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教育工作會議講話

區委書記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剛才海元同志對天河區實行經典教育工程以來的主要的成績和問題作了一個回顧和分析,對今後的工作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講得很好。今天,我想講三點意見。

一、對優秀傳統經典教育的意義需要深化認識,需要再認識

我想所有的同志應該明確這幾點:

首先,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大家看教研室主編的資料彙編,同志作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自上任以來,這么短的時間,在這么多的場合講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問題。為什麼呢?如果同志的講話用美國的術語來表述,他們一定會像上個世紀50年代蘇聯衛星發射成功以後他們出台的報告一樣,就是:“去中國化十分嚴重,國家處在危險之中。”如果用美國蘭德公司這樣的戰略顧問集團的語言來表述,結論也一定會是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世界上生存、立足,一定是有他自己的文化。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文化都不要,有沒有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可能!在這裡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相信在相關的網路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文章。一是中國所有的有影響力的網站,全部被境外所控制。網路媒體一罵黨,二罵政府,三罵傳統。成為境外顛覆勢力、和平演變勢力的代言人。二是大部分開放的核心戰略支柱產業,也被境外控股,大股東已經不是中國。稀土、石油、煤炭這類戰略資源,西方所謂民主國家,都不會放手,都不會被私人勢力或境外勢力所控制。從網路媒體的形態看,從經濟形態和經濟基礎看,讓人不寒而慄!如果從文化認同的角度來看,西方人要削弱你這個民族的力量靠什麼?他首先打垮你對自身文化的自信。

各位校長,各位負責經典的同志。請大家翻開歷史看一看,有哪一個民族在作踐自己的文化?就連是最落後的部落,人家也不會說我這個部落是最糟糕的,何況我們是五千年文明連綿不斷。有一分陽光,就有十分的精彩,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特點。同志內心如何的焦灼與痛苦,雖然我們不知道,但是看他的講話也應該知道,輿論陣地被誤導,經濟形態被破壞,如果連文化的基礎都給你徹底地摧毀,不需要外國戰爭,自己會逐步亂下去。西方民主,我們真的沒有學到;倒是那種瞎胡鬧的東西,真的一學就會。人家的民主是在法制的軌道上民主,而我們的民主就是民粹主義——比納粹好不了多少,是個人利益高於一切的民主,是砸磚頭的民主,是踐踏法治的的民主。那叫什麼民主呀?

讀同志的講話,你應該能明白到一個睿智的中共最高領導人他內心的焦灼與痛苦。如果我們做教育的人沒有上升到這個高度的認識,你不會去珍惜去重視傳統文化經典教育。

教育部的指導綱要上說: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肯定是經典呀。有人反對讀經典,邏輯上荒謬:不讀經典就是讀垃圾——經典的反義詞肯定就是垃圾!

第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可能離開傳統文化。中央的檔案三令五申地強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思想體系、哲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的源頭,就是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官方的檔案就是這么表述的。

第三、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渠道。我們沒有傳承,怎么可能創新。我曾經分析過我們四次對外學習到底學到真正的東西沒有?沒學到。我們不僅沒把人家的真民主學到,假民主簡直學到登峰造極了。地產商們花錢占街,花錢舉人頭,代表民意。大家可能不知道,但這是真的。就發生在廣州,多少次村民的聚集,背後居然有美國人在發錢,也有開發商在發工資。這就是事實,不是虛構,千真萬確。你以為香港占中只是香港部分青年學生的事情嗎?不是的。沒有傳承不可能創新,創什麼呢?我們舉個例子,洪秀全簡單把天主教包裝一下,改為“拜上帝會”。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那是文化嗎?那是創新的文化嗎?我講這個是學術概念。對洪秀全十四年大家可以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如果文化創新是割裂型的、無中生有型的,不可能長久,不可能有生命。那么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切,懷疑一切,破四舊,破了以後立有什麼東西呢?請問諸位我們無產階級道德立出來了沒有?無產階級革命文化革出新文化沒有?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為沒有傳承。

第四、傳統優秀文化教育,是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核心價值觀的建構一定要有載體,載體何在?在優秀傳統文化。在那么多優秀的哲學著作里、文學著作里。不是說核心價值觀官方公布的幾十個字,你背下來就能夠成為文化基因,就能夠融入生命。不可能的。它需要載體。

第五、落實到天河來講,傳統文化經典教育是天河教育彎道超車的重要載體和發展突破。怎么看這個問題?

