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經濟工作會議講話稿

政府經濟工作會議講話稿篇3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我市今年經濟工作,安排部署明年經濟任務。根據市委會研究的意見,我講四個方面問題。

一、今年經濟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以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 持續求進,好中求快” 總基調,把穩增長、保態勢作為突出任務,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主攻方向,全市經濟總體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態勢,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初步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842 億元,比上年增長8.5% 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75 億元,增長9.5%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40 億元,增長16.7%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0 億元,增長9.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66 億元,增長13%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 、10.3% 。

(一)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一是加強工業運行調節。建立了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及中小企業服務綜合平台,設立了工業企業應急還貸周轉金,先後舉辦了紡織服裝及鞋業產品展銷會、電動車展覽會、食品博覽會、製冷裝備博覽會和阿里巴巴· 商丘產業帶線上線下聯動展會,著力破解資金、市場、土地、用工等難題。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50 億元,增長14% 。二是推動工業結構最佳化。食品加工、服裝服飾、現代家居、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六大高成長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78 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9.5%, 比上年提高3.7 個百分點。關停神火集團商丘鋁廠6 萬噸電解鋁產能,鋁、鋼鐵、化工、電力等高耗能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較上年下降0.6 個百分點。三是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基礎建設、項目引進、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等工作,全市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達100.9 平方公里。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77 家,增長33% ;完成工業增加值405 億元,增長15% ;固定資產投資1200 億元,增長10.9% 。澳柯瑪冷藏車、歐萊克斯製冷設備等一批主導產業項目先後落地。四是提升信息化套用水平。以國家智慧城市、數字城市建設為契機,加快城鄉信息資源管理和服務平台建設,成功建成全國首個百萬級“ 全光網城市” 。經常性套用信息化開展業務的大型企業達100 %,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70% ,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5.4 億元。

(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5% 。一是突出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建設,商丘保稅物流中心獲批。開工建設了電商產業園、大學生創業園、傳化物流港。圍繞火車站區域升級改造和高鐵商城建設,打造市區北部高檔商業圈。二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強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阿里巴巴· 商丘產業帶已入駐企業1005 家,累計交易額突破10.8 億元。全市電商企業達到1300 余家,快遞完成1988 萬件,增長79.3% ,居全省第4 位;業務收入增長53.4 %,居全省第5 位。三是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交通銀行、中信銀行進駐商丘,新增村鎮銀行1 家、保險機構4 家、證券機構3 家。科迪乳業在深交所上市,亞太能源、愛己愛牧、東和環保裝備成功在新三板掛牌。金融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4% 。四是積極發展文化旅遊業。重點打造商丘古城文化旅遊區和黃河故道生態文化旅遊帶,全年接待遊客突破1000 萬人次,增長12% ;實現收入22 億元,增長13% 。五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出台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實施古城拆遷補償貨幣化安置政策,打通商品房、安置房和保障房轉換渠道,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

(三)現代農業穩步發展。 一是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大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新建高標準糧田50.7 萬畝,全市糧食總產110 億斤以上,實現“ 十二連增” 。二是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果蔬花卉種植等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創意農業、休閒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示範園區和都市農業工程。推動奶牛、生豬、家禽、肉牛肉羊集群發展,加快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基地。三是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產品集中區和農產品市場體系“ 三大載體” 建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270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88 家,銷售收入10 億元以上的產業化集群8 個。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健全土地流轉機制,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8125 家。四是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5 億元,實施任莊、馬樓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農水重點縣工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增強抗旱排澇能力,新增和改善灌溉除澇面積194 萬畝,解決了108 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五是做好扶貧開發。鞏固發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 三位一體” 扶貧格局,實施好我市大別山區域扶貧攻堅與小康建設規劃,129 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15 萬人實現脫貧。

