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體制改革會議上的講話

我國司法體制改革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下展開的,是社會面對政治、經濟等形勢發展要求而進行司法觀念、制度的整體轉型,是一場複雜而浩大的系統工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司法體制改革會議上的講話,僅供參考。

司法體制改革會議上的講話篇1

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改革試點啟動以來,經黨中央和批准,我們已連續三年召開推進會,推動改革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南,交流經驗、完善政策,切實增強改革的信心與決心,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精神上來,堅定不移地推動司法責任制改革在各級法院檢察院全面開展。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增強信心、知難而進,堅定不移地推動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開展

司法體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中居於重要地位,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責任制改革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石,是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必由之路,對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司法責任制改革正處於全面推開的重要時刻。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當重要關頭,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是應對挑戰、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党進行偉大政治鬥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各級政法領導幹部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司法責任制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精神上來,堅定信心和決心,當好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幹家。

我們的信心和決心,來自於對黨中央決策的理性認同,來自於對實踐成果的準確把握。經過兩年試點,司法責任制改革成效逐步顯現。一是試點法院檢察院回歸辦案本位,優秀人才向辦案一線流動趨勢明顯,一線辦案力量增加20%左右,85%以上司法人力資源配置到辦案一線。二是廣大政法幹警尤其是在一線辦案的法官檢察官擁護支持改革,多辦案、辦好案的積極性、責任心明顯增強,司法隊伍活力不斷迸發。三是符合司法規律的體制機制逐步形成,法官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得到確立,院庭長不再簽發未參與審理案件的裁判文書,審委會、檢委會討論案件數大幅減少,司法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正在提高。四是辦案質量效率穩步提升,人均結案數、當庭宣判率上升,抗訴率、發回改判率下降。有的法院入額法官年人均結案增加200多件,一審服判息訴率提高10多個百分點。五是在改革落實到位的地方,把法官檢察官選好了、司法輔助人員配齊了、責任明確了、待遇落實了,不增加編制,也能緩解案多人少矛盾。有的法院在收案增長40%左右的情況下,通過改革,結案增長60%左右。六是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試點法院檢察院工作報告獲得的贊成票達到新高,一些試點省市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下降30%左右。實踐充分證明,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決定推進的司法責任制改革,方向是正確的,試點是成功的,實際效果是好的。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司法責任制改革是司法領域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利益格局,“傷筋動骨”在所難免。隨著試點工作逐步深入,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改革的難度加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僅需要增強推進改革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而且需要知難而進、攻堅克難的膽識和勇氣。這既是對我們工作能力水平的考驗,又是對思想政治素養的考驗。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現在,全面推開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歷史重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作為黨的領導幹部,應該勇敢擔當起來,決不能退卻、推諉。回顧我們黨95年奮鬥歷程,每一次勝利、每一個進步,無不凝聚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無私奉獻和巨大犧牲。特別是在血雨腥風的革命鬥爭年代,無數前輩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笑對“死神”、慷慨赴難,有的甚至連愛情的甜蜜都還沒有嘗到,就把最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今天,我們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仍需要從這種奮鬥、犧牲精神中汲取強大力量。在座的都是政法系統領導幹部,要有這樣一種思想境界:遇到難題、面對抉擇時,首先想到的是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而不是個人得失。這是對黨性觀念強不強、敢不敢擔當的直接檢驗。黨把我們放在這么重要的位置上,我們只有盡職盡責地把工作做好,才能對得起黨和人民的重託。我們要始終牢記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誓詞,自覺把有限的工作時間投入到無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切實做到在崗一天、盡責一天。只要是對黨和人民有利的,對司法事業長遠發展有利的,就要堅定不移地去謀劃、推動、落實。要敢於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推動司法責任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努力創造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司法文明。

二、進一步完善政策,最大限度激發全面推開司法責任制改革的內生動力

試點是發現問題、完善政策的過程。兩年來,司法責任制改革推進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司法人員普遍關注的一些重要政策尤其是職業保障政策不完善、落實不到位。對此,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領導下,中央司改領導小組會同中組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在深入調研論證、廣泛聽取意見基礎上,對相關職業保障政策提出了完善的意見,並已報請中央領導同志同意。

第一,完善員額制改革政策,適當增加基層法院檢察院員額比例。試點情況表明,中央確定的以省為單位、以政法專項編制為基數的39%的員額比例,總體上是符合實際的。大多數單位反映,這一比例已經夠了,不少單位最終入額比例遠低於39%,有的還不到30%。

