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局長會議上的講話

在水利局長會議上的講話(三)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全國農田水利改革現場會、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等部署,總結我省20xx年及“xx”水利成績,分析今後水利發展形勢,謀劃“十三五”水利安排,部署20xx年重點任務。剛才,丕龍同志傳達了全國農田水利改革現場會、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精神,宣讀了尹建業副省長對全省水利局長會議的批示,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著力抓好貫徹落實。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20xx年及“xx”全省水利工作回顧

20xx年是完成“xx”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五年來水利建設任務最重、時間要求最緊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各級水利部門積極踐行治水新思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奮力拚搏、排除萬難,圓滿完成20xx年各項任務,“xx”規劃目標完美收官。12月25日,水利部陳雷部長對我省水利工作專門作出批示:建業、小雲同志,今年水利建設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你們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攻堅克難,採取多項措施,圓滿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十分不易。望認真總結經驗,把20xx年江西水利工作抓實做好。12月29日,省委書記強衛批示:感謝陳雷部長對我省水利工作的支持和關心,一定要按照陳部長批示要求,把明年我省水利工作抓實做好。1月4日,尹建業副省長批示:請水利廳在全省水利工作會上認真傳達學習強衛書記和陳雷部長重要批示,要紮實做好今年的水利工作。總的來說,20xx年我省水利工作有以下特色和亮點。

(一)防汛工作取得全面勝利,防災減災成效顯著。20xx年,我省平均降雨量20xx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多23%。汛期先後出現7次強降雨過程,梅川江發生超歷史大洪水。入冬後又發生歷史罕見冬汛,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洪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強衛書記、鹿心社省長以及原省委副書記莫建成,副省長李炳軍、尹建業等省領導先後30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並親臨防汛一線指導抗災救災工作。省防總和各級黨委、政府以及防汛抗旱指揮部門超前部署、周密安排、精心調度,及時啟動應急回響,積極迎戰每一場暴雨洪水,實現了 “一個中心,三個重點,五個確保”的防汛總目標,取得了防汛工作的全面勝利。

(二)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實施,江河洪水防禦能力增強。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基本完工,9台機組全部併網發電,累計發電超過11億度,工程全面發揮經濟效益。倫潭水利樞紐工程正式併網發電。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提速,截至12月底,累計完成投資16.07億元,完成混凝土總澆築量的94%。太湖水庫PPP項目正式啟動,寒山水庫開工建設。鄱陽湖區二期防洪治理工程第五個、第六個單項基本完成,五河治理防洪工程建設進度加快,江河洪水防禦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農村飲水安全任務圓滿完成,民生水利全面發展。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年度目標任務,建成1057處集中供水工程,解決197.04萬農村居民和48.88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強化水質檢測能力建設,對全省108個縣級水質檢測中心進行檢測能力提升。農田水利建設紮實推進,大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和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範項目分別完成中央投資計畫的93.56%和96.42%。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連續6年全國考評優秀,20xx年農田水利項目完成總投資80%以上。規劃內4928座小(2)型病險水庫主體工程全部完工,252座新增小型病險水庫全部開工。20xx-20xx年282箇中小河流治理規劃項目,開工276個,完工129個。完成22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綜合防治年度任務。全面推進485處農村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

(四)最嚴格水資源制度加快建立,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初顯。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進一步落實,20xx年度國家水資源管理考核我省獲“良好”等次。開展規划水資源論證,完成《昌九新區總體方案水資源論證》。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南昌市獲“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區”稱號,東鄉等10縣(區)獲“全省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區”稱號,第一批9家省級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通過驗收並命名。開展全省水功能區確界立牌和省級水功能區覆核調整,全省水功能區監測覆蓋率達到93%。工業園區入河排污口設定審批實現零突破。加強地下水管理,省政府批覆同意《江西省地下水超採區治理方案》。加快水生態文明試點建設和自主創建,推進南昌、新余、萍鄉3個國家水生態文明試點建設,省級第一批3個試點縣和23個試點鄉(鎮)、124個試點村水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完成首批5個省級水生態文明鄉(鎮)和14個水生態文明村命名授牌。確定第二批省級水生態文明試點鄉(鎮)26個、試點村133個,遴選代表性強的14個試點村,實行廳領導掛點指導。大力開展水庫養殖專項整治,全省10819座水庫中有9460座水庫水質達到Ⅲ類水標準,水質達標率為87.4%,如期完成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