1.經典教育是教育回歸本真的有效載體。如果我們的學校滿足於學科教學的這個層次,忽視或者被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我們的學校教育和培訓機構又有什麼區別?大家捫心自問,在很多場合我很痛心地講過這么一句話,我現在依然堅持這個觀點:我們義務教育階段,人文精神的含量,九年的總和,比不上舊時的一部《三字經》。大家打開國小《思想品德》課本,打開《語文》教材,把人文精神傳承的有效部分摘出來,有沒有超過《三字經》?沒有。不是《三字經》不好,而是我們的教法選擇有問題。我們以傳統文化所傳承的精神,比如說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這個民族,這是我們民族性格之一。如果我們的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子女,他們缺少自強不息的精神,在拼爹沒有爹可拼的情況下,沒有這種精神他到社會去,這輩子將怎么過?那就是憂鬱症,就是自閉症,就是跳河跳樓。或者蛻變、墮落,這是必然的。但如果有這種精神,他可能愈挫愈奮,可以在逆境中成長。比如說勤勞儉樸,那是中國人的標籤,只要肯放華人外出,很快就會以勤勞致富。傳統文化所承載的民族精神、民族的性格積極的一面,對於我們教育來說,太重要了。離開了這些東西,學校教育就淪為培訓,學校也淪為培訓機構,淪為知識和智力堆積的場所。

2.經典教育是提升教師素質的有效載體。五山國小那位發言的代表說,經典教育使自己變得厚重。應該說,學習經典,會使你變得厚一些,會使你就得重一些,會使你變得溫一些,會使你變得雅一些,會使你變得深一些,也會使你變得穩一些,使你變得充滿激情一些,使你變得悲天憫人一些……。我們有很多老師,也有不少校長,因為用心推行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教育,在改變自己,也在改變教師團隊。像47中,75中,都有這樣的教師團體。因為用心實施經典教育,改變了自己的生命狀態,因為用心實施經典教育,使自己的課堂更受學生歡迎。我覺得中國整個教育體系的設計、課程的設計是有問題的。從國小一年級到大四,傳統文化的教育過去沒有被足夠地重視起來。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結束的學生,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能讀懂中國第一元典《論語》,這要是在西方來說是笑話,一如阿拉伯人不懂《古蘭經》、西方人不懂《聖經》。歷史系畢業的本科生,沒有通讀“二十五史”或者“二十四史”的要求。中文系畢業的本科生,居然沒有研讀《文心雕龍》《詩品》這一類中國傳統文藝學著作的要求。經典教育可以彌補過去教育的一些不足。會使你變得重起來,厚起來,深起來。我建議在座的各位都把《學記》認真讀一讀,兩千多字的一篇文章,從頭到尾反覆讀幾遍、十幾遍、幾十遍。你把它從頭到尾讀清楚,你看看能讀出多少教育的智慧。我們生活在當今,做教師有人都做了幾十年,你對教育本質的認識、對教育方法的認識、對教育原則的認識,你有沒有超越《學記》的水平?我對媒體曾經說過一句話:言必稱希臘的人,壓根就不懂希臘;反對經典教育的同志,根本就沒讀過經典。因為他不懂,所以他反對。諸位回去你把《學記》找出來,你把這件事記住,做一做。借《論語》為例,其中有一句話叫:子生三年免於父母之懷。小孩子出生到三歲之前,應該在父母懷裡,在父母的近距離當中生活。這句話的教育智慧是被二十世紀的教育心理學家所證明。三歲以前如果是遠離父母生活的孩子,他一定是人格分裂症。百分之九十九點七的人格分裂症。為什麼?因為三歲以前他跟陌生人生活,他的潛意識裡面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一輩子去防別人,一輩子可能有癔想症、妄想症,一輩子是人格分裂、殺人放火:因為我懷疑他可能會殺我,所以我先殺了他。西方人以實證證明,孔子講的這句話是對的。中國是經驗國家,依靠經驗來總結,先哲講這些話,孔子不是胡編亂造的,《學記》不是胡編亂造的,那都是教學教育實踐當中,經過獨立地思考,科學總結出來的。你只有傳承,然後才有創新。對這些東西我們都一無所知。西方的不是不讀,一定要讀,互相印證起來讀。味道不一樣,厚度不一樣,感悟不一樣,收穫不一樣。