(四)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 積極穩妥、規範有序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全市城鎮人口354.2 萬人,城鎮化率47% 。一是強力推進中心城區建設。《商丘市城市總體規劃(20xx—2030 )綱要》已經完成。以高鐵商貿區、商務中心區、古城文化區三大區域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道路、管網、綠化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打通和升級改造城區道路100 條,完成了6 條河道清淤擴容和3 條河道貫通工程。開工建設漢梁文化公園、華夏遊樂園,完成了火車站南廣場、火車南站廣場、金世紀廣場升級改造工程,中心城區新增綠化面積338 萬平方米。繼續開展“ 六城” 聯創,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基本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圓滿完成全國雙擁模範城驗收工作。先後開展了戶外廣告、門頭牌匾治理、通信電力線路規範整治、三輪車電動四輪車專項治理行動,城市面貌有所改善。二是大力發展縣城組團。按照“ 改造老城、發展新區” 的工作思路,加快縣城新城區、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推進舊城改造步伐,增強縣城輻射帶動能力。三是有序推進小城鎮建設。24 個區位優勢好、產業基礎強的小城鎮建設不斷加快,交通、通信、文化、衛生、物流快遞等功能向重點鎮延伸。4 個鎮入選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四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新農村規劃編制工作。我市被定為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市,持續推進“美麗商丘· 整潔村鎮” 活動,完成了3160 個行政村整治任務,占全市行政村的82% ,建成了一批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

(五)基礎支撐能力不斷增強。 一是打造綜合交通體系。鄭徐客運專線建設加快進行,商合杭高鐵開工建設,連霍高速商丘段、商登高速建成通車,鄭民高速正在強力推進。商丘機場項目上報到國家發改委。積極推進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加快實施農村公路“ 三年行動計畫” ,提升道路暢通能力。二是加強能源基礎支撐。積極推進與中電國際合作,2×35 萬千瓦民生熱電聯產項目開工建設。加快電網升級改造和西氣東輸豫東支線二期工程,積極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垃圾發電、生物柴油等新能源。三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成立7 個專題招商組,市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引進固定資產投資3 億元以上項目45 個,總投資439 億元。組織開展百日攻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90 億元,完成年度計畫投資的110% 。累計爭取各類項目1037 個、資金23.3 億元,金銳金剛石、賽琪工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

(六)持續深化改革創新。 全市44 大項201 小項改革任務,已完成95 小項,正在實施74 小項。一是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制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市政府部門原保留行政審批項目208 項,清理後保留111 項;有序推進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職責和機構整合,積極推進“ 三證合一” 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二是完善財稅體制改革。認真落實新預算法,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推進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完成了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確保了全市“ 三公” 經費支出只減不增。三是統籌推進各項改革。紮實推進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穩妥推進水、電、油、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政策,探索排污費徵收調整機制;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措施;穩步推進商電鋁業集團破產工作。四是理順城區管理體制。最佳化空間管理範圍,將市商務中心區和高鐵新站區納入示範區統一管理,賦予示範區市級經濟和社會事務管理許可權,增強了發展活力;產業集聚區與鄉鎮行政區域實行管理套合;積極理順城市建設管理體制,推行格線化管理工作機制。五是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全力推動“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商丘電商產業園、梁園區眾創電商產業園、睢陽區電商產業園、商丘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等一批“ 雙創” 平台正在形成。實施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全年共安排各類科技計畫項目89 項,爭取重大科技專項3 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 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 家、省級創新團隊3 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達到42 家和41 家。梁園、虞城產業集聚區申報省級高新區,已通過省科技廳專家評審。

