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三、在舉措上要加快民眾工作創新

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都要求民眾工作要不斷創新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增強新時期民眾工作的活力。

第一,要創新民眾工作理念。對人民民眾是否有感情,是一個政治問題,更是一個現實問題。在加快科學發展、推進富民強縣新的歷史時期,創新民眾工作理念,就是要培養關心民眾的真情,堅持念好“憂”、“敬”、“報”三字真經,實現既充分調動人民民眾的積極性,聚合人民民眾的創造動力,發揮其加快科學發展的主體力量作用,又讓人民民眾沐浴黨和政府的陽光,共享科學發展的偉大成果,彰顯人民民眾的主人翁地位,從而譜寫民眾工作新篇,奏響科學發展強音。一要牢樹民本理念“憂”民眾。屈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鄭板橋“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堪稱古代士大夫“憂”民眾的典範。對於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來說,更應該貫傳弘揚“憂”民眾的古典傳統,以一種“食不甘味、夜不安寢”的緊迫感,竭力減卻“一夫不獲,引為餘辜”的愧疚感,切實實現“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當前,儘管改革開放步伐加快,經濟發展提質加速,人民民眾生活逐步改善,但社會矛盾交積疊加,貧富分化日益擴大,一部分民眾的生活還比較困難,廣大黨員幹部能不能持著“憂”心,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盼民眾之所盼,帶著真情,深入到民眾當中,與民眾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發自內心地體會民眾的疾苦,真心實意地幫助民眾解決困難和問題,創建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是我們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關鍵所在。二要強化宗旨意識“敬”民眾。人民民眾是歷史的“真正英雄”,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與民眾血肉相連、舟水相洽、魚水相歡的發展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敬”民眾的集中體現,更是我們集中民智、匯聚民意、改善民生、維護民利的情感基調和政治基礎。要牢記歷史是人民創造的觀點,深入宣傳民眾、發動民眾、組織民眾,依靠民眾的力量創造性地推進各項工作。三要永持感恩情懷“報”民眾。“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民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黨員幹部是人民民眾的公僕。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根植於人民,人民民眾就是我們黨員幹部的“大地母親”。古聯謂: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現實中,我們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包括我們自己在走上領導崗位之前,都是老百姓。組織培養我們走上領導崗位,就是要我們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人民民眾給我們職位權力,就是用來為民眾謀福祉。所以,我們對老百姓充滿感情,用自己的智慧力量為民眾奉獻,回報民眾,乃屬天經地義。要堅持民眾利益至上的觀點。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從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標準,力求使各項決策和工作符合民眾要求。要牢固樹立充分尊重民眾意願的觀點。尊重民眾的選擇,尊重民眾的首創精神,做到決策前考慮民眾意願,決策中徵求民眾意見,決策後聽取民眾反映。要牢固樹立“民眾利益無小事”的觀點。要視民眾為親人,融入民眾同民眾“親”,幫民解困讓民眾“認”,勤政廉潔讓民眾“信”,公正民主讓民眾“服”。要切實關心民眾衣食住行等實際問題,認真解決民眾生老病死等具體困難,落實做民眾工作的最起碼要求。在此基礎上,要在更高層面上把握好民眾工作的主旨大體。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人們民眾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關注民生民利,確保人民民眾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提高國民幸福指數;進一步保障民眾民主權利,尊崇人民民眾的主體地位,保障人民民眾的政治權益;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最大限度地確保社會公平正義。