同時,一些單位也反映,政法專項編制是多年前確定的,近年來雖有所調整,但增幅遠低於案件增速,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為了緩解案多人少矛盾,不少單位招錄了一些事業編制、聘用制人員,部分人員已成長為業務骨幹。確定員額比例的基數時,對這部分業務骨幹都不考慮,也不盡合理。這些意見,都有一定道理。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大,在確定員額比例和基數時不宜一刀切。對大多數單位,應當堅持39%的員額比例不動搖。考慮到我國80%左右的案件在基層,對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區、縣法院檢察院,可考慮把事業編制人員納入員額比例的基數,以留住原來在一線辦案的業務骨幹。在此基礎上,如果這些地區仍存在案件多、辦案人員不夠的,可考慮把員額比例提高到40%左右。具體比例和基數,由各省區市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把握。員額配置時,要向辦案部門傾斜。對其他主要業務部門,也可從實際工作需要出發,配置一定數量的員額,以留住現有優秀人才。

對法院檢察院領導幹部入額問題,各地比較關注,希望中央司改領導小組明確政策。我們感到,對領導幹部入額,要從工作需要出發,嚴格把握,形成正確導向。對從事審判檢察工作的領導幹部,以入額為宜,這有利於他們履行好領導職責。當然,領導幹部入額,要按標準和程式參加遴選。如果遴選都不參加,誰會服你?同時,領導幹部入額後,要親自辦理一定數量的案件。這樣做,才能讓領導幹部自己有底氣、廣大司法人員服氣,才能發揮好領導幹部業務指導作用,帶動全院辦案水平的提高。有的地方規定,庭長辦案數不低於法官平均辦案數的70%、副院長辦案數不低於庭長平均辦案數的50%、院長辦案數不低於副院長平均辦案數的30%。這有一定合理性。各地要積極探索領導幹部既能抓好行政管理工作又能多辦案、辦好案的正確導向,樹立領導幹部行家裡手的良好形象,促進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員額制是實現法官檢察官專業化、職業化的重要基礎制度,是實行司法責任制的前提,目的是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辦案一線,以提高辦案質量、效率和公信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必須保證入額法官檢察官政治素養、專業素質、辦案能力、職業操守過硬。這就要求各級法院檢察院對具有法官檢察官資格的人員進行遴選時,要以考核為主、考試為輔,在堅持政治標準基礎上,突出對辦案業績、職業操守的考核。採取考試方式時,要重點考察分析案件事實、歸納爭議焦點、正確適用法律、製作司法文書等實際能力。這樣做,無論是經驗豐富的老同志,還是年輕業務骨幹,都有機會通過遴選入額,既防止簡單地以考分劃線,又防止簡單地論資排輩。

對未入額法官檢察官,我們要保護好他們的積極性。在他們轉為司法輔助人員後,原來享有的津補貼保留不變。同時,要加快完善錄用、聘用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和書記員制度,探索建立法學專業學生、實習律師到法院檢察院實習、擔任司法輔助人員制度,儘快配足配好司法輔助人員,推動形成責任和分工明確、協作緊密的辦案團隊,提高辦案質量效率。

第二,完善工資制度改革政策,形成向基層一線辦案人員傾斜的激勵機制。去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出台了《法官、檢察官工資制度改革試點方案》,明確了法官檢察官、司法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工資水平分別高於當地其他公務員一定比例的相關政策,這對調動廣大司法人員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制定實施辦法過程中,經測算,也發現一些問題。為了落實責權利相統一原則,增強改革的內生動力,中央司改領導小組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在深入調研論證基礎上,對工資制度改革政策作了適當調整,已報請中央領導同志批准。總的考慮是,除司法警察外,法院檢察院內部是三類人員、兩種待遇。其中,員額法官檢察官、司法輔助人員工資收入分別高於當地其他公務員一定比例,司法行政人員工資收入在實際操作中按司法輔助人員的政策辦理。實際上,司法行政人員大多是法院檢察院的業務骨幹出身,相當一部分具有法官檢察官資格,從事的工作也是圍繞辦案這一中心工作展開的,從廣義上講,也是司法輔助人員。在此基礎上,對法院檢察院工作人員現有的審判檢察津貼、辦案崗位津貼、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補貼額度,予以保留。在個別地區,如果改革後發現員額法官檢察官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低於司法警察的,要托到略高於司法警察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為了樹立正確的分配導向,確保基層一線辦案人員尤其是辦案數量多、質量高的人員成為最大受益者,我們要合理確定績效考核獎金在工資收入中的權重,建立與辦案數量、質量直接掛鈎的績效考核獎金分配辦法。這樣,可以防止簡單地按行政職務去套,造成原來工資收入高的增幅偏高、低的增幅偏低的狀況。各地法院檢察院要配合有關部門,在做好測算基礎上,科學制定方案,精心組織實施,儘快把這些好政策落實好。

