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書記助理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村官朋友:

大家好。我叫侯婷婷,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學的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去年通過了村官考試,成為了大學生村官的一員,現在橋東區工作,任大梁莊鄉拐角社區書記助理一職。

今天能在這裡和大家進行交流,首先我要感謝各級組織和領導的關懷和信任。正是由於組織的親切關懷,領導的諄諄教誨,才能使我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面對大家,說真的很激動也很緊張。想想去年這個時候,剛剛從學校畢業,在得知黨中央要從2010年起花5年的時間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我毅然報名參加考試並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回顧一年來的村官生活,可以說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有不知路在何方的迷茫,有四處碰壁的苦惱,也有收穫的快樂,但更多是通過努力後,被人理解的欣慰、被人認可的成就感。很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近一年的工作經歷,成長了我,歷練了我,讓我從一名稚嫩的大學生變成了一名真正村官,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無論三年後,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這一年的村官生活都會讓我一生受益。

今天,我想把我一年來的思想和工作情況與大家進行一下交流,共同分享下村官生活的甘苦樂。一年來的經歷與感觸,希望能夠對在座各位即將開始的村官生活有所啟發、有所幫助。如有不當之處,請領導和朋友們批評指正。

我今天匯報的題目是紮根社區,歷練自我,在拼搏奉獻中成長提高。

如何度過適應期,儘快進入工作角色

村官生活對我們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是,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在目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擁有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能夠自食其力了;緊張的是面對農村這樣全新陌生的環境,一切不知道從何做起。記得我去年剛到拐角社區工作時,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打水、掃掃地,看看報紙,每天來得很早,對新工作充滿好奇和熱情,但沒有什麼具體工作可以插的上手。我在大學的時候學的是公共事業管理,其中社區工作是我最為重要的專業課之一。拿到報到證的時候,我還很高興,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與現在的工作十分對口,覺得自己上了四年的大學沒有浪費了,可以把所學的運用到工作里去。對工作也充滿信心。可真的到上班後才發現,大學裡所學的社區管理知識就根本沒法運用的實際工作里去。我在大學裡的學到的社區模式多為那些大城市比較成熟、比較完善的社區。而我所在的拐角社區是村轉社區,是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它靠近城郊,由農業村轉為的城市社區。它在各個方面正處於過度期。就拿居民的思想觀念來說吧,我在的社區,居民還保留了很濃重的小農意識,思想上也比較保守,小富即滿的思想普遍存在,缺乏創造和奮鬥的意識和觀念。而先進的社區則恰恰相反,居民的思想比較先進開放,創新意識比較強,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也很強,居民也非常注重平日的文娛生活來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而我的社區則不同,他們平日裡沒有什麼文娛活動,除了在每年的陰曆5月份的廟會上唱唱戲扭扭秧歌外,就沒有什麼文娛活動了,自發的不去組織活動,就是社區搞些活動他們的參與意識也不是很高。記得今年我想在社區搞一個愛國衛生知識競賽,因為每年的4月7號不是世界衛生日嘛。我就想通過這種方式,一是能夠使居民交流下感情,最重要的是學習一些預防疾病的知識,保護居民的身體健康。我就把這個想法說給了書記聽。他很贊同我的想法,但是覺得操作起來不好弄。他說居民對參與這些事情沒有興趣的,你要是組織啊,肯定沒有人報名的。聽了後,我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這個就是我所在的社區,各個方面都處在過渡期,與我書本學的那些社區在發展上還差一大截子。這一度曾讓我苦惱和迷茫。覺得自己所學和實踐實在是差距甚遠。

我感到好多事情做起來都不順,牽一髮而動全身,想要謀劃一件小事做起來非常的難。我就很擔心,害怕如果三年就這樣度過,甭說考選調生、公務員了,恐怕自己連一名合格的村官都不能當好。那段日子真的很讓我苦惱。就我一年的經歷來說,在座的各位剛剛從事村官工作,肯定會碰到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的情況產生差距的時候,有些情況下這些差距還很大,因此而產生的困惑和迷茫都是在所難免的。任何工作都有一個適應期。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越要堅守自己當初的選擇。不彷徨,不動搖,要以一顆執著的心,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如何儘快度過適應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工作角色,我這一年來總結的感受是這樣的:

1、放平心態,擺正位置。我們年紀輕,剛走出校門,說話和做事多少還會帶有學生的慣性思維,可能在村幹部和民眾眼裡,對我們了解不多,信任度不強,在心理上還會把我們當成是學生,甚至是孩子。許多事情他們不放心交給我們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名村官,要走出自己的學生身份,事事處處都要把自己當成是名村幹部。我剛到社區的時候,社區幹部也總是不過問我的情況,也不交辦給我做什麼事情,每次我都是我跑過去問書記有什麼事情讓我做沒?書記總會說沒事,都是些小事,不用你做,看看書去吧。聽上去感覺上像是高看我了,但其實是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把我當成村裡的一員。到社區近一個月了,我卻從來沒有真正上手做過事情,尤其是年底大小會議很多,但是社區領導也從來不說讓我參加。我感覺很苦惱,感覺游離在社區“圈子”之外。回去後我把這些苦惱說給家人聽。家人則安慰我,遇到事情時候不要發牢騷,發牢騷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自己更加煩惱。而應該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不夠爭取。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擺正自己的位置。家人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對從前的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一直以來是我把自己定位的太高了,覺得自己既有文化又有學歷,但卻不知道,很多時候文化和學歷是不能代表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