3.經典教育是提高教育品味、學校品味的載體。學校文化是一個子文化,你一定有個文化本色,一定有個文化基礎。各位有沒有這么想過?如果說沒有一種文化作為基礎來建構校園文化,你的校園文化就是浮萍。飄移、游離的文化,沒有根,沒有底,沒有氣,沒有場,沒有味,就是說你可以說不知道這些東西,但是你文化的底色、大底色,你非中即西,或者是中西兼顧,你不可能是虛的,不可能完全脫離這兩種。那如果對傳統你都不認同、不認識、不研究、不思考,你學校還要怎么建設?大家去看看成都的著名的五朵金花——五個女校長辦的學校,人家的著作。雖然我們的校長整體水平在飛速提升,逐步在接近,甚至有超越的跡象,但是實實在在和這些人的成就比起來,廣州的差距很大很明顯。你走進人家的校園看看,你進去的時候你已經被融化了;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4.經典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載體。首先請大家注意,情感也好、倫理也好、態度也好、信仰也好、價值也好、理想也好,它本就是教育質量最基礎、最重要、最核心的範疇。不要以為教學質量就是文化課的分數。如果脫離了這些東西,你的分數只能是培訓學校的成績單,不是學生的學業水平。這是其一。其二,就文化課程而論,學生有自強不息精神,有百折不撓意志,有遠大理想追求,這些對於他文化課的學習,一定是正相關,一定是動力,一定是推動力,一定是催化劑。這個作用比你家長的板子力量大得多。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激發出來?把英語高考的成績跟漢語,跟數學一模一樣,最終的後果是什麼?有可能培養了一批崇洋媚外的人。因為你對本土文化已經不認了,先入為主,認了別的,因為我們的教材裡面文化認同的作用不夠。不是英語不重要,我個人認為是重要的。如果你的文化本色是民族的,你再學什麼語言,你學好了,心不變。在抗戰時期,華羅庚、童第周、陳寅恪等等這一大批無論是理科的學者還是文科的學者,在這個國家最艱難的時候,以飛蛾撲火的精神撲向苦難深重的祖國母親的懷抱,死都要死在一起。這些人都是接受過西方教育的。陳寅恪是留學歐洲十五年呀,華羅庚是抗戰最艱難的時候在劍橋大學讀幾年書,讀完了哪裡請他都不去,他要回來。民國期間大師級的人物太多都是這個樣子。語文高考改革,傳統文化將成為主要增量和增分點。教育部已經多次放出這個聲音來了,所以天河先行三年,不應該後悔。你後悔的是有少數同志在那裡猶豫、彷徨、忽悠,你應該後悔。教育質量它是高度正相關的,無論是對語文、還是對歷史、還是對政治,是高度的正相關,是最直接的。中間層面的是傳統文化教育對人格養成,對理想信念教育它與文化課的高度正相關。最高層面就是倫理情感態度價值觀,理想信念本身就是質量。你沒有這個東西,你是什麼質量?那個質量就是沒有厚度,就是一張紙。有了這個東西,有厚度,你的質量就是立體的。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對傳統文化經典的教育重要意義的再認識,深化認識。沒有這個認識,你不太可能用心去做、真心去做、潛心去做。我們無論是學文科還是學理科的校長,你靜下心來,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一遍試試看,你的心會更靜。

二、自由探索階段的主要成績和問題

總的來說,過去的兩年多的時間,我們定為自由探索階段,因為有很多東西,大家都有一個認識的過程,雖然我們是20xx年2月24日啟動的傳統文化經典教育,但是強制實行單一模式或指定單一教材,甚至連最低層的標準我們都沒強制執行。允許各校根據自己的特色自由探索,找到最佳的載體。總體上來講,對絕大多數學校的校長來講,是有共識、有方案、有組織、有經費、有課程、有教材,也不乏成功的模式。湧現出一批經典教育的先進學校和代表。比如說十八中的書法載體的規劃,四十七中的整體規劃和教材的開發是比較出色的,七十五中的以經典教育強壯精神脊樑的做法是可取的,一一三中的校本資源的開發,天河中學珠江書院文化的追求,南國學校經典文化生態的建設,天榮中學以經典完善人格的教育理念,岑村國小以經典涵養學校文化的做法,新塘國小的臉譜特色的課程、先烈東路國小的經典系列設計——階段劃分非常好,體育東路國小經典書目的明顯錘鍊比較成熟,體育西路國小寫好每一筆作為切入口,石牌國小的家校共讀模式,龍洞路國小經典與傳統藝術的多元組合。