(五)深化水利改革穩步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步伐加快。高位推動“河長制”工作,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出台《江西省實施“河長制”工作方案》,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組織體系。公布了省級“河長”名單,由省委書記親自擔任總河長,省長擔任副總河長,黨政四套班子分管或聯繫農口、環保的省領導分別擔任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鄱陽湖、長江江西段的河長。在完成10個省級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基礎上,與財政廳聯合出台《江西省全面鋪開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並在全省全面推開。水權改革獲重大突破,《江西省水權試點方案》獲水利部、省政府批覆,啟動了新幹縣、高安市、東鄉縣3個水資源確權登記試點;萍鄉市山口岩水庫水權交易試點基本完成,成為南方豐水地區首例政府和企業多主體參與的水權交易實例。贛州全國水土保持改革試驗區建設初見成效。政府購買水利服務試點、國有水利工程物業化管理試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等穩步推進。

(六)依法治水管水得到加強,水利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水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江西省水資源條例(修訂草案)》經省人大會一審,《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呈報省政府。簡政放權力度加大,取消行政審批事項3項,部分下放5項,保留19項;組建廳法律顧問隊伍,開展規範性檔案清理,全面完成161項權責清單梳理並對外公布。推廣河道采砂“政府統管”模式,推動九江市由鄱陽湖采砂統管向長江延伸,南昌市由贛江下游采砂統管向撫河、撫河故道、錦江、潦河延伸,受到省領導高度肯定。繼續推進過剩采砂船切割淘汰,深入研究非法采砂入刑。水利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修訂《江西省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實行項目招標建管合一的歸位管理。推進全省水利建設誠信體系建設,開展水利建設市場主體在贛信用等級升降級。加強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和考核,制定《江西省國有公益性水利工程典型管理單位管理辦法》。新開工建設水利項目做到質量安全監督全覆蓋,主體工程在建項目質量安全監督巡查覆蓋率達100%,全省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總體處於可控狀態。

(七)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體系日趨完善。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有特色,先後安排9位廳級領導和11位支部書記講黨課,組織7期黨委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查擺出的12個“不嚴不實”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召開了“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落實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著力強化廉政教育,開展6次廉政教育專題學習和1期廉內助學習班。紮實推進制度建設,修訂或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作風建設營造良好水利從政環境的意見》等8項制度檔案。紮實抓好監督防控,開展3次黨風廉政建設監督檢查,進行5次明查暗訪。著力抓好中央巡視組和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深入開展“紅包”治理、小金庫治理、幹部檔案專項審核等7項整治和檢查活動,41項整改任務完成情況向社會和黨內進行了通報。開展領導幹部插手工程專項整治,全廳172名處級幹部認真進行自查自糾。嚴厲查處違紀行為,建立了問題線索溝通聯繫制度。