(七)切實改善人民生活。 認真辦好省定十項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實事,民生支出完成312 億元,占全市公共財政支出的80% 。紮實推進就業工作,城鎮新增就業6.5 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 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簽訂率達80 %以上。不斷完善基本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市級統籌,健全醫療保險門診統籌管理機制,社會保險覆蓋面穩步擴大。最佳化城鄉基礎教育配置,新建、改擴建國小22 所、國中12 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 所。市文化藝術中心、市體育中心開工建設。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做好重大傳染病、慢性病防控救治和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病媒生物防制通過驗收達標考核,為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奠定基礎。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3.2 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率100% 。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 藍天工程” 、“ 碧水工程” 和“ 鄉村清潔工程”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治污減排力度,堅決關停了一批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企業。實施林業生態提升工程,完成造林16 萬畝。淘汰黃標車1.8 萬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四項基層基礎制度,圓滿完成“ 六五” 普法任務。依法做好防範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全面抓好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和信訪維穩工作,進京非訪、越級訪控制指標居全省前列,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火災亡人事故為零。抓好應急救援和安全生產監管,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

今年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也標誌著“ xx” 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勝利實現。初步預計,全市生產總值由20xx 年的1146 億元增加到20xx 年的1842 億元,年均增長10% 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0 億元,是20xx 年的2.6 倍,年均增長20.7%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6500 億元,是“ xx” 時期的2.3 倍,年均增長16.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66 億元,年均增長10.5% ;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2% 、13.2%; 城鎮化率達到47% ;三次產業結構為22.0:43.2:34.8 ,二三產業比重較“ xx”末提高4.1 個百分點。商丘進入了蓄勢待發、跨越發展的新階段。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短期看,受整體經濟下行、工業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對經濟發展的拉動能力減弱;部分行業生產經營形勢仍然困難,煤炭、電解鋁、化工等產品市場價格仍處於低谷,製造業綜合成本居高不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增加工資等剛性支出增長,財政收支矛盾比較突出;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偏低,進出口貿易形勢不容樂觀。長期看,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總體低端化的狀況還沒有明顯改觀,傳統產業鏈條短,自主創新能力弱,質量效益不高,綜合競爭力不強;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資金、土地、勞動力等瓶頸問題依然存在,安全生產和非法集資監管任務較重,生態環境總體上仍處於破壞與保護、污染與治理相持時期;統籌城鄉發展任重道遠,城鎮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區帶動和輻射能力不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區域競爭日益加劇,與省內先進市、與周邊城市相比,部分指標差距還在拉大。這些問題都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下大力氣努力解決。

二、明年經濟工作形勢和目標

明年是實施“ 十三五” 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綜合來看,整體形勢對我們有利。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後的復甦和變革期,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的預測值為2.9%—3.6% ,略好於“ xx” 時期,加上各國普遍加大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力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特別是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形成新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增長空間,為我們迎頭趕上提供了機遇。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十三五” 期間,我國經濟整體進入“ 三期” 疊加階段,經濟成長從高速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總體上看,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進入攻堅克難的決勝時期,國家“ 一帶一路” 戰略的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興起,帶動了新產業、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國家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有利於最佳化供需結構、擴大有效供給。明年預期增長6.5%—7% 。從全省來看,河南省經濟總量始終保持在全國前五、中部第一,中原城市群加速崛起,“ 米” 字型高鐵網正在形成,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十三五” 期間,我省將繼續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三大戰略規劃,加快對接“ 一帶一路” 戰略,積極謀劃建設自貿區,經濟發展有望延續好的發展態勢。全省經濟增速預計在8% 左右。分析國內外形勢,我市經濟發展面臨著難得機遇,也具有很多優勢。我市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是全國66 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之一,隨著鄭徐、商合杭、京九三條高鐵以及商丘機場的規劃建設,我市將成為全省第二大交通樞紐,有利於發揮現代立體綜合交通優勢,形成大樞紐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產業的發展態勢。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市產業集聚區、服務業“ 兩區” 等產業發展的載體日趨完善,各縣(區)都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集群,產業的吸引力、競爭力、帶動力持續提升,有利於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爭取主動、搶占先機。我市是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是人力資源大市,土地使用成本較低,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新機遇,我們一定要堅定發展信心,敢於擔當,勇於創新,攻堅克難,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 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 持續求進,好中求快” 工作總基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目標,以開放招商、推動“ 雙創” 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產業集聚區建設、商務中心區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四化同步發展,為“ 十三五” 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起好步、開好局。