第二,要創新民眾工作機制。就是要建立科學、規範、高效的民眾工作機制,推動民眾工作紮實開展。一要創新述職評議機制。各鄉鎮結合“周例會、旬學習、月小結”三項制度,每月進行民眾工作小結,開展民眾工作講評。鄉鎮每季度要組織村幹部代表和民眾代表對本鄉鎮服務民眾情況進行一次講評,村(社區)每半年要組織民眾代表對包村幹部進行一次評議。縣委民眾工作部每半年要組織服務對象對縣直相關部門的服務情況進行一次評議。各級各部門要對幹部個人的民眾工作定期開展講評。二要創新接訪處訪機制。以信訪接待中心為依託,建立大接訪、大排查、大調解機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接訪處訪網路。縣委組織部、信訪局、綜治辦、維穩辦、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局、教育局、建設局、國土資源局、農辦、經發局、商務局等16個常駐單位,每單位抽調1名副科級幹部工作日到信訪接待中心辦公,專門接訪處訪。縣紀委、法制辦、計生局、文化局、殘聯、房產局、環保局、規劃局、移民局、交通運輸局、財政局等11個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周一全天候在信訪接待中心值班接訪。縣直部門黨政負責人每周一必須在單位接訪處訪,鄉鎮黨委書記或鄉(鎮)長每逢趕集日必須在鄉鎮接訪處訪。鄉鎮和縣直部門分管信訪工作的領導和村(社區)幹部要隨時接訪。三要創新民意表達機制。要全面暢通民意表達的渠道,設立民情反映熱線電話、民情網路信箱、徵求民意信箱。要完善決策和議事規則,創造條件擴大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凡是涉及民眾的重大決策、重要決定,都邀請民眾代表參加討論;凡是涉及民眾利益的重大事項,都進行公開、公示、聽證,廣泛徵求意見,充分進行協商。完善政風作風評議規則,定期組織民眾和服務對象對政府部門進行評議,聽取民眾意見,採納民眾合理建議;鄉村要定期組織民眾對包村幹部和村幹部進行評議,把幹部作風交由民眾評定。要完善幹部推薦考察規則,擬任幹部必須在民眾推薦的幹部中挑選,民眾不認可的幹部一律不得提拔重用。四要創新社會管理機制。高度重視網路虛擬社會和新經濟新社會組織的民眾工作,把“網路民眾”與各種新出現的民眾團體、社會組織納入黨的民眾工作範圍。關注“網路民眾”的熱議話題,及時回應網民關切,正確引導網路輿情。探索“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的模式,加強對“流動民眾”的管理。

第三,要創新民眾工作方法。在新形勢下,做好民眾工作,要在領導方法上實現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導轉變,更加注重用民主協商的辦法來解決民眾的問題;要在管理方式上實現由簡單管理向綜合服務轉變,更加注重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服務型、陽光型政府建設;要在工作重心上實現由民眾上訪向幹部下基層轉變,更加注重幹部作風建設,密切黨群幹群關係;要在工作方法上實現由“堵”向“疏”轉變,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導和科學分析的辦法來處理複雜問題;要在工作力量上實現由少數部門努力向各部門齊抓共管轉變,更加注重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形成全員、全方位服務民眾工作的格局。一要主動融入民眾。不近樂師,難做知音。做民眾工作,必須接觸民眾,深入民眾,了解民眾。要擺正位子,伏下身子,放下架子,不帶官氣,不帶傲氣,不帶霸氣,主動與民眾攀親交友,以心換心,拉近與民眾的距離,不要有救世主的姿態,否則就會高高在上,適得其反。二要及時兌現承諾事項。凡是承諾的事項一定要兌現,哪怕一屆任期內兌現不了,也要一屆接一屆乾,努力兌現。對民眾的事情,該辦的一定要辦,能早辦的絕不拖著辦,暫時辦不到的要創造條件辦,對不該辦的一定要有個說法,做到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三要堅決保護民眾利益。“民眾利益無小事”。 各級幹部在想問題、作決策時,要把民眾意願作為“第一信息”,進行換位思考,多站在民眾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為民眾著想,把民生置於優先位置,以不損害民眾利益為“底線”。對在工作中損害人民民眾利益的人和事,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決不姑息養奸,任其所為。四要公正化解民眾矛盾。採取經常排查、集中排查、重點排查相結合的方式,隨時掌握情況,及時公正調處化解民眾矛盾,增進社會和諧。五要優先解決民生問題。對征地拆遷、企業改制、社會保障、就業就醫、子女上學、住房飲水、出行困難、社會治安等民眾最關心、反應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基本民生問題要優先解決。對特困民眾和特困家庭,在落實城鄉低保政策基礎上給予臨時救濟,對遭遇災禍大病等突發性困難的家庭給予經濟救助,對“零就業”家庭實施就業援助。六要切實幫助民眾致富。把民眾富裕作為“第一目標”,因地制宜指導民眾選擇致富門路、致富渠道,採取“一戶一策一幹部”的幫扶機制,為民眾提供生產服務、技術服務、信息服務、市場服務,切實幫助民眾致富。

四、在落實上要加強對民眾工作的領導

全縣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職責職能分工,把業務工作與民眾工作一起部署,同步落實。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要帶頭做民眾工作。