第三,完善職務序列改革政策,進一步拓寬基層一線辦案人員職業發展空間。法官檢察官職務序列改革的目標,是建立有別於其他公務員的晉升制度,實行按期晉升、擇優選升,從源頭解決一線辦案人員職級低、發展空間有限、職業尊榮感不強等問題。

去年10月以來,中組部牽頭制定了《法官、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改革試點方案》《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和書記員職務序列改革試點方案》及配套檔案,體現了向基層和一線辦案崗位傾斜的原則。在市、縣兩級法院檢察院,提升了高等級職務比例,打破了職務晉升的“天花板”。以縣級法院檢察院為例,法官檢察官可晉升為三級、四級高級法官檢察官,個別在基層長期任職、工作特別優秀的法官檢察官還可晉升為二級高級法官檢察官。晉升年限也比其他公務員縮短。同時,在縣級法院檢察院,司法輔助人員可以晉升三級、四級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和書記員。這些政策,為基層一線司法人員提供了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將從根本上改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爭搶行政職務的狀況。各級法院、檢察院要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政策解讀,努力使廣大司法人員形成良好的職業預期。要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積極穩妥推進職務序列改革。要堅持向基層一線辦案人員傾斜的政策導向,新增的高等級職務要嚴格選拔標準,確保長期在基層一線辦案的人員受益,防止政策執行變味走樣。

第四,在艱苦邊遠和民族地區,適當降低司法考試門檻。目前,在一些艱苦邊遠地區,一線辦案法官檢察官少,個別基層法院甚至連組成合議庭都困難。在一些民族地區,缺乏懂當地民族語言的“雙語”法官檢察官。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進程中,既需要居廟堂之高的“司法精英”,又需要紮根基層的“平民法官”。近年來,中組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制定艱苦邊遠地區公務員錄用意見時,對這些地區錄用司法人員已給予一定的特殊政策,以解決當地人才招不進問題。在這些地區,我們要在抓好有關意見貫徹落實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實行與內地有一定差異的政策,適當降低司法考試門檻,讓當地符合條件的人才進得來。在一些民族地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具有“雙語”特長的法律工作者,遴選時可在法學知識要求上適當降低標準,以有利於吸納當地優秀人才。當然,對按特殊政策招錄的司法人員,在任職地域上應有所限制,主要在招錄地任職。中央政法單位要注意發現、總結基層創造性探索,適時修改完善相關制度。

第五,堅持問責和免責相結合,完善司法責任追究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司法責任追究制度,是確保辦案質量、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選擇。這既有利於增強司法人員辦案責任心,又不會挫傷其積極性。去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的《關於完善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已非常清楚地明確了錯案問責和免責的條件。對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或因重大過失造成錯案或其他嚴重後果的,特別是對因刑訊逼供、打擊報復、徇私枉法等情形造成冤假錯案的,必須依法追究司法責任。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又研究制定了《關於建立法官檢察官懲戒制度的意見(試行)》,明確規定由省一級法官檢察官懲戒委員會負責對法官檢察官是否承擔司法責任提出建議。這就提高了懲戒決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人的認知能力、科技發展水平往往受制於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根據司法職業特點,對辦案中存在的瑕疵,如果不影響案件結論正確性的,不宜追究司法責任。由於司法是衡平和裁斷的藝術,因對法律的理解或對案件事實的判斷不一致造成錯案的,也不宜輕易追究司法責任。各級政法機關要加強政策解讀、宣傳引導,讓廣大司法人員全面、正確理解這些政策,防止影響辦案積極性。

