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家 理好財,盡職盡責地發揮副職的效能

其次,作為一名從事企業資金管理的副職,我認為在工作中必須要突出一個“嚴”字。因為自己是一個企業的“管家”。把好關,理好財,精打細算,保證企業資金的有效有序運轉,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因此我在日常資金管理過程中,堅持了兩個工作原則:一是堅持支出的預測預控原則,每月初要求各項目和部門上報月度支出計畫,並由我親自審核,對於合理支出根據分公司的資金情況,本著輕重緩急的順序提前備款,確保資金滿足。對於可不發生的費用就不予批准,並提前與項目和科室打好招呼,力求做到好剛用在刀刃上,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辦事。有一次器材部門讓我為某項目籌備模板材料款,我根據生產計畫和二次件進行認真核對和計算,發現這筆材料費完全沒有必要支出,可是項目卻心急火燎的嚷嚷:不買模板,就要耽誤工期,這個責任誰負?!我斬釘截鐵說:我負!於是立即趕到項目,和項目經一起上了操作面,拿著圖紙和二次件掰開揉碎的幫他分析,制定出倒模板交叉作業的方案,完全可以滿足施工的需要,項目最後服了氣、認了帳,深有感觸的說:“還是嚴管理出效益埃”二是堅持報銷制度與程式公開原則。為了改變二分公司以往存在的大手大腳花錢的現象,我根據財務制度明確了各項費用支出報銷與程式,給所有部門和項目花錢立了規矩,在日常工作中我嚴格按照規矩辦事,不欠“人情票”。就在上個月,有一位科長在事先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定了一本行業雜誌,按說,定這種雜誌也是工作需要,但由於他沒有遵守有關報銷制度和程式,我沒有給他簽字,並且批評了他的做法,當時這位同志很是委屈,覺得自己為單位辦了事反而落了埋怨,事後我找到了他,推心置腹地找他談心,指出他這樣做的危害性,使該同志認識到自己做法的不妥之處,並表示以此為戒,照章辦事。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不管是誰,就是分公司領導不遵守制度我也一口回絕,因此有的人說我臉澀、死性,不講面,我知道這樣會得罪不少人,自己心裡有時也很矛盾,但細細一想:這就是我的工作,領導把這一重任交給我,我就要為發揮副職的作用,當好家、理好財,沒有理由濫用手中的權力,如果我手頭一松,肯定會落個好人緣,得個好名聲,但到頭來吃虧的還是企業,損失的還是大夥的利益。講了情面,就講不了效益,所以這種管理上的“嚴”必須堅持下去。

再者,我認為要想當好一個管理副職,必須要做到業務精通,要突出一個“鑽”字,這樣才能言之有物、獨當一面,才能讓一把放心,在下屬中有威信。我是學預算出身,現在要負責整個分公司的管理工作,當前建築市場風雲變幻,經濟形勢

波詭雲譎,需要掌握的東西很多,單憑原先的基礎已經不能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為此,我在工作中堅持不恥下問,多方求教,遇到問題就向有經驗的老同志和大學畢業生求教,並找機會到外單位向同行觀摩取經,這樣做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反而使我獲益匪淺。就拿今年的項目管理機制改革來說,項目承包檔案的起草和制定涉及企業工作的各個工作門類,為了制定出一份更加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承包檔案,我大量蒐集關於項目承包改革的資料,歸納提煉總結,為我所用;在涉及生產、機械、器材、用工等具體環節,我一項項地向專業人員求教,而且尋找各種渠道向成功推行項目承包的外單位取經,就是通過這樣反覆的求教和論證,項目檔案最終出台了,通過實踐證明,我們制定的項目承包檔案是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受到公司、分公司和項目的普遍認可。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我還抽出時間在建工業大拿到了財務專科文憑,還在天津大學進修了mba課程,我感覺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充電,不斷地豐富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要求,才能不辜負企業領導的重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