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工作會議講話

今天召開全市經貿工作會,也就是召開城市經濟工作會,經貿這一塊主要包括工業、流通、金融,也就是城市經濟,參加今天會議的有市政府各部門負責人、各區縣長和分管書記、縣長,主要研究全市城市經濟工作,就是要把城市經濟作為工作重點抓落實,切實抓出成效。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做好城市經濟工作的緊迫性

我們整個國民經濟,農業是基礎,民以食為天,吃飯第一,這是毫不諱言的。但是,僅靠農業要使一個國家富強起來,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對我市來說,財政增收,百分之八、九十來源於我們二、三產業,也就是城市經濟這一塊。要培植財源,我們的財源在哪裡,在工業,在商貿,在二、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也要靠城市經濟的發展,現在我們抓農業不能就農業抓農業,應該跳出農業抓農業,實施城鄉一體化,沒有強大的工業,發達的工業,農業產業化就是一句空話。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是要有龍頭企業,要有發達的流通,靠工業來支撐,要靠強大的流通來支撐。因為沒有工業化,根本談不上農業產業化。培養龍頭企業是關鍵,沒有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就是一句空話,而且要靠龍頭企業把農戶帶入市場,把農業產品帶入市常農民增收要靠提高農業產業化,要靠工業;解決城市居民收入、就業也要靠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就業機會和崗位。今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城鎮就業等任務,都要靠城市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要完成今年財政收入增長7%,要靠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才能實現。

XX年國際形勢非常嚴峻,美國經濟衰退,日本經濟低迷,歐洲經濟不振,占全世界經濟總量70%的三大經濟體都處於衰退之中,必然影響我國的出口。我國的出口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是40%左右,出口將明顯受阻,大量的產品要擠向內地市常我們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競爭,面臨著國際國內的競爭,入雖然有一些困難,但也有機遇,包括我們的紡織工業、食品工業就是一個機遇。因此,我們要認清形勢,審時度勢,確定我們的對策,增強抓好城市經濟工作的緊迫感和自覺性,特別是我們的區、縣長要抓大事,抓經貿工作就是抓大事。增加財政收入,抓經貿工作就是主要來源。否則我們就可能遇到巨大的挑戰,失去發展機遇,在今年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面前處於被動。

今年我們工業也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如體制上的問題、政策上的問題、機制上的問題、外部環境的問題,各個方面都受著深刻影響和變化,再加之我們有的地方工業還很薄弱,必須加強調控,奠好基礎,抓住機遇,才能夠協調發展。要實現跨越,沒有工業的發展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樹立工業強市、強縣的思想觀念。搞工業難度比農業大,農業的共性多一點,個性、特殊性少一些,而工業共性少,特殊性多,只能一企一策,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就要費時費力得多。再加之,工業受多年來的計畫經濟體制影響以及計畫經濟體制下所帶來遺留的問題還很多,其發展的難度非常大,這就需要我們區縣長直接來推動,來研究解決一些分管領導不能解決的問題,包括改革當中的成本問題、政策問題,區、縣長要給分管領導和給具體抓的工作部門強力支持。

二、轉變職能,按照世貿規則領導城市經濟工作

我國現在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是實行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實現透明、公平、公正競爭,有基本的規則。我們入世,就是全面對外開放,全面實行市場經濟,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辦事,我們的領導方式、領導機制、運行模式都要發生轉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變政府職能,政府對經濟巨觀管理,那就是公共服務,行使監督、監管職能,而不能直接干預企業生產經營,應該為企業服好務,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在法律範圍內屬於政府職能內解決的問題,還要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抓好硬環境建設,包括城市公共設施、交通、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軟環境要安全、衛生,辦事方便,不受歧視,享受國民待遇,一視同仁。另外,政府各部門的政策要公開透明,政府的工作職能轉變就要放在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包括維護銀行的債權、講信用、培植優勢企業、促進地方經濟結構調整、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等方面。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信用經濟,一個企業沒有信用在市場上就無法立足。政府轉變職能,就是要全社會講信用,培養信用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