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速8.5% 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經濟成長同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 %;外貿出口增長8 %左右;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8 %左右;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與經濟成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 %左右;環保、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定目標。

實現上述要求和目標,必須立足我市發展基礎和階段性發展要求,牢牢把握六個關鍵點:一是突出經濟發展。我市作為傳統農區、人口大市,發展任務繁重,和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必須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有質量、有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商丘的比較優勢,發展得更好更快。二是突出結構調整。針對我市經濟發展中供給側結構不合理、煤電鋁產能過剩、商品房庫存過多等問題,結合國家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政策,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攻堅戰,最佳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三是突出轉型升級。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探索傳統農區轉型升級新途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有效需求,努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鄉體系、現代創新體系、現代市場體系,強化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生態保障能力建設,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四是突出改革開放。通過改革創新激發發展活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破解資金、土地、人才等發展瓶頸。深入實施對外開放,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加強區域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吸引更多的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在商丘集聚發展,拓展發展空間。五是突出生態改善。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六是突出統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正確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風險的關係,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找準平衡點和結合點,把握好工作的力度、節奏和方法,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力求最佳效果。

三、明年經濟工作重點

明年經濟發展,要著重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我市自身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促進人力、資本、土地、技術等要素最佳化配置,提高供應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為經濟穩定增長、提質發展提供動力保障。

提升工業發展質量。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高端消費品工業。深入實施千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工程,重點打造“ 三城五基地” ,淘汰落後產能,去掉過剩產能,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構建現代新型工業體系。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動電動車產業結構最佳化和產品升級換代;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發揮富士康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進更多智慧型終端生產和配套企業入駐電子信息產業園;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提升生物製藥新品種研發能力,擴大市場規模,爭取引進廣藥集團落地;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拉長產業鏈條,走精深加工發展路子,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傳統產業加快培育裝備製造、食品工業、紡織服裝製鞋等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調整產品結構,構建上下游銜接的產業鏈,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區域特色突出、結構明顯最佳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旅遊、文化、健康養老、體育、信息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以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為平台,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建設,積極發展基礎信息傳輸、電子商務、雲計算和物流網等信息服務業。建設電子商務示範市,深化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在網際網路金融保障、電商人才培訓、電商業務、電商生態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努力打造集電商主體、綜合服務、人才支撐等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生態鏈和生態圈。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加快推進商丘古城保護開發、黃河故道生態文化旅遊、清涼寺景區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國家A 級景區創建。

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積極參與國家、省三年智慧型製造試點示範行動,加快從區域、行業、企業推進“ 兩化” 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 光網城市” 建設成果,深入開展市級“ 兩化”融合產業集聚區創建,提升產業集聚區核心競爭力。加快工業智慧型改造升級,積極推進智慧型生產工廠、智慧型生產車間建設,引導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藝和生產流程,實現信息技術在傳統製造業的全面滲透、綜合集成和深度融合。

推進農業穩步發展。推進高標準糧田“ 百千萬” 工程,堅守耕地紅線,推廣農業科技創新,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施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培育工程,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蔬菜、果品、漁業等特色高效農業,建設全省重要的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創新農業經營方式,鼓勵引導農戶採取轉包、出租、互換、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提高農業集約經營水平。實施“ 網際網路+ 現代農業” 行動計畫,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提升農業生產要素、資源環境、供給需求、成本收益等信息化水平。

(二)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經濟發展拉動力。 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以創新供給帶動需求擴展,充分發掘消費潛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實現穩增長和調結構互為支撐、互促共進。

擴大有效投資。這是穩增長的首要選擇,也是提振信心的有效手段,更是增強商丘發展後勁、推動結構最佳化、保障改善民生的現實需要。要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釋放民間投資潛力,著力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要擴大工業項目投資,把資金投向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整合提升特色產業,認真抓好籤約項目的落地、開工、建設和投產工作。要把投資重點向工業技術改造、農田水利設施、保障房建設、交通、能源等方面傾斜,為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圍繞我市發展的薄弱環節,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儲備,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全省盤子。