(八)水利基礎工作紮實開展,行業能力建設不斷加強。水利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打造區域性水利科研中心取得共識,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獲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水利科研成果榮獲大禹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水利前期工作紮實有效,列入全國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的8個擬建項目前期工作紮實推進,《江西省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初步編制完成。進一步健全水利基層服務體系,出台《江西省鄉鎮水務站能力建設標準》。繼續開展基層水利技術人員 “三定向”培養,從20xx年起提高定向培養層次。出台《關於支持江西水利職業學院發展的決定》,強化水利職業教育。水利宣傳亮點紛呈,開通微信公眾號、江西手機報水利欄目,開展重點水利工程、防汛、水生態文明建設等專題報導,召開防汛、“河長制”新聞發布會。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及水文化建設,制定《江西省水利廳直屬機關黨建五年規劃(20xx-20xx)》,出版《水利江西——風景獨好》《五河一湖畫冊之信江篇》,舉辦第九屆江西水利桂花節。此外,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組織人事、綜治信訪、水利扶貧、離退休幹部、機要保密、檔案管理、公務接待、績效考核、機關財務、社團組織等工作均卓有成效。

20xx年為“xx”水利改革發展劃上了圓滿句號。“xx”期間,我省抓住國家高度重視水利和不斷加大水利投入的有利時機,持續開展大規模水利建設,加強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水利實現了重大跨越。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治水興水思路進一步完善。積極踐行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新思路,從我省水情出發,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我省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力爭通過5到20xx年努力,基本建成“五大水利保障體系”,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省水利廳出台《關於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高舉生態文明大旗,把水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統領水利改革發展。我省水利工作思路更趨完善,目標更加明確。

二是防汛抗旱減災能力顯著提高。有效抗禦了20xx年春夏連旱、旱澇急轉的嚴重災情,戰勝了20xx年大範圍的嚴重伏秋旱,成功抗擊了20xx年德安縣超歷史特大洪水和20xx年梅川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保障了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xx”我省水旱災害損失率平均值為0.55%,較“xx”的1.28%有大幅下降。

三是水利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峽江、倫潭、山口岩、浯溪口等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或建成,全面完成47座重點圩堤應急防滲加固、五河重點段防洪應急整治工程。累計解決1408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完成729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基本完成396箇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在全國率先實現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全省覆蓋。

四是水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始落實,初步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178個全國重要水功能區實現全覆蓋監測,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基本形成,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萬平方公里,新增農村水電裝機53萬千瓦。

五是水利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出台了農田水利條例、水文管理辦法等多項法規規章。第一次水利普查圓滿完成。推進全省水利工程公共資源網上交易平台建設,水利電子招投標實現全覆蓋。水利建設信用體系基本建立。成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稽查專門機構。創新河道采砂管理模式,處置過剩采砂船舶,河道采砂管理實現入刑責任追究。

六是水利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深化水利改革的意見》,從10個重要方面提出具體改革意見。“河長制”為核心的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水權制度、國有水利工程物業化管理、政府購買水利服務、農業水價、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及管護機制等改革快速推進。

七是水利建設投資規模進一步加大。 “xx”全省共落實水利投資888億元,是“xx”的3倍多。水利融資能力顯著增強,通過金融授信、險資債權、企業債券、中期票據、外資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累計融資達139.5億元,有效保障了我省水利建設的順利實施。

八是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恢復或新建鄉鎮水務站1474個,全部覆蓋有水利建設任務的鄉鎮。現有農民用水戶合作組織7463家,參與農戶達到484萬戶。出台基層水利專業技術人員三定向培養政策,4年時間共定向培養841名基層水利技術人員。建立小型堤防安全管理員制度。

“xx”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的五年,是我省水利投資規模最大、水利建設步伐最快、抗災減災成效最大、發展目標實現最好、人民民眾受益最多的五年。回顧五年來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點啟示”:

一是始終堅持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五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先後出台《關於加快我省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化水利改革的意見》,為做好我省水利工作提供了行動綱領。強衛書記、鹿心社省長等省領導多次就防汛抗旱、水利建設管理等作出重要批示,並親臨防汛、水利建設一線檢查指導工作。尤其在“河長制”工作和省級水利投資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更是高位推動,親自研究落實。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水利工作紮實推進,成效顯著。