一要加強民眾工作領導。要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民眾工作部門帶頭抓總,有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民眾工作新格局。縣委成立民眾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專職副書記任組長,紀委書記、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常務副縣長、政法委書記、縣委辦主任、信訪局長、政府辦主任任副組長,涉及民眾工作的主要縣直部門為成員單位。成立縣委民眾工作部,與縣信訪局合署辦公,負責民眾工作的協調指導,由信訪局長任部長。各鄉鎮和縣直涉及民眾工作的部門要建立民眾工作中心,鄉鎮由黨委書記任主任,縣直部門由行政一把手任主任。各村(社區)建立民眾工作站,由村(社區)支部書記任主任,包村(社區)幹部任指導員。進一步健全民眾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級各部門每季度要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分析研究和解決民眾工作存在的問題。

二要提高民眾工作能力。民眾工作是黨員、幹部的一項基本功,不會做民眾工作的黨員、幹部不是合格的黨員、幹部。各級各部門要把做民眾工作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進一步提高黨員、幹部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能力。第一,做民眾工作要加強學習,切忌一知半解、誤導民眾。民眾對那些一問三不知、甚至誤導民眾走彎路的黨員、幹部是肯定不會認可的。要加大幹部教育培訓力度,提高幹部的政策和法制水平。要充分發揮老幹部傳、幫、帶的作用,指導年輕幹部做民眾工作。組織、宣傳部門和縣委辦要認真編印好《民眾工作手冊》,供各級黨員、幹部學習,增強黨員、幹部做好民眾工作的本領。第二,做民眾工作要注重以理服人,切忌強迫命令、簡單粗暴。民眾的特點是服理不服人、認理不認官,只要把道理講清了、民眾信服了,絕大多數民眾是通情達理的,冷、橫、硬、沖絕對做不好民眾工作。第三,做民眾工作要注重為民謀利,切忌勞民傷財、與民爭利。任何一項政策出台、任何一項工程上馬,都要以不損害民眾利益為底線,否則民眾不會買賬,工作也難以開展。我們近幾年大搞縣城建設,創建國家文明縣城,得到了民眾的一致擁護,那是因為我們所創造的美好環境人人受益。如果我們花了這么多錢,建設幾個只有少數人享受的樓堂館所,民眾就不會支持。第四,做民眾工作要注重公平正義,切忌偏親向友、厚此薄彼。中國民眾自古以來就“不患寡而患不均”。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家都吃不飽,但是誰也沒有怨言,那是因為領導幹部帶頭忍飢挨餓,連主席都幾十天捨不得吃一口肉;改革開放前人民生活水平都不高,但是社會矛盾並不多,主要是因為收入平均;現在的生活水平與過去有天壤之別,但很多民眾還有意見,問題就在於很多方面有失公平,必須把促進公平正義放在民眾工作的突出位置。第五,做民眾工作要注重及時疏導,切忌一味封堵、激化矛盾。理順民眾情緒好比大禹治水,單純地封堵,只能小事搞大、大事搞砸。要善於運用電視、廣播、報紙、網際網路、手機等現代傳媒,宣傳政策法規,發布事實真相,用正確的輿論引導社情民意,抓不住資訊時代的新特點就做不好新形勢下的民眾工作。

三要嚴肅民眾工作紀律。民眾工作難,難就難在一些幹部和工作人員不負責任,不守紀律,甚至人為製造矛盾上。各級各部門的黨員、幹部都要按照中紀委提出的“52個不準”的要求,嚴格執行民眾工作紀律。任何黨員和幹部都不許與民爭利,以權謀私,侵犯人民民眾的利益。要妥善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防止矛盾激化而損害黨群、幹群關係,影響社會穩定。對因工作失職而損害民眾利益的,貪污、截留、挪用、剋扣各項惠民資金的和那些稱王稱霸、欺壓民眾的黨員和幹部,必須嚴肅從重處理,給藐視民眾者以震懾,給利益受損民眾以交待。

四要強化民眾工作督查考核。民眾工作紛繁複雜,量大面廣,能否做好民眾工作關鍵在於抓落實。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對上級領導、縣級領導的批示件和重要信訪事項要實行一月一查一通報;縣紀委、組織部、督查室採取輪迴方式,每季度對各級各部門的民眾工作情況進行一次督查,並將督查情況在全縣予以通報;縣民眾工作領導小組每半年要對各級各部門開展民眾工作情況進行考核,並把工作情況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與其他工作合併計算考核得分。在考核方式上要增加民眾評價權重,真正把民眾認可度和滿意度作為考核單位和各級幹部德、能、勤、績的主要依據。在幹部提拔使用和交流上要進一步擴大民眾的參與度,充分聽取民眾對幹部的評價,真正使那些素質高、能力強、民眾公認的幹部得到重用,重點關注和使用那些長期在基層、在困難地方、艱苦崗位上默默無聞工作的幹部,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

