手,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不爭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科學發展不動搖。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作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創新之源,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業務能力。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最大限度地把全縣各族幹部民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營造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輿論環境。要進一步強化精神文明建設,增強自強爭先的志氣、知難而進的銳氣,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提高地區發展的軟實力。二要強化幹部隊伍建設。按照《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意見》,切實強化縣委、政府自身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積極完善班子運行和科學決策機制,充分發揮縣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領導作用,切實提高政府狠抓落實、推動經濟工作的執行力,進一步提高人大、政協服務大局、履職盡責的水平,著力建設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團隊。各大班子成員要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不僅要善於決策拍板、布置工作,還要善於抓貫徹落實、抓監督檢查,對一些重點、難點、焦點問題,要親臨一線,靠前指揮,一抓到底,以實際行動帶領各級幹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保持社會穩定。要牢固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以發展論英雄,以能力定去留,讓有為者有位、無為者讓位、不為者失位,切實增強各級黨員幹部的敬業精神,激發全體幹部的創造活力。三要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按照中央提出的注重品行、科學發展、崇尚實幹、重視基層、鼓勵創新、民眾公認的要求,堅持把基層組織作為黨建工作的核心,從制度上強化、從理念上引導,進一步探索和建立基層社會管理新機制。不斷深化和拓展“三級聯創”活動的內涵和外延,爭創全國“三級聯創”示範縣縣。組織開展好第七次嘎查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選派鄉鎮後備幹部和大中專畢業生到嘎查村任職,充分調動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理解改革、支持建設、參與創新、促進發展。繼續抓好嘎查村活動陣地建設,突出抓好城鎮社區活動場所建設,實行城市拆遷開發與活動場所建設“同規劃、同建設、同驗收”。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要落實好“四五”工程規劃,抓好抓實黨員教育管理和發展黨員工作,溝通地企關係,排查社會矛盾,實現互利雙贏。社區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要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