二是始終堅持防汛為第一要務。針對我省特殊的雨水情,全省各級水利部門始終堅持防汛工作為第一要務,把防汛保全全放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五年來,面臨嚴峻的水旱災害形勢,我省各級水利部門堅持防汛第一要務不動搖,紮實做好汛前準備工作,汛期堅持24小時值班制和領導帶班制,密切關注雨水情,及時啟動應急回響,加強巡堤查險,強化督導檢查,最佳化調度方案,有效組織抗洪搶險,保障了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

三是始終堅持民生水利為重點。五年來,我們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水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水利問題,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一大批民生水利項目,水利基礎保障能力邁上了新台階,為人民民眾帶來了更多實惠,也為水利事業發展增添了強大活力。

四是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為動力。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力量源泉。五年來,我們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兩手發力,全面加大水利改革創新力度,深入推進水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長期制約水利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正在逐步破解,水利改革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完善,水利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水利發展的生機不斷迸發、活力不斷增強、質量不斷提高。

五是始終堅持幹部隊伍建設為保障。五年來,我們在抓好水利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幹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水利系統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和領導水平。加強幹部隊伍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行業精神,特別是面對水利建設力度大、項目點多面廣的新形勢,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經常性重要工作來抓,一崗雙責,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勇於創新、作風紮實、愛崗敬業、勤政廉潔的高素質水利幹部隊伍,行業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過去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水利工作得到了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成績的取得是水利部大力支持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水利幹部職工團結一心、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省水利廳,向全省水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二、準確把握“十三五”我省水利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五年,是根本扭轉水利建設滯後局面、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黨的xx屆五中全會把水利作為推進五大發展的重要內容,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省委、省政府也提出綠色崛起和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戰略部署,對水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江西水利改革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

第一,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如期實現我省五年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對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闡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實現我省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和推進昌九一體化、打造南昌核心增長極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如期實現我省五年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必須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更加有效發揮水利建設的投資拉動作用及對區域協同發展的先行先導作用,全面提升水利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讓人民民眾共同邁入小康社會,必須著力解決好水利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著力推進城鄉水利基礎設施均衡配置和水利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城鄉供水保障和應急能力建設,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必須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轉變用水方式,充分發揮水資源管理紅線的剛性約束作用,以用水方式轉變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布局最佳化。

第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全省治水興水的熱潮空前高漲,水利改革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提出了新時期十六字治水新思路,國務院做出了加快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決策部署,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黨的xx屆五中全會把水利擺在八大基礎設施網路建設的首要位置,提出明確的任務要求。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深化水利改革的意見》,著力推進水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圍繞防災減災、改善民生、促進發展,不斷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態安全”。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台了《江西省實施河長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推進河長制。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為我省水利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全省各地大規模興修水利,全社會對水利高度關注,公眾節水愛水意識不斷增強,為水利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我們要緊緊抓住“十三五”的戰略機遇,加快推進我省水利改革發展。

第三,實現我省綠色崛起戰略,打造綠水青山,對我省水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20xx年我省提出“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的戰略目標。20xx年我省全境納入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崛起,打造綠水青山,全省上下形成高度共識。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和基礎保障。在我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目標體系中,43%評價指標和一半以上重點建設任務與水有關。充分發揮水優勢、妥善解決水問題,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我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抓住我省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機遇,將水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水利規劃、建設、管理、改革的各環節和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的各方面,完善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最佳化水資源配置,建立水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第四,水利發展體制機制不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等改革亟待突破。統一高效協調的水治理體系尚不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落實,水資源要素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倒逼機制尚未形成。水權、水價等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節約保護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水利項目公益性強,融資能力不足,社會資本投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活力需要進一步激發,水利建設投資需求仍有較大缺口。農田水利建設管理體制與農業經營方式轉變仍不相適應,河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等亟待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有待建立和完善。水利創新能力不強,水利科技和信息化水平還不高。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創新水利發展體制機制,深化水利重點領域改革,強化依法治水管水,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普惠共享、法制保障的水利發展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