同志們,天下興亡,繫於民心向背。作為黨的幹部,尤其基層幹部,我們對民眾的真摯感情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對民眾的冷暖疾苦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要真心向著民眾,誠懇對待民眾,勤政服務民眾。只有這樣,才能開創民眾工作新局面。這次會議後,我們要以加強民眾工作的實際行動,推動改革取得新進展,推動發展取得新成效,推動穩定取得新進步。

民眾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3

同志們:

剛才,李群同志傳達了全省民眾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金雷同志宣讀了《在全市黨組織中廣泛開展“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的實施方案》,大家要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認真貫徹全省民眾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紮實開展好全市“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講三點意見。

一、開展“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是省委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客觀需要,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9月15日,省委召開全省民眾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為期半年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這是省委根據中央要求、著眼於新的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眾工作而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意義十分重大。正如寶順書記所指出的,開展“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是貫徹落實xx“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是深入落實省委關於民眾工作意見的重要舉措,是展示新一屆黨委領導班子新形象的良好契機。開展“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是當前全市各級黨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省委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緊密結合我市實際,把這項活動組織開展好。

當前,我們已步入一個新的轉型時代,經濟在轉型,社會也在轉型,階層分化、流動加速,利益多元、觀念碰撞,新老矛盾疊加。特別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路媒體既可以成為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減壓閥”,也可以成為社會負面情緒、不和諧因素的“放大器”。我們要主動適應形勢變化,積極做好民眾工作,把民眾需求當作第一工作信號,把民眾困難當作第一工作任務,特別是要把黨員幹部的主觀願望與民眾的客觀需要結合好,不斷增強民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滿意度。這次省委部署的“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就是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重大實踐,我們一定要統一認識、高度重視。

近年來,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眾工作,去年底市委專門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實施意見》,今年7月份又出台了《關於加強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工作的意見》,特別是自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通過領導幹部開門接訪、帶案下訪,深入開展“三民一促”活動以及矛盾糾紛大調解等活動,解決了一批涉及民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歡迎,取得了良好效果,不僅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而且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今年以來,民眾來市、赴省、進京集體上訪批次和人數均有較大幅度下降,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破案數同比增長,幾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成功告破,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這充分說明,無論什麼工作,儘管再困難、再複雜,只要我們認真去抓、認真去做,就一定能夠取得實效。但也要看到,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們的民眾工作也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從存在的問題看,由於歷史原因及其他因素,農村土地徵用、城市房屋拆遷、社會保障、涉法涉訴、環境保護等領域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民眾對這些方面的訴求比較多,工作難度比較大。從黨員幹部的工作看,有的黨員幹部宗旨意識不強、民眾觀念淡薄,自以為是、高高在上,認為手中有權力,可以頤指氣使、盛氣凌人;有的黨員幹部因長期在一線,遇到矛盾多,見怪不怪,對民眾疾苦漠不關心,對民眾利益麻木不仁;有的黨員幹部做民眾工作缺乏經驗、缺乏信心,對情況了解不深、對問題分析不透、對政策研究不夠,方式方法簡單,要么準備不足、倉促上陣、盲幹硬幹,造成不良後果;要么畏首畏尾、信心不足、束手無策,什麼事也幹不成。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社會矛盾就會激化,幹群關係就會惡化,我們黨的民眾基礎就會鬆動、執政地位就會動搖,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每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要有這種危機意識,切實增強做好民眾工作的理念。開展“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就是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充分認識開展“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的重大意義,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委的決策和部署上來,扎紮實實把這項活動組織好、開展好,通過這項活動,真正“走”出奮發有為、幹事創業的好狀態,“訪”出風清氣正、團結和諧的好氛圍,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一江兩岸協調發展、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凝聚強大力量。

二、開展“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是加強民眾工作的創新舉措,是改進幹部作風的具體實踐,必須紮實推進、務求實效

