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

樹立全局觀念,增強責任意識。各級工會和工會幹部要深入學習黨的xx大、xx屆三中全會和全國“兩會”精神,深刻理解xx同全總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工會xx大部分代表座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xx同志代表黨中央在工會xx大上的祝詞、王兆國同志的工作報告和工會章程等檔案精神,樹立全局觀念,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開創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統一思想認識,服務學校大局。圍繞學校全面啟動參照“211工程”三期建設、努力推進“兩個轉變”的工作目標,幫助廣大教職工了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認識學校發展的現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領會學校的決策部署,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引導廣大教職工積極投身學校的建設、改革和發展。

二、緊扣學校中心,增強工會工作影響力,引導會員建功立業

加強師德建設,開展勞動競賽。圍繞“育人”根本任務,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廣大教職工,大力開展以“師德師風”為主要內容的“愛崗敬業”教育和“兩爭一樹”活動,積極開展教職工“獻計獻策”及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比賽等民眾性的勞動競賽活動,引導廣大教職工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立業。

推進有序參與,促進民主管理。切實履行“教代會”工作機構和秘書處的職能,認真執行《教職工代表大會暫行規則》等制度,協助“教代會”執行委員會認真落實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協助做好提案處理工作。在“教代會”執委會和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進一步加強二級“教代會”制度建設,促進院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激發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堅持以人為本,增強人文關懷親和力,維護學校和諧穩定

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各級工會幹部要深入教職工之中,溝通教職工情感,了解教職工訴求,反映教職工意見,排解教職工疑難,營造平等、尊重、理解、誠信、關愛、互助的人際氛圍,做教職工的“貼心人”;關心教職工的具體利益,切實做好“六必訪”、女教職工、青年教職工工作,認真做好勞動關係協調和民事調解工作,關心離、退休老同志,努力維護學校的和諧穩定。

努力適應需求,拓展服務項目。不斷適應教職工精神物質文化生活需求,進一步拓展為教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思路和途徑。繼續舉辦身心健康知識系列講座和專家諮詢活動,改進教職工療、休養的組織形式,加大互助互濟和幫困工作的力度,努力關心教職工子女的教育和入學問題,進一步開闢教職工優惠團購的新途徑。

四、豐富精神生活,增強文化活動吸引力,促進會員身心健康

創新活動形式,擴大會員參與。以“勤奮工作、善待人生、健康生活”為理念,廣泛開展促進教職工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動。在桌球團體賽、趣味運動會、文藝匯演、書法美術攝影展等傳統文體活動中,增設新的活動項目;在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培養生活情趣、增進藝術素養、養成健身習慣、促進人際交往等方面,創設新的活動形式,吸引更多的教職工參與。

創新組織方式,開拓活動空間。配合學校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系列活動,大力推動文化活動的開展。合理規劃包括揚子津校區在內的各個校區的教職工活動場所建設,加大經費投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以院級工會活動為基礎,以校區工會協作活動為依託,以校工會活動為導向,採取校區合作、校企聯辦、定點承辦、內外交流等多種組織方式,開闢更為廣闊的文化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