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項目建設情況座談提綱

3、主動承接哈市“三外”,快速推進市郊型項目建設。圍繞發展市郊型經濟,牢牢把握並抓住哈市城市規模外擴、市區企業外遷和經濟圈外延的發展機遇

,重點在吃配項目生產、旅遊開發、現代物流和勞動力轉移項目上加大推進力度,以特色對接市嘗靠項目承接“三外”。一是啟動生產加工項目建設。積極運作1000萬穗甜糯玉米系列產品加工、綏澳30萬治具汽車內飾板等項目投產;上馬年產1.2萬噸精煉蓖麻油、萬壽菊生產加工、蓖麻綜合加工項目,提升產業開發層次;發揮“濱北蘭西經濟帶”區位優勢,主動承接哈市外遷企業,爭取對接哈市外遷企業項目3—5個,以此引帶醫藥化工、糧食化工、高科技、高附加值項目建設。二是推進勞務經濟項目建設。精心組織實施勞動力培訓,發展品牌勞務,定向培訓5000人次,轉移勞動力8萬人,創收2.4億元。三是加快物流經濟項目建設。深入開發黑龍江亞麻市場和宗正物流中心項目,加快果菜批發、小商品集散、木材交易、建材批發、牲畜交易等各類專業市場建設,搭建集信息發布、商品集散、貨物倉儲於一體的現代物流體系,提高吞吐能力,打造哈北物流航母,物流交易額實現8億元以上。四是推進旅遊開發項目建設。以市場化手段整合旅遊資源,開發建設金代王子墳至三北漁村7.5公里濱北生態大公園、冬季滑雪場等項目,開通旅遊專線,旅遊業收入實現3000萬元。

4、釋放政策效應,繼續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用足用活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拾十弱縣”政策,最大限度地爭取資金支持,以政策性資金拉動民間投入,共同參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補欠賬、上新項目同步推進。農業基礎設施項目重點啟動黃崖子水庫、紅衛水庫、隆盛河水庫、林安水庫、新民水庫項目建設,完成長崗灌區田間配套工程,運作實施呼蘭河小水電項目,打抗旱機電井120眼,中井200眼,打人畜飲水井50眼,自來水入戶20個屯。路橋項目重點完成顏家溝至奮鬥、平山至遠大、於家屯至星火三條通鄉公路續建項目建設,啟動新興至燎原、河口至泥河兩條通鄉油路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哈黑公路過境段改造項目建設;加快村屯道路改擴建,修建砂石路15公里,修建農道橋3座;完善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建設,人工種草2萬畝,整理土地1萬畝;爭取農機作業服務公司項目,更新大型農機具30台(套)。城鎮開發項目重點啟動城鎮供水三期工程項目,鋪設供水管線9公里,繼續推進城鎮排水工程項目建設,鋪設排水管線XX延長米;推進西湖公園和休閒廣場項目建設,以資源聚資本,增強拉動力,提升城市品位;運營土地收購儲備項目,推行新增建設用地招拍掛制度,收購儲備土地5萬平方米,顯化土地資產500萬元。公益設施項目重點啟動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有線電視數據傳輸網路升級工程項目建設,完成5所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2所農村敬老院改造、人民醫院醫技樓改造、3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和7所農村鄉鎮司法所改造項目。同時,投入900萬元扶貧開發資金,推進第二批18個重點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