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局局長工作會議講話稿

從治理能力上看:

一是 統一權威的監管體系尚不健全。 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和機構改革仍然“走在路上”,各級行政監管隊伍、監督執法隊伍和技術支撐隊伍仍然不夠完整和穩定,不能完全適應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專業性強的特徵。

二是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尚不完善。 食品藥品全程信息追溯的相關法律法規仍不健全,農業源頭污染治理難度大,市場準入、日常監管和檢驗檢測等監管制度還需進一步健全完善。

三是適應實際需要的監管保障能力尚待提高。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特別是基層監管機構普遍經費不足,人員數量少、專業素質不高,檢驗檢測、檢查核查、監測評價等專業技術支撐能力較弱,基礎設施、裝備配備、信息化監管水平落後,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物質基礎依然薄弱。

四是社會化的監管格局尚不全面。 政府、市場、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仍然沒有完全理順,食品藥品監管仍然主要是以政府監管“一條腿走路”,行業自律作用尚未有效發揮,企業主體責任尚未完全落實,社會監督力量尚未充分激活,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需進一步拓展延伸。

三、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主要任務

(一)以深化改革為引領,發揮食安辦職能作用

一是全面推進監管體制改革。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委、省政府關於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有關要求,督促落實首要責任是確保食品安全。建立鄉鎮(街道)監管所,完善村(社區)監管網路。探索落實“黨政同責”的有效途徑、措施辦法,著力推進基層“四有兩責”落地,逐步形成靠格線化管理明確責任、靠規範化檢查履行責任、靠監督抽檢排查風險、靠消費警示規避風險的監管工作體系。

二是充分發揮食安辦職能作用。 按照《雲南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積極推動試點工作。將食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公共安全體系、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實績考核和發展方式轉變評價指標體系,並通過試點工作、完善制度規範、劃分事權等有效方法,強化各級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加強各級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建設,按要求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強化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制度建設等方面職責定位,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完善組織協調、信息報送、聯合執法、督查考評等各項工作機制。尤其是要充分發揮好考核評價的導向作用,用科學化的考評辦法,倒推食品安全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用考核的硬指標,倒推食品安全工作的嚴落實,用公開公平公正考核結果,倒推食品安全重視程度、組織領導力度的提升。 當前,全國人大正在開展《食品安全法》執法監督檢查,省局機關和各州市局要做好各項迎檢準備工作,如實匯報工作,如實反映問題,如實提出意見建議。

三是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機制 。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科學界定省、州市、縣、鄉四級監管事權,建立相應責任制度和工作制度。創新鄉鎮(街道)、村(社區)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模式。鼓勵各地將鄉鎮(街道)食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村(社區)信息員的報酬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形成長效機制。抓好20xx 、20xx 年確定的274 個鄉鎮監管所能力提升工程建設。

(二)以編制規劃為契機,著力提升監管能力

一是組織開展好“ 十三五” 規劃編制工作。 “十三五”時期,是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改革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發展加速期、攻堅爬坡期,中央、省委“ 十三五” 規劃中提出的 “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規劃部署,為我們謀劃好、開展好工作指明了目標方向。省級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已列入全省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好“十三五”規劃是推進監管事業跨越發展最有利的抓手。20xx年全省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會已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總體打算,目前省級規劃基本架構已基本確立,“十大體系”建設框架正在精細化研議完善之中,各州市要參考省級規劃,儘快推進規劃的編制工作,規劃編制中、規劃提交政府前都要及時徵求省局的意見。同時,州市局要指導好縣區規劃編制工作,確保省市縣三級規劃有效銜接。

二是推進食品安全制度體系建設 。 年內,要制定 出台《雲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等政府規章,制定《雲南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規定》、《雲南省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類及日常監管制度》、《雲南省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授權管理制度》、《雲南省食品經營許可審查細則》等規範性檔案。加強食品監管制度建設,研究建立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產地準出、質量安全追溯、誠信體系等方面的制度,加快形成嚴格有效的覆蓋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制度體系。研究建立我省食品加工、流通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特別是食品安全終端銷售的可追溯。