擴大消費需求。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大力發展住房、汽車消費,增強對消費的帶動作用。積極培育通信、旅遊、休閒、健身等消費熱點,發展健康養老、醫療保健、教育培訓、家政服務等服務消費,引導文明健康的文化娛樂消費,健全便民、安全、快捷的商業網路,發展信貸消費、網上購物、租賃消費等新的消費方式,促進假日和節慶消費。擴大農村消費,推進農村商貿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引導鼓勵城市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經營網路向農村延伸,全面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活動,20xx年底覆蓋我市80 %的行政村。

擴大房地產需求。正確引導房地產消費,鼓勵通過消化存量商品房安置棚改居民,完善農民進城購房政策,對購買普通商品住房政府實施補貼,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鼓勵房地產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行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消化庫存,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從明年起不再新建公租房,主要通過發放貨幣補貼、由政府購買存量商品房解決。出台棚戶區貨幣化安置指導意見,提高棚戶區貨幣化安置率,加強土地供應調控,最佳化土地供應結構。

擴大出口規模。引導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培育出口品牌,提升外貿核心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優勢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以及對外勞務合作,努力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帶動設備出口。培育年出口超千萬美元的企業8 家,500 萬美元以上的企業22 家,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超過195 家。

(三)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 加快“ 一城、五組團、10 個產業集聚區、24 個重點鎮” 建設,20xx年全市城鎮化率計畫達到48.8% ,城鎮人口達到362 萬左右。

加快中心城區建設。強化城市規劃意識,提升城市規划水平,完成城市總體規劃(20xx—2030 )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重點實施高鐵商貿區、商務中心區和古城文化區建設,統籌做好道路、綠化、亮化、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對北海路、凱鏇路、黃河路等城區道路進行新建、打通或提升改造,實施日月湖、內河、公園綠地和城區道路綠化,開工建設城市中心公園、商都公園、花博園等,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

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係。堅持產城融合、以產促城,把產業支撐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圍繞主導產業,在二三產業集聚化、高端化發展基礎上,推動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引領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農村清潔工程,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特色鮮明的新農村。發揮示範區的示範引領作用,重點推進傳化物流港、靜脈產業園、豫商智慧型機器人、特色商業街、萬達廣場等產業項目,日月湖景觀、日月河、學校、醫院等社會事業項目,長江路跨京九鐵路橋、暢通路、華商大道東延等基礎設施項目,完善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設施,啟動商合杭新區站、植物園規劃建設,為全市城鄉統籌發展提供經驗借鑑。

加快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落實好農民進城購房補貼政策,加快落實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做好進城落戶農民的社會保障、就醫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維護好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解決農民落戶城鎮後顧之憂。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增強吸納人口能力。抓好4 個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 六城” 聯創為抓手,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堅持重心下移、權責一致、綜合執法、管養分離的基本原則,構建權責明晰、機制健全、以區為主、格線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建立環衛作業、市容市貌、市政設施維護等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提高機械化清掃率,重點加強沿街商店、流動商販和施工工地、建築垃圾管理,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為市民創造良好生活環境。