第六,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行人財物統一管理。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初衷是為了減少外部不當干擾。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的推進、領導幹部插手案件記錄通報問責等一系列制度的實施,外部干預大為減少,司法環境明顯改善。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同地方司法保障水平差別大。比如,新疆、西藏、內蒙古等自治區地域遼闊,轄區內不同地方司法保障水平也不一樣,實行財物省級統一管理,確實存在困難。各省區市推進這項改革時,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強求步調絕對一致。條件具備的,由省級統一管理或以地市為單位實行統一管理;條件不具備的,可暫緩實行。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否實行省級統一管理,市、縣黨委及其政法委對政法機關的思想、政治領導不變,市、縣法院檢察院黨組仍要向同級黨委定期匯報工作,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仍是同級黨委政法委員會成員。市、縣法院檢察院要正確處理與同級黨委及其政法委的關係,確保黨管政法的原則落到實處。市、縣黨委政法委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協調各方職能、統籌政法工作、建設政法隊伍、督促依法履職、創造公正司法環境上,更好地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保障憲法法律正確統一實施。

上述政策,事關司法人員切身利益,事關司法責任制改革順利推進,事關司法事業長遠發展。其中,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經批准的方案、明確的政策,各地要結合實際,抓緊貫徹執行。隨著司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還會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對此,我們要把中央頂層設計和基層創造性探索更好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及時予以研究解決。對屬於地方職責範圍內的問題,地方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真研究解決;地方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向中央深改辦報告。

三、統籌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和相關改革,進一步提高整體效能

司法體制改革是系統工程,各項改革之間關聯度高、耦合性強。黨的以來,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司法體制改革舉措,各地要抓好貫徹落實。

第一,積極推進法院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進一步提高司法效能。目前,一些地方法院檢察院一方面案件數量多、一線辦案人員少,另一方面人浮於事現象突出。我到一些地方調研了解到,有的縣級檢察院,只有30多人,卻設了15個科室,有的甚至一人一科、兩人一科。有的同志說:“提了一名科處長,就少了一名辦案人員”;“如果只選員額、不改機構,科處長占了員額而主要精力不在辦案上,還要對案件進行審批,法官檢察官就發揮不了主體作用,司法責任制就落實不了”。吉林省檢察機關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敢於向這一痼疾開刀,由省檢察院帶頭,全面開展內設機構改革,讓一大批業務骨幹回歸辦案一線,提高了辦案效率。這種奮發有為、積極探索的精神,應予充分肯定。中組部牽頭制定的職務序列改革試點方案,拓寬了司法人員職業發展空間。我們不應再為司法人員爭取行政職級而設定很多的機構。最近,中央編辦也已明確,內設機構改革中,原有編制、領導職數及待遇不核減。這解除了內設機構改革的後顧之憂。各級法院檢察院要立足於挖掘內部潛力,把內設機構改革作為司法責任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以縣級法院檢察院為重點,積極推進內設機構改革試點。有條件的省、市法院檢察院,可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開展內設機構改革試點。改革中,要堅持扁平化管理和專業化建設相結合,統籌考慮內設機構改革和辦案組織建設,進一步最佳化司法職能。原有的機構要減少,但法定的工作程式不能減少,確保既提高司法效率,又提高司法質量。鑒於各地情況差異大,上級法院檢察院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支持基層創造性探索,不得要求他們對口設定機構,不得以劃撥編制、經費、裝備等辦法變相施壓。

第二,探索推動司法業務管理監督由微觀向巨觀轉變,提高管理監督科學化水平。向法官檢察官放權後,有的同志擔心會不會產生更多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問題。試點的經驗表明,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實際上,改革後,法官檢察官權責一致了,其承擔的責任不是輕了,而是重了。同時,實行司法責任制,不是片面強調“去行政管理”,更不是“去管理監督”,而是院庭長行政管理的內容、方式、方法要作改革:從微觀的一般個案審批、文書籤發,轉向巨觀的全院、全員、全過程的案件質量效率監管和把握。這樣,司法質量效率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我們要進一步轉變觀念,通過健全類案指引、案件質量評估、司法業績考核、錯案責任倒查等制度機制,並充分運用信息化平台,對案件辦理做到全程留痕,推動由人盯人管理監督向制度機制約束轉變,促進管理監督科學化、程式化、公開化,從整體上提高司法質量和水平。

第三,推進繁簡分流,努力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司法公正和效率相統一。解決案多人少問題,不能簡單寄希望於通過增加編制、人員來解決,而是要通過改革,從制度機制上研究採取措施。對案件實行繁簡分流,是許多國家應對“訴訟爆炸”、兼顧公正效率的共同選擇。我們要根據案件難易、標的額大小、刑罰輕重、認罪與否等情況,推進繁簡分流,完善小額程式、速裁程式、簡易程式、普通程式相配套的多層次訴訟制度體系,努力實現訴訟程式多樣化、精細化。正在試點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式,是刑事訴訟的“快車道”。據統計,適用速裁程式的案件,檢察院審查周期平均縮短至5天,法院10日內審結的占92.3%,庭審一般10分鐘內完成,當庭宣判率達96.2%,抗訴率僅為2.1%。兩年試點期限即將屆滿,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要全面總結試點經驗,完善取證、舉證規則和證據標準,適當擴大適用範圍,推動從偵查、起訴到審判全程提速,努力使公正更快實現。