三是推進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加大對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昆明中心、 農 業部農業環境質量安全檢測昆明中心,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省疾控中心、雲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省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測試中心等一批國家級、省級檢驗檢測 中心、專業性檢驗檢測中心和基準實驗室建設的支持力度,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提升全省食品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推進州市、縣食品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工作,加大對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執法的投入。

四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工作及標準體系建設。 要認真落實國家總局強化監督抽檢工作各項部署,按照省局下發的20xx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方案和“ 五統一” (統一計畫編制、經費管理、檢測標準、信息發布、監督考核)要求,組織開展全省傳統食品、特色食品、邊貿食品和應急供應食品等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充分發揮新成立的雲南省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研究中心的作用,收集、匯總、分析省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督抽檢、風險監測、專項抽檢、執法抽檢等數據,形成食品安全分析報告,定期研判、評估食品安全狀況,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數據套用能力。要切實加強 不合格產品的後處置工作,嚴厲打擊食品制假售假及違法違規行為。

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宣傳培訓,加強新標準的學習理解和運用。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跟蹤評價,拓寬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承擔單位,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探索社會化力量參與機制,促進標準更加科學合理。加快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啟動一批傳統、特色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修訂,完善標準體系,促進我省食品產業發展。

(三)以專項整治為手段,嚴懲違法犯罪行為

一是深入開展專項整治。 在繼續加大對農業投入品、畜禽屠宰、白酒等重點食品和食品生產聚集區、食品問題多發區等重點區域的監督檢查、市場巡查力度,排查治理食品安全隱患和突出問題的基礎上,重點開展農業投入品、食鹽、食品添加劑、校園及其周邊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要聯合民族宗教事務管理部門,加強民族地區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清真食品日常監管工作,在民族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期間對民族地區食品安全工作和清真食品市場進行專項整治。要聯合農業部門開展禁限用農藥、“三魚兩藥”、獸用抗菌藥和“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二是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各級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切實依法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對涉嫌犯罪案件必須及時移送公安部門。 推進州(市)、縣(市、區)公安機關成立專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機構工作,明確人員和工作經費,增強打擊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力量。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大打擊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力度,形成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強大合力。前不久“3.15 ”曝光了網路訂餐亂象,對網路訂餐、網路經營食品等新興業態,要加強第三方網路平台的規範管理,落實責任,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經營行為。要 聯合公安、海關部門加大走私凍肉、利用餐廚和屠宰廢棄物加工“地溝油”等案件的查處力度。

三是強化應急處置。 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活動,提高應急回響能力。支持相關部門組建食品安全應急隊伍,配備應急設備,建立信息溝通和應急聯動機制,及時、妥善處置各類食品安全事件。

(四)以創建活動為示範,完善長效機制

一是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於開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工作的通知和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基本標準及目標要求,對今年列入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的城市,要組織有關人員赴省外學習考察,積極推動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對20xx、20xx年22 個全省食品安全創建縣(市、區)進行檢查驗收,積極評估創建效果,充分發揮示範導向作用。

二是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區)創建,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開展食品安全縣(市、區)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區)‘雙創’工作。

三是探索在旅遊景區、農莊· 莊園和食品生產加工產業園區中開展食品安全示範創建活動。

(五)以宣教引導為平台,推進社會共治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 各地、各部門要利用多種渠道、多種形式, 以深入宣傳貫徹新《食品安全法》為核心,廣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不斷增強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科學素養和食品安全信心,讓廣大食品生產經營者知法、守法、誠信經營。

二是強化各級各類人員培訓。 要面向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舉辦新《食品安全法》專題培訓,切實提高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要面向基層行政執法一線幹部職工,組織開展好省局業務骨幹巡迴授課培訓工作。要拓展培訓渠道,依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省食品安全研究院、省食品安全管理滇西學院、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對縣(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監管業務培訓,提高基層監管執法能力。

三是發揮協會(學會)作用。 充分發揮雲南省食品安全協會等行業協會在自律、維權、服務、科研等方面的作用,對行業內企業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要充分發揮雲南省食品質量與安全學會作用,加強食品安全問題研究。監管部門要建立與食品相關行業協會、學會的溝通聯絡機制,加快原有協會新型化改造,鼓勵支持行業協會在標準制訂、行業監管等方面發揮作用。