(四)加強基礎支撐能力建設,拓展經濟發展空間。 加快發展載體建設。產業集聚區加快集成配送、倉儲加工、展示交易、信息交流、人力資源等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完善教育、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重點引進智慧型手機、智慧型家具、高檔服裝面料及製鞋、中高端食品、智慧型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大力承接龍頭企業和全產業鏈轉移。20xx年全市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300 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20 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00 億元。“ 兩區” 積極引進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發展信息諮詢、科技研發、金融服務和健康服務、教育培訓、養老居家等新興服務業,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加快新建項目集中布局,全市“ 兩區” 完成年度投資100 億元,新增就業6000 人。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我市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還有許多短板,擴大投資有很大提升空間,要堅持最佳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全面加強交通、能源、民生等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領域,做好高鐵配套市政工程建設,保障鄭徐高鐵投入運營、商合杭高鐵加快建設;支持鄭民高速民權段建設,做好連霍高速豫皖界至商丘段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積極推進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加快實施農村公路“ 三年行動計畫” ,提高公路通達能力;爭取商丘機場、沱澮河航運工程夏邑段項目開工建設。能源領域,繼續推進與中電國際合作,加快2×35 萬千瓦民生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開工建設中電國際垃圾發電項目;推進電網升級改造,建設現代化堅強智慧型電網,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積極發展新能源動力汽車。民生領域,統籌做好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項目,加快推進市文化藝術中心、市體育中心、市實驗幼稚園新園區建設,做好市委黨校搬遷,以及商丘市民中心、商丘會展中心、市一高、市一中、商丘師院、商丘醫專新校區、示範區三甲醫院、市中醫院門診大樓、市中心血站建設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任莊、馬樓2 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完成虬龍溝、小堤河、沱河3 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實施惠濟河平原窪地治理工程,完成三義寨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進一步增強水資源調控和抗禦水旱災害能力,夯實農業基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一步提高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證率。

(五)強力推進改革開放,培育新的發展動能。 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土地、資本、技術、人力等要素最佳化配置,釋放經濟發展活力;實施“ 東引西融” ,積極對接“ 一帶一路” 戰略,努力擴大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成效。

持續深化改革。落實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紮實推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的各領域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建成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把分散在多個部門的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納入統一平台,實現公共資源在統一規範的平台上交易,構建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服務新格局。完善財稅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穩妥推進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金融支持創新創業力度,設立商丘市創業創新專項扶持資金,鼓勵和支持多元化投資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生科技園、創業服務中心等載體,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科技、產業有機融合,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強社會徵信體系建設,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

推動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圍繞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重點在新能源汽車、智慧型裝備、智慧型終端、功能材料、生物質能等方向,組織實施重點研發專項,著重支持創新水平高、產業帶動強、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發及產業化,力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與中科院、央企的合作,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商丘師院等開展市校合作,支持央企和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我市建立研發基地,促進新技術新成果轉移轉化。

擴大開放招商。各縣(區)要按照主導產業,錯位發展,重點圍繞製冷家電、紡織服裝製鞋、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針對薄弱環節和產業鏈缺失,突出延鏈、補鏈,完善配套能力,拉長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重點加強與行業龍頭企業的聯繫和對接,定向出擊、定向突破,提高招商引資針對性、精準性。發揮專題招商組、專業招商隊伍作用,創新協作招商、以商招商、老鄉商會招商、行業協會招商等方式,吸引客商來商投資興業。精心組織,辦好20xx中國· 商丘國際華商節。力爭引進國內外500 強或行業龍頭企業30 家以上,引進投資3 億元以上項目50 個以上。

抓好招商平台建設。加快商丘保稅物流中心建設,做好鐵路一類口岸的申報工作,爭取將商丘鐵路一類口岸和商丘綜合保稅區納入國家“ 十三五” 口岸發展規劃。建立大通關服務體系,與連雲港、日照、青島、烏魯木齊等沿海、沿邊海關或港口建立穩定的溝通聯絡機制,確保商丘進出口貨物無障礙、零滯留通關。

營造良好招商環境。做好招商項目的落地和保障工作,在土地供應、融資支持、並聯審批、施工環境等方面搞好服務,加強高校、職業院校與招商引資項目的聯繫,實施訂單培養、定向培訓,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確保招商項目落地發展。

(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增強經濟發展可持續性。 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整潔村鎮、城市河流清潔行動計畫,建設生態美麗商丘。

