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教學工作會議上的交流發言

三、抓課堂創新,教學從實,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課堂改革和創新永遠是學校工作的主題。我們在自主合作和諧高效課堂建設中,摒棄形式和套路,按照教學從實的要求,主要抓了兩方面工作:

落實課堂教學的“三個必須”。在推行教案學案一體化的基礎上認真落實了“三個必須”,即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課時間必須控制在20分鐘左右,必須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必須有學生訓練的時間。“三個必須”的提出針對的是課堂“講、學、練”等關鍵環節和行為,目的在於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自主性和自學能力,促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發生根本的轉變。落實“三個必須”就是在“導學、精講、勤練”上下功夫。“三個必須”針對的是課堂,功夫卻在課外。為此,我們把“三個必須”的落實作為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的重要內容來研究,並把它列入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當前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更是孩子終身學習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把“三個必須”的落實和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下決心解決教師“一言堂”的問題。充分相信學生,以教師精心設計的無為,給學生提供有為的時間和空間。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促進其“想學”;基於學生的學習水平,促進自我意識發展上的“能學”;基於一些手段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情意和價值觀基礎上,努力促進學生“堅持學”。為此,我們要求老師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有目的、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的預習方法、聽課方法、複習方法、作業方法,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方法貫穿到教學的各個方面,來逐步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這兩項工作沒有高深的理論,沒有值得總結的經驗,但是卻符合我們的教學實際。正是這兩項工作的逐步落實,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逐步提高,學生想學、願學、肯學的積極性逐步調動起來,各年級教學質量也有了明顯的起色。

四、抓習慣培養,建夢想檔案,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個學生有了良好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僅是學生當前學習的需要,更是其人生的寶貴財富。圍繞習慣培養,我們在各班開展了有目標、有方法、有效率、有毅力,爭當優秀學生、爭當模範團隊的“四有兩爭”活動,建立和完善了學生的“夢想檔案”和“潛能生奮進檔案”。夢想檔案是在學生綜合素質報告書的基礎上,結合我校提出的育人目標建立起來的。我們的育人目標是一個卡通人物畫像:一雙明亮的眼——世界的眼、民族的眼(國際視野、民族情懷);一雙有力的手——陽光的手、合作的手(陽光心態、合作意識);一雙強健的腳——紮實的腳、進取的腳(紮實基礎、進取精神);一隻小尾巴——培養學生一項特長(特長突出)。夢想檔案涵蓋“我的理想我的夢”、“陽光足跡”、“紮實基礎”、“陽光健康”、“我的輝煌”等內容,通過標誌性成果、自評報告、教師評價等方式來記錄學生四年成長的足跡,較好發揮了評價的激勵、導向、診斷、矯正功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為做好潛能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我們還建立了“潛能生奮進檔案”,為每位潛能生確定了承包幫扶導師,制定了幫扶計畫與奮進計畫,保證了每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使一名學生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