四是動員社會各界參與。 充分發揮雲南省食品安全新聞報導團隊的作用,鼓勵新聞媒體依法開展輿論監督,強化新聞輿論引導,成立雲南省食品安全信息套用中心,發揮媒體信息資源優勢。完善有獎舉報制度,搭建舉報投訴平台,規範有獎舉報程式,用好財政專項獎勵資金。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食品安全監督和指導作用,注重發揮食品安全志願服務隊作用。

五是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 省局和各州市局政務公開工作要圍繞總局、省政府要求和人民民眾關注需求,堅定信息公開的明確態度、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把握信息公開的角度,以有利於保護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黨委、政府的公信力、權威性為基本原則,堅持以客觀事實、科學解讀為基礎,主動公開、及時公開、依法依規公開,同時,要做好信息公開事先評估、事後跟蹤和總結反思,不斷提升信息公開成效。下一步各級要加大政務網改進改版的推進力度,欄目設定科學合理,簡明扼要,公開信息讓人民民眾更容易理解、更方便接受、更願意信任。重點加大抽檢信息公布力度,要公開不合格原因、企業整改情況、問題產品處置情況和案件處罰結果。要充分運用手機報、微信公眾號、新聞發布會等有效公開方式,主動引導社會輿論,營造良好氛圍。

四、聚精會神抓好藥品監管

最近,藥品方面熱點問題較多,藉此機會強調藥品監管工作三個問題。

近幾年來,經過 幾輪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增加了,藥品、醫療器械監管人員和骨幹卻存在流失、轉崗等問題,藥品監管人員不足、專業水平有所下降,食品安全監管牽扯了基層監管部門的大部分人員和主要精力,加之,近年來我省藥品質量安全平穩,全國性的藥品安全事件雲南都沒出大事,容易產生畸輕畸重的問題,甚至麻痹大意。必須引起我們各級監管部門真正的重視,要集中精力、聚精會神摸清底數、找準風險點、堵塞漏洞、抓好防控,切實讓藥品監管重視起來、強化起來、嚴密起來。

(一)山東疫苗案查處工作

前不久,山東疫苗案國際關注、國內輿論持續“高燒”,國務院對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總局畢井泉局長親自部署查處工作,要求徹查、嚴辦、補漏。4 月13 日,國務院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調查處理情況匯報,決定先行對一批責任人實施問責;通過《國務院關於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總局切實加強藥品、疫苗監管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省局黨組高度重視山東疫苗案查處工作,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嚴密部署問題疫苗的核查和全省拉網式排查工作,同時,加強了請示匯報和部門協同,查處工作有序開展,目前,沒有發現問題疫苗流入我省的線索。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高枕無憂,要把案件查處工作作為全面加強雲南藥品研發、生產、經營、使用管理工作的重要警示和重要節點,舉一反三,全面排查,追根溯源,健全制度,強化執法,嚴肅問責,堵塞漏洞,確保藥品質量安全。

(二)藥品電子監管碼的問題

20xx年2 月20 日,國家總局針對電子監管碼連續發布兩個公告,修訂GSP 公開徵求意見和《關於暫停執行20xx 年1 號公告藥品電子監管有關規定的公告》,暫停了藥品電子監管碼有關工作。對於電子監管碼的不同認識和爭議,應該值得我們各級反思,在食品藥品監管實踐中,要強調企業是食品藥品研發、生產和經營的主體,應當承擔起保障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也應當承擔起建設產品追溯體系的主體責任。任何政策措施的制定都要考慮其經濟性、有效性、公平性、合法性,要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取得監管對象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三)一致性評價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對已批准上市的仿製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工作作出部署,明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xx年版)中20xx年10 月1 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學藥品仿製藥口服固體製劑,應在20xx 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其中需開展臨床有效性試驗和存在特殊情形的品種,應在20xx 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註冊。製藥工業粗放型發展的階段已經過去,正本清源、回歸其高科技產業本來面目的階段已經到來。下一步,省局將按照國務院《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任務部署、時限要求和國家總局配套措施,及時研究部署一致性評價工作,各州市局要提前介入,及時通報相關企業一致性評價工作有關時限、要求,督促企業抓好相關工作落實。