五山國小以經典打造教育品牌的做法——五山國小的教材也是個非常成熟的教材,如果你沒有別的辦法,你暫時沒有力量編的時候,不妨也用我們五山國小的教材。講句實在話,人家能在毫無外力的情況下突破省這一級的送審,已經在國內是領先級的了。在國家級層面的最後一關沒有突破,責任不在許鳳英,不是水平問題,可能是因為方法的問題。如果對教育部的相關專家提前做一下推薦,讓大家先認識一下,我想,應該也是有可能的。沒有成功的責任可能主要在我們台上三個人,沒有向教育部做好推薦。他是在自然的狀態下衝破這么多關的,談何容易。

銀河國小的吟誦詩教,四海國小的經典完善人生,昌樂國小知行合一的經典教育模式,華成國小經典與藝術的結合,龍口西路國小儒雅文化的建設,車陂國小的東坡文化的經營,長興國小剪紙與經典的結合,泰安國小經典內容的選擇,盈彩美居國小經典教育課程的建設等等,可圈可點。有問題,今天還是不點名,點名的見到你的面再說,離三年之期還有一個多月,三年的時候我會對經典教育做一個地毯式的檢查,真做還是假做,實幹還是忽悠。不在乎多少,而在乎是否用心,你哪怕只有一個項目,海元同志講的也是我的觀點,我是贊成的。你哪怕只是做其中一個項目,比如說:你就把《詩經》最優秀最能承載健康向上情感的、最能承載樂觀心態的、最能承載核心價值的最優秀的詩歌做成一個系列,實在做起來了, 你就是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有的學習就選擇就一本《論語》做好了也是不得了的。你要知道,現在大學本科生,本科畢業了,抽樣調查百分之九十九點七的個不能完整讀懂《論語》,這是中國教育的失敗。舉全球之大,沒有發現哪個民族像中國這樣踐踏、污衊、毀棄自己的文化,只有中國這樣乾。如果說一個民族不能珍惜自己的文化,甚至抹去民族的記憶,那么歷史告訴我們,這個民族會瘋狂。讀一讀洪秀全太平天國那段十四年的歷史你就會發現,因為抹去民族文化的記憶,所以洪秀全及其團隊瘋了。你看看哪幾個人是正常的,正常的都得不到好結果。石達開是正常的,最後被迫出走,整個團隊都瘋了。要么是主動瘋了,要么是被逼瘋了。還有,六零後的同志都應該有記憶,七零後的同志應該看看歷史,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國人也一樣,要么是被逼瘋了,要么是被教瘋了,要么是裝瘋了。少數幾個清醒者,要么自殺了,要么他殺了,要么被 關了。真的就是這樣,所以說抹去記憶的靈魂,就會瘋狂。如果這都不足以信的話,那么我們在座的諸位任何一個人喪失記憶,我相信你也差不多瘋了。我是誰?你首先會問我到底是誰?那不是瘋了是什麼?我們民族是誰,我是誰都沒搞清楚,那不是瘋了是什麼?我們自己都瘋了,我們去教學生?問題集中體現:重視程度的不一,組織管理不一,落實程度不一。有的同志是忽悠,乾一乾,看一看。有一位校長,私下裡的講法反正輾轉相傳傳到我這裡來了,他說:先看著唄,說不定老柳等一段時間走了,就不搞這個工程了。這是校長的原話。這個學校你能搞好經典教育,你怎么搞?如果說退回去兩年多前,你等什麼還可能有萬分之一可能性你等對了。你把的講話看一看,把教育部的檔案看一看,你把全國各地人家有做得好的,甚至先學我們後來比我們做得好的地方看一看,你等傻了吧?真的不應該這樣,你不是為我做。我能講清楚的地方我都講清楚了,如果還不認識,以後還這樣忽悠,真是不應該。你不配做校長,你不能再做校長。面臨的困難核心是教材選擇有難度、內容選擇有難度。優秀傳統文化,優秀與沒落,界定在哪裡?標準在哪裡?這都是我們共同面臨的困難。