市委的實施方案對“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的目標任務、時間安排和方法步驟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總的來說,就是通過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黨組織書記帶頭,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黨員幹部積極參加,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訪民情、解民憂、匯民智、釋民惑、惠民生,實現民眾工作上水平、解決問題見真效、轉變作風有成果、人民民眾得實惠的目標。工作中,要做到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深入開展調研,做到真心訪民情。做好民眾工作,首先必須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搞清楚民眾在想什麼、盼什麼,這樣工作才有針對性。我們開展大走訪活動,就是要大興密切聯繫民眾之風,通過深入開展調研和走訪,“零距離”接觸民眾,面對面與民眾交流,傾聽民眾呼聲,體察民眾疾苦,增進與民眾的感情。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和黨員幹部要帶頭走出會議室、走出辦公室,走進工地、走進基層,深入到困難比較大、矛盾比較多的地方,深入到條件比較艱苦、民眾不富裕的地方,深入到工作難開展、民眾意見多的地方,深入到民眾家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民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聽取民眾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做到幹部走下去、情況弄清楚、問題帶上來。實施方案對活動期間各級領導班子成員下基層調研的時間和走訪民眾的戶數等都作出了定量要求,這是規定動作,必須要完成。在此基礎上,我們要結合工作實際,儘可能多地深入基層、深入民眾,開展調查研究,儘可能多了解一些基層情況,多掌握一些民情民意,為我們的決策和推進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

二是著力解決問題,做到熱心解民憂。解決好民眾的實際問題,維護好民眾的根本利益,是最重要的民眾工作,也是密切黨群關係的根本之策。開展大走訪活動,就是要把解決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認真解決好民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解決好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市“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抓緊梳理信訪積案和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分解落實到市級領導頭上,每個市級領導領銜解決若干個問題,制定任務單和時間表,儘快下發。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及各部門也都要梳理問題,實行黨政領導分別包案、分層包乾。要借鑑去年開展的“大調解”活動的做法和經驗,一項一項調查案件情況、一項一項提出解決辦法、一項一項化解結案。對具備條件能解決的,要及時解決;對一時不能解決的,要搞清原因、提出方案、儘快解決;對因政策原因解決不了的,要把情況向民眾說清楚,爭取民眾的理解,並做到記錄在案。

三是帶著問題走訪,做到虛心匯民智。毛澤東同志指出,“民眾是真正的英雄”。這是因為民眾是直接實踐者、是直接利益者,對情況最了解、對需求最直接,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改革建設實踐中的一些好經驗尤其是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措施,都來源於基層和民眾的創造。現在,我們有些工作之所以難以推進,說到底是因為我們的政策還不夠完善、方法還不夠科學。究其原因,要么是囿於固有的政策,要么是囿於固有的做法,要么是囿於固有的思維。開展大走訪活動,就是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安排時間、靜下心來,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到基層一線去、到民眾中去,一方面深入了解政策執行中到底存在什麼問題,一方面認真總結基層和民眾創造的好經驗,與民眾一起研究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真正做到問計於民。比如,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到底應當怎么調,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拆得快、拆得穩;土地如何流轉農民易於接受,土地流轉要解決農民什麼樣的生產生活問題;開發區建設中怎么讓廣大農民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享受到發展的成果;醫鬧事件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什麼,怎么減少醫患糾紛;社會建設和管理工作到底應該如何做,街道社區體制機制如何理順,社區格線化管理如何落實等等。這些問題涉及面比較廣、情況比較複雜,並且與民眾利益密切相關,容易形成不穩定因素,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完善相關的政策措施。希望每個領導同志根據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各自確定兩、三個題目,通過走訪活動,研究提出科學的辦法和措施。

四是加強教育疏導,做到耐心釋民惑。當前,隨著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各種矛盾相互交織,一些民眾對黨委政府的決策和工作往往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牴觸情緒,這就需要去做宣傳工作,去做教育工作,理順民眾情緒,贏得民眾的理解和支持。開展大走訪活動,就是要走到基層去,走到民眾中去,把中央和省、市委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講給民眾聽,引導民眾把個人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共同願景結合起來,引導民眾通過自身努力來創造自己的美好新生活。要大力宣傳“聚山納川、一馬當先”的城市精神,用這個精神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要充分了解不同社會群體的特點,善於運用民眾熟悉的語言、習慣的方式、樂於接受的方法進行溝通交流。特別是對民眾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要主動向民眾做好析事明理、解疑釋惑的工作,切實做到把話說明、把理講透、把氣理順。要大力加強輿論引導工作,高度重視網路等新興媒體的發展,深入研究網上輿論引導的特點和規律,善於通過網路了解和掌握輿情,積極主動回應民眾關切,引導網路輿論走向,增強網上民眾工作的主動權。