五、當前幾項重點工作

(一)強化戰略協定目標任務的推進落實

2 月29 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與雲南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戰略合作協定》, 提出“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現代化建設,力爭用3—5 年時間,努力使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管能力明顯提高,食品藥品安全狀況明顯改善,食品藥品保障水平和人民民眾滿意度明顯提升”(“三個明顯”)的目標。為全面推進協定各項工作落實,實現雲南食品藥品“三個明顯”目標,省局黨組經過認真研究,結合職能職責,提出了省局“一年邁大步,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跨越”的目標。20xx年為實現“一年邁大步”目標,省局黨組將重點在10 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兩學一做”專題教育上下功夫;二是在落實黨風廉政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上下功夫;三是在落實總局與省政府簽訂的《協定》內容上下功夫;四是在“十三五”專項規劃編制上下功夫;五是在圍繞中心、服務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六是在落實地方黨政同責、領導幹部績效考核上下功夫;七是在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指導州市依法行政上下功夫;八是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服務能力上下功夫;九是在強化內部管理,摸清家底上下功夫;十是在幹部能上能下,建立獎懲機制上下功夫。培養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食藥監隊伍。

(二) 強化助推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實

20xx年4 月12 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雲南省產業發展工作會議,並出台《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紀恆書記強調,要扭住關鍵,集中力量培育壯大八大產業,即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旅遊文化、信息、現代物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食品與消費品製造八大產業。和我們有直接關係的是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食品與消費品製造產業,其他六大產業皆有交集。貫徹落實產業大會精神,食藥監系統要做好“10 件事”,即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建設優質中藥材基地、加快培育中藥飲片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中成藥、加快發展天然健康產品與植物提取物、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完善市場體系、最佳化服務環境、提升技術服務能力、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當前重點推進《雲南省“ 網際網路食品藥品安全” 行動計畫》、《提升服務能力助推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意見》等重要檔案落實,以實幹作風,著力助推食品醫藥 產業 形成開放型、創新型、特色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力促全省食品醫藥產業發展有大作為、有大增長、有大成效。

(三)強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認真落實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貫徹系列講話精神的重要部署,是落實黨章關於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 關鍵少數” 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行動。各級黨組織要堅持講政治、講規矩、講看齊,高度重視,切實強化“ 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組織領導,突出正面教育,區分層次,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用心用力,抓細抓實,真正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要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以尊崇黨章、遵守黨規為基本要求,以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系統黨員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全體黨員自覺按照黨員標準規範言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政治方向;進一步樹立清風正氣,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結合系統實際,要按照“‘五顆心、五結合’做實‘兩學一做’專題教育”,“五顆心”,即信仰堅定有忠心、嚴守規矩有恆心、親民愛民有真心、履職盡責有決心、食藥安全有信心,“五結合”,即緊密結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級領導對食品藥品監管的重要批示、緊密結合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緊密結合人民民眾關注的難點焦點、緊密結合民眾評議機關作風活動、緊密結合扶貧攻堅“雙聯繫一共建雙推進”工作。按照重黨建、嚴監管、促規範、保全全、謀發展“15 字”基本工作思路和監督管理科學化、權力運行公開化、責任落實格線化、隊伍建設專業化、安全治理社會化“五化”監管工作措施,圍繞省局黨組今年的10 大重點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講政治、守紀律、聽指揮,業務強、工作實、作風好的高素質食品藥品監管隊伍,為實現“三個明顯”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和紀律保證。

同志們,當前全省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重大戰略機遇、改革發展重要節點,新起點上努力實現大跨越,沒有蓄力就無從發力,不組織決戰就不會有決勝,對待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每一項食品藥品安全決策部署、重點任務,各級食品安全辦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都要始終保持決戰的堅定信心、主動態勢、責任擔當、法治精神、拚命勁頭,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打好依法行政、執法監管的陣地戰,打好保持和鞏固食品藥品安全穩定向好總體形勢的保衛戰,打好監管事業大邁步、大發展、大跨越的攻堅戰,打好危害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風險隱患問題的殲滅戰,為雲南與全國同步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