三、今後努力的要求

一是完善組織結構,落實責任主體。局的層面,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經典教育,我是第一責任人,向紅是第二責任人,盧琳是第三責任人,海元是第四責任人。在各校各園的層面,校園長是第一責任人,教學校長是第二責任人,德育校長是第三責任人,各黨組織書記跟校長一樣,一崗雙職,擔第一責任。原計畫今天的會議要發一個檔案,在本月之內這個檔案一定要出台,對組織架構我們做一個明確的界定。遵守這個界定的背後是什麼?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必須納入課程管理。首先是與學科教育結合,其次是與德育工作結合,教育質量,原本是無法完整地切割德、智、體、美、勞的。德是融化在所有學科裡面的過程,數學的嚴謹難道不是德嗎?也是。物理的精確不是德嗎?也是。歷史的責任不是德嗎?也是。哪一個學科都不可能獨立去切割說,我就是純學術的。充滿德性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教育。有心才有教育。

二是明確課程體系,明確內容的基本標準。因為這個標準還在徵求意見中,大家可以千差萬別,可以百花齊放,但是最基本的幾本經典,在從國小,甚至延伸到幼稚園,從幼稚園到高三這段時間,最基礎的是什麼,我們要明確。今天說一部分,但最後以發文為準。比如說蒙學階段的《三字經》,蒙學階段的《弟子規》,要不要有章節、片段刪除的,我們要研究,那么基本的元典《論語》《孟子》《荀子》,如何貫穿到長達十二年的教育當中去,我們要做一個部署。其他所有的選擇權,都在校長。這是我們這階段必須要做,必須要明確的認識。好多人說連最基本的底線都沒有,這事沒辦法乾。我講的剛才講的那三部經典的時候,我想請同志們都注意,我們培養學生的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會寫作文?不是因為他辭彙量不夠,不是因為他修辭手法不會,不是因為語法不懂,不是因為他讀的書不多,而是因為他沒有思想。而是因為他的思想沒有深度。而是因為他沒有標準,所以他不能明辨是非。就我剛才說的《論語》《孟子》《荀子》,這三本書從國小一直到高中階段,孩子有幸能把它讀完,他學哪個學科,學歷史,學整個人文學科的水平會高得不得了,他作文水平會高得不得了,寫議論文的水平簡直是一流。嚴密的邏輯能力有多少經典能超過《荀子》的?氣勢磅礴的論述有多少經典能超過《孟子》的?那種排山倒海、征服一切的力量,你學會了,你寫文章不會才是假的。各位校長你也可以試一試,當你把《孟子》讀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的演講比原來高上一個階梯。你是活讀書,你一定會有收穫。你如果像舊時的極少數知識分子如范進那樣的死讀書,那么就另當別論,沒用。

三是完善實施路線,推動多樣發展。經典教育到底按照什麼線路去走?有哪些有效載體?我們要進行一個歸納。經典與德育、經典與語文、經典與藝術、傳統經典與現代經典、東方經典與西方經典有沒有結合?完全有可能。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貝多芬的《命運》和阿炳的《二泉映月》,這兩個難道相通嗎?《藍色多瑙河》和《春江花月夜》兩大名曲難道沒有相通的地方嗎?我們很多經典的作品可能配東方的音樂也可以配西方的音樂。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索。一旦做起來了其樂無窮,一旦做起來了收穫與成效無法估量,對教育發展的張力、推力無法估量。

本來今天我要點名批評七所學校的,今天我還是忍一忍。見了面我再一對一跟你。第三年到的時候我再老賬新賬一起算。哪能忽悠?這都能忽悠嗎?到學校看你怎么做,我提一個問題你回答上,第二第三個你就回答不上來了。你真做了嗎?你要想:國家安全需要我們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民族復興需要我們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天河教育的彎道超車需要我們重視經典教育,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的工程,具有戰略價值的一項教育工作,不能忽悠,不許忽悠,拜託大家!好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