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輕幹部第三季度工作總結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年輕朋友們:

大家好!

我叫**,200*年*月從**師大研究生畢業後,選調到**政府工作,9月組織安排到信訪局跟班學習,今年2月被抽調到縣委學習實踐辦綜合服務組工作,回顧自己一年多來的工作經歷和成長曆程,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粗淺的體會,與各位年輕幹部一起共勉。

一、端正心態,擺正位置,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

還記得大學畢業找工作時,宿舍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心態決定一切”。良好的心態是做人、做事的基礎,畢業後,我始終懷著良好的心態去踏實工作,並重點做到了以下三點。一是客觀認識自己,不沉溺過往。剛到**時,第一次工作例會,王書記把我介紹給大家後,笑著說,“你都可以當我們的老師了”。當時我就清醒地認識到,我這樣一個剛從學校畢業到基層工作的年輕人,無非就是多讀了幾年書,學歷高點,早接觸了些新鮮玩意兒,時尚一點。但無論在學識、閱歷,工作經驗、能力、處事待人等方面都只能算是剛開始學習的國小生。在政府工作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我從如何接聽電話、傳達通知等最基礎的工作學起,始終把自己當成國小生,一切從零開始,積極主動的向同事們學習了許多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不僅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得到了領導同事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對基層工作的認識,磨礪了身上許多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想法。二是正確對待得失,不迷茫彷徨。古人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意思是禍與福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得與失其實也是如此。我所在的綜合服務組是全縣學習實踐活動的中樞,承擔著學習實踐活動總體策劃和統籌安排的重任,工作量大面廣,常常因為籌備會務、報送數據等加班加點忙到深夜。剛來時,業務工作不熟悉,有些問題處理欠妥當,受到領導幾次“善意”的提醒。也有人說我這么乾吃虧了,事幹得多批評就挨得多,少乾點天也塌不下來。但我並不這么想,能多做點事,多吃點苦、吃點虧,就多獲得一份實踐的機會,同時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作為年輕人應該把個人能力素質的培養放在第一位,而不應去計較暫時的成敗得失。三是積極面對生活,不退縮迴避。今年3月份,參加市委編委辦有限競爭考試,筆試比較成績靠前,有幸進入了面試,但最終結果卻不盡人意。後經打聽,面試成績排到了所有面試人員中的倒數第二名,當聽到這個結果後,曾一度對考試的公平性表示懷疑,對前途感到茫然,還有過許多消極悲觀的想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認真總結分析原因,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本人平時言語不多,業餘愛好也很少,因為語言表達能力欠缺,面試失敗是很正常的。從那以後,我平時更加注意鍛鍊自己的說話能力,積極和身邊的人溝通交流,還堅持每天讀書讀報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表達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二、注重學習,加強實踐,是創新工作的保證

xx屆四中全會要求建設學習型政黨,從參加工作的經歷中,我體會到,做為一名年輕幹部,成長更離不開學習,必須在學習中不斷提高,在實踐中不斷成長。一是加強學習,提高素質。有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全縣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涉及鄉鎮、村,社區,中國小校,“兩新”組織,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等5種不同類型,省市對各類型階段環節活動要求又不一樣。綜合服務組又是整個活動的中樞,基層單位由於對上級精神領悟不透,經常會打電話過來詢問“方案怎么樣報批,骨幹培訓班怎么樣組織”等一系列問題。剛開始時,由於學習不夠,許多問題要么邊找資料邊回答,勉強應付;要么支支吾吾,請領導出面,曾遭遇過許多的尷尬。事後,我認真總結教訓,除認真學習各種類型的實施方案、本辦及省市下發的檔案通知、上級規定的工作要求外,還把組織部業務工作納入到學習的範圍,現在已輕能夠獨擋一面的開展工作了。二是注重實踐,提升能力。剛來學習實踐辦時,領導安排我負責檔案起草和通知下發,大學和研究生期間我念了七年數學,一下子很難適應這種從邏輯思維方式到抽象思維方式的轉變,最初寫一個簡單的會議通知都要請領導修改好幾遍。後來,只要是領導修改過的資料都悉數保存,揣磨寫作意圖,吸取經驗教訓,不斷鍛鍊自己。在學習實踐辦工作的八個多月時間裡,我先後向中央學習實踐網推薦**活動經驗21篇,紅網、**領導人才網推薦17篇,市簡報推薦4篇,在中央學習實踐網推出的全國學習實踐活動經驗排行榜上,我縣入選的3項中就有2項是由我獨立完成的,所撰寫的學習實踐活動經驗文章《一個普通農民眼中的科學發展觀》受到市委學習實踐辦領導的高度評價,在楊部長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發揮黨員教育基地作用引領農村科學發展》相繼被省組部內刊、《中國人事報》採用。此外,所撰寫的通迅稿《**80後幹部開展“游**”活動》也在常德日報《新農村周刊》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