五是了解民眾需求,做到盡心惠民生。加強民眾工作,必須以民眾的願望和需求為導向。民眾對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是否滿意,關鍵取決於我們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民眾的意願,是不是滿足民眾的需求。這幾年我們不斷加大投入,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實施民生工程63項,已累計投入資金75.57億元,其中今年計畫投入資金24.63億元,占地方財政支出的24.5%。但從歷年考評的情況看,民眾的滿意度、支持度仍然不高,這既有我們宣傳工作沒有跟上的原因,恐怕也有我們所做的工作與民眾的實際願望和需求之間還沒有完全對接的原因。開展大走訪活動,就是要深入了解民眾的現實需求,按照民眾需求確定我們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努力在工作理念上實現由“供應側管理”向“需求側管理”轉變,真正做到問需於民。各級各部門要結合謀劃明年工作特別是民生工程,通過大走訪活動,把民眾的真實想法搞清楚,把廣大民眾最想黨和政府做的工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摸排上來,按照“民眾需要什麼、我們就辦什麼”的原則,研究安排明年的重點工作和民生工程,使我們的各項工作設定得更加科學、更符合民眾的願望,從而更好地調動民眾的積極性、激發民眾的創造性,共同推進我們的各項工作。

三、開展“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時間跨度長、涉及人員多,必須精心組織、有序推進

這次大走訪活動歷時半年,不僅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黨組織書記參加,市、縣(區)兩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政協主席、人大會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及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廣大機關幹部都要參與,是一項持續時間長、規模大、涉及面廣並且直接與民眾相關的系統活動,一定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有序推進,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一要領導帶頭、幹部參加。這次大走訪活動,對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領導班子成員和不同崗位黨員幹部所承擔的職責、需要完成的任務,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帶頭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結合各自分管的工作,積極參加大走訪活動,切實抓好分管部門的活動開展。市直各部門負責同志要結合部門工作責任和分工,開展走訪活動,特別是要注意聽取基層和民眾意見,研究政策、改進作風、提高效能。廣大機關幹部要找準崗位職能與服務民眾的結合點,主動參與走訪活動,把工作重點轉到深入基層、服務民眾上來,幫助基層和民眾解決實際問題,展示黨員幹部的新形象。

二要真情走訪、誠心去做。xx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只有我們把民眾放在心上,民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民眾當親人,民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各級黨政機關和幹部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我們要把開展大走訪活動作為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作為訪民情、解民憂、匯民智、釋民惑、惠民生的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去做,真正帶著感情走訪、帶著問題走訪,把民眾當家人,把民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真心實意地幫助民眾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

三要增強本領、提升能力。民眾工作是一門大學問,民眾工作能力是黨員幹部必備的基本能力。大走訪活動開展過程中,大家可能會遇到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或信訪案件,但是不要把它當作一種負擔,而要當作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通過溝通交流、研究政策、綜合協調,努力把這些複雜的或歷史遺留的問題解決掉。這既是我們開展這項活動的目的之一,更是對我們自身能力的一次檢驗。可以相信,對每一位幹部來說,每解決一個問題,能力和水平就會提升一次;每解決一個難題,知識和經驗就能上一個台階。

四要改進作風、輕車簡從。開展大走訪活動,直接面對民眾、服務民眾,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民眾都看在眼裡,是走訪還是“走秀”,民眾一看就明白。走訪中,要輕車簡從、節儉簡樸,嚴禁層層陪同,不搞迎來送往,不得干擾基層日常工作,不得增加基層負擔,更不能讓走訪變成擾民。各級領導幹部要真“走”實“訪”,走進民眾家裡去,在促膝談心中溝通思想,在了解需求中解決問題,讓人民民眾切身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新變化,以良好作風和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五要總結經驗、完善制度。走訪活動有期限,民眾工作無止境。各級各部門要通過這次大走訪活動,一方面及時總結推廣基層在實踐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制度規範;另一方面積極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的要求,深入研究分析基層民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努力把短期的活動轉化為長效的機制,真正形成按制度辦事、靠制度推進民眾工作的良好局面。

以上三點意見,概括起來就是“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要做到“三結合、兩促進”。“三結合”就是結合信訪問題的解決、結合重大政策的調研、結合明年工作特別是民生工作的安排;“兩促進”就是促進黨員幹部與民眾感情的融合、促進黨員幹部服務民眾能力的提升。

開展“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既是省委部署開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執政為民、造福民眾的一件好事。我們一定要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緊密結合馬鞍山實際,扎紮實實地把這件大事抓好、把這件好事辦好,不斷開創新形勢下民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