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教研工作會發言稿

說起幼稚園的教研工作,也許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幼稚園就是看孩子,吃好,玩好,別出事就行了,幼稚園搞什麼教研?幾年前我從國小來幼稚園之前,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但走進幼稚園之後,我才知道,幼兒教育沒那么簡單,幼稚園需要研究的課題實在太多。

下面我簡要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園的教學教研工作,請大家批評指正。我的匯報包括三方面內容:

營造兩種氛圍,促進兩個轉變

抓好兩支隊伍,實現兩個提升

強化教研管理,做到四個堅持

一、 營造兩種氛圍,促進兩個轉變

(一)營造專業學習氛圍,促進教師向學習型教師轉變。

從XX年開始,我園開展“創建學習型園所,爭做學習型教師,爭做學習型家庭”活動,我們把這項活動簡稱為“創建活動”,每年創建活動都有計畫,有總結,有記錄,有展示,有評比。

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專著,在每周五全體教師例會上做一次五分鐘好書推薦展示。同時,在教師閱覽室開闢好書推薦展板,展示教師的好書推薦稿。我園不斷改善教師圖書室和閱覽室的環境,每年增加上千冊的專業書籍,為教師訂閱了大量幼教期刊,供老師借閱。為了不斷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初步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我園還開設了親子書屋,為家長購置了上千冊親職教育類書籍,並且訂購了大量的家教期刊,供家長無償借閱。每學期組織家長好書推薦展評活動。為幼兒購買了幾千冊繪本等幼兒圖書,每天下午五點後親子書屋就會座無虛席,親子共讀的熱情加快了創建學習型園所的步伐。

每年我園都有計畫的組織教師分批分期到北京、上海等教育發達地區學習參觀培訓,並充分利用暑期北戴河的全國幼教培訓資源,引導教師向專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同時重視利用本地資源,認真研究我市其他省級示範園的優勢項目,虛心向姐妹園學習,做到知己知彼,取長補短。

XX年,我園制定了學習型教師、學習型家庭評選辦法,每學期進行評選,給予一定的獎勵,努力營造學習氛圍,促進教師向學習型教師轉變,促進幼兒家庭向學習型家庭轉變,從而推進學習型園所的創建。

(二)營造有效教研氛圍,促進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教研活動的三種有效途徑,我園充分利用這三種途徑,積極探索園本化的教研模式。

1、發揮專家引領作用,破解教學教研困惑

每年我園都會結合園本教研主題,在寒暑假期間邀請市教育局幼教教研員來園作專題培訓,如“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的解讀”、“備課說課的技巧”、“區域活動的組織策略”、“如何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等主題。每周邀請教研員來園參加一次教研活動,充分發揮專家引領的作用,為園所進行教學診斷,提出改進建議,及時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困惑。

2、加強同伴互助交流,構建園本教研文化

結合本園實際情況,採取教研活動下移的策略,加強同伴互助交流,紮實開展有效地園本教研活動,重點抓好集體備課和小課題研究活動,努力構建園本教研文化。

(1)加強對集體備課的研究,推進課程的園本化進程

由於幼稚園的課程綜合性強,活動性強,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差異較大,教師對教材的處理空間也比較大,如果沒有有效地教研,就很難成就有效的教學。我園結合自身實際採用了“四備”“三關”的集體備課模式。“四備”是:一備活動整合;二備目標確立;三備設計思路;四備詳細教案。“三關”是指:第一關是教研組把關;第二關是教務處把關;第三關是教研員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