繼續實施“ 三大工程” 。實施“ 藍天工程” ,嚴格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控制城市施工和道路揚塵,積極開展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進一步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實施“ 碧水工程” ,組織開展重點河流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達到流域規劃目標要求。加強水源地保護,確保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實施“ 鄉村清潔工程” ,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確保完成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任務。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圍繞化工、鋼鐵、電力等傳統行業,實施清潔生產,建立固廢循環利用、中水回用等資源再生利用體系;推進種植業、養殖業、林業、水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之間的循環連結,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水平。

著力保障發展容量。加強主要減排任務的巨觀把控,強化年度目標管理,落實污染物排放許可、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集中有限指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開展環保專項執法檢查,堅決對違法開工建設、違法投入生產、違法排污、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圍繞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做好高速公路防護林、生態廊道網路、平原沙荒造林、農田防護林、城鎮社區綠化、森林撫育與改造等工程。抓好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加快申甘林帶國家森林生態公園申報進度,做好迎接國家森林城市評審的各項準備工作。

(七)切實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好十件實事,增加基本民生支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共享發展。

保持就業穩定增長。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搭建好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樑。繼續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做好農民工技能培訓、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等工作,落實好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做好全民參保登記試點工作,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等群體的繳費辦法,研究農民工等中斷繳費群體的參保措施。完善基本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市級統籌,研究制定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銜接措施,將公務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

做好扶貧攻堅。嚴格落實商丘市扶貧攻堅三年行動計畫,實施精準扶貧,抓好扶貧措施和資金落實,完成15.3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完成130 個左右貧困村的整村推進任務。

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項目建設,按時完成中國小標準化建設任務,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好商丘博物館陳展及免費開放工作。組織做好“ 舞台藝術送農民” 活動,繼續開展“百戲進百鄉” 活動和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推進全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落實“ 全面兩孩” 政策,加強計生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抓好安全生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加強交通、消防、危爆物品等公共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嚴格責任追究,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完善信訪工作機制,暢通人民民眾利益訴求渠道,排查化解社會矛盾和問題,切實維護民眾利益。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水平。切實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體系,加強技防項目建設,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民眾安全感。加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預警、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強化社會危機管理,不斷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四、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增強謀劃全局的能力。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推動我市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能不能正確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能不能抓好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是對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重大考驗。全市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增強把握大局、服務大局、推動大局的能力,牢固樹立全市上下“ 一盤棋” 的思想,從巨觀上謀劃和掌控經濟工作全局,把握正確方向,掌握工作主動權,謀劃發展大事,解決現實難題,把時間、精力更多地放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重大方針政策制定上,確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

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困難和挑戰,根本途徑在於提高領導幹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各單位“ 一把手” ,要認清發展大勢,科學研判形勢,善於從經濟發展變化中把握方向,抓好機遇,創造發展條件,掌握髮展全局;要遵循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善於從錯綜複雜的現象中抓住本質,分析利害得失,做出科學決策;要提高應對市場經濟中複雜問題能力,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輕重緩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駕馭各種複雜局面的能力。

提升經濟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既符合經濟運行規律,又是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堅持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始終牢記法律底線、嚴守法律程式,保障經濟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有效發展。

倡導務實重乾的工作作風。鞏固“ 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 不想為、不能為、不敢為、不作為” 專項治理,進一步強化黨員幹部宗旨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促進各級領導幹部轉變作風,勇於擔當,主動作為,雷厲風行,不動搖、不折騰,辦實事、求實效,營造務實重乾的良好氛圍。建立和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規範權力運行,用心工作,潛心幹事,對黨負責,對工作負責,對人民負責。

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加大輿論宣傳,堅持正面引導,對經濟社會發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著力弘揚主鏇律、傳遞正能量、調動積極性,樹立幹事創業導向,激發乾事創業熱情。嚴格考核獎懲,完善考核評價體系,讓肯乾的人受到重用、得到實惠,讓能幹的單位得到榮譽、獲得支持。加強效能監察,對不求進取、精神不振,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的行為,堅決追究失職瀆職責任,在全市形成幹事創業、推動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