第四,試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一步提高刑事訴訟效率。從一些國家實踐看,實行辯訴交易制度,是刑事案件數量劇增、證據標準更嚴背景下提高刑事訴訟效率的重要途徑。我國未建立辯訴交易制度,但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舉措,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仁愛理念和現代司法的寬容精神,有利於提高司法效率、修復社會關係。中央政法委會同中央政法單位,研究制定了試點方案,經全國人大會授權後將儘快開展試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要依法合理設計從寬處罰幅度,既明確預期,鼓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認罪認罰,又規範檢察官量刑建議權、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值班律師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自願性。兼顧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合法權利,加強監督制約,防止發生權權交易、權錢交易等問題。

第五,積極穩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努力實現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相統一。以審判為中心,是審判程式的最終裁判功能決定的,是實現程式正義、防範冤假錯案的關鍵舉措。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推進這項改革,不是要改變公檢法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訴訟格局,而是要按照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要求,建立科學規範的證據規則體系,促使偵查、起訴階段的辦案標準符合法定定案標準,確保偵查、起訴、審判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檢驗。要正確理解和貫徹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原則制度,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處理好庭審實質化和庭審方式改革的關係,既確保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關鍵性作用,又不搞庭審繁瑣主義,讓有限司法資源和寶貴庭審時間用於解決最重要的問題,提高庭審質量效率。

第六,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引導更多糾紛以非訴方式解決。近年來,一些地方積極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使大量矛盾糾紛通過非訴方式解決,緩解了司法渠道的壓力。我們要善於統籌各方資源,完善訴調對接機制,構建和解、調解、仲裁、公證、行政裁決、行政複議和訴訟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為人民民眾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方式。拓寬社會力量參與糾紛解決的制度化渠道,更多地吸收律師參與信訪、調解等工作,吸收專家參與技術性領域糾紛解決工作。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開放靈活、高效便民的矛盾糾紛線上調解、協商機制,推動矛盾糾紛網上解決。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各級法院檢察院要落實好主體責任。對自身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善於找準切入點、突破口,確保取得實際成效。對需要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幫助解決的問題,要主動向黨委和政府匯報,與有關部門多溝通協調,積極爭取理解和支持。各級法院檢察院領導幹部到基層調研,對一些創造性探索,要多從幫助角度,研究提出完善的建議,不要隨意指責、批評,防止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各級法院檢察院從事司改工作的同志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學習領會黨中央精神、總結推廣成功經驗、發現解決實際問題上。各級黨委政法委要善於運用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方式,重點做好統一思想、把握方向、協調政策、強化督導等工作。對法院檢察院職責範圍內的改革事項,要發揮好法院檢察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要包辦代替。對法院檢察院辦不了、辦不好的重大改革事項,要積極幫助協調。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既事關司法人員切身利益,也備受社會關注。我們要統籌好政法資源和社會資源,加大對黨中央精神的正面解讀、引導,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對廣大司法人員,要說清、說透相關改革的政策取向、主要內容,澄清模糊認識。每項改革啟動前,要精心做好動員部署、專題培訓、政策解讀工作,把為何改、改什麼、怎么改向廣大政法幹警講清楚,以贏得理解支持,確保改革蹄疾而步穩。同時,要把與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改革講清楚,增強他們對改革的知曉度、認可度。對容易引發社會誤讀、誤判的改革,要有針對性地做好輿論引導工作,講清楚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背景、性質、目標,推動全社會形成擁護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圍。

公安改革、司法行政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公安機關正在深入貫徹落實公安改革“1+3”意見方案,推動提高公安工作整體效能。司法行政部門正在深入推進監獄制度、社區矯正制度、律師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司法鑑定管理體制等改革,推動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水平。各級黨委政法委要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推動有關部門切實抓好各項改革舉措的落實。對貫徹落實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

全面推開司法責任制改革,使命神聖、任務艱巨。我們唯有勇往直前、攻堅克難,才能趕上時代腳步、擁抱美好未來。我們要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努力創造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司法文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