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農業農村發展的大好形勢來之不易,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提高領導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各省農村工作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各省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一)

同志們:

這次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炳軒書記在省委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xx”時期農業農村工作,安排部署“xx”時期特別是今年工作任務。會議召開前,炳軒書記、憲魁省長和宇新主席接見了全省農業和農村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代表,剛才又親臨會議頒獎,這對我們是極大的鼓舞。下面,受炳軒書記、憲魁省長的委託,我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總結經驗,進一步堅定抓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xx”時期,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多種自然災害、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等複雜局面,各地各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迎難而上,奮力拚搏,科學應對,全省“三農”工作呈現出良好勢頭。

一是糧食產量邁上千億斤台階,農村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去年糧食總產達到1002.6億斤,連續7年獲得大豐收,成為我省農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糧食商品量在800億斤以上,比上年增加130億斤左右。預計全年銷往省外糧食550億斤以上,為糧食市場穩定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啟動實施了奶牛和生豬“雙千萬”戰略規劃,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步伐加快,20xx年全省畜牧業產值達到960億元,5年實現翻番。我省是全國兩個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病的省份之一,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深入實施“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發展戰略,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步伐,全省綠色食品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以綠色食品為主導的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全省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已發展到1700戶,完成銷售收入1200億元,實現利稅105億元。打造了“寒地黑土”等一批優勢農產品品牌,提高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快發展勞務產業,全省轉移農村勞動力和實現勞務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去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210.7元,比“十五”末增加3000元。

二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抓住中央擴大內需的機遇,辦了一些多年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實施了千億斤糧食產能水利化工程、控制性樞紐和重點水源工程、民生水利工程、重點防洪工程和生態水利工程等5大類128項工程建設。全省開工建設了14個大型灌區工程和尼爾基一期骨幹工程,新打灌溉水源井近70000眼,新建小型蓄水工程1745處,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870萬畝。大力發展新型農機裝備製造產業,引進一拖(黑龍江)東方紅、山東金億機械製造、常發佳聯、東金戈梅利農機、格蘭農機等5家農機裝備製造企業,一期投資12.7億元。20xx年全省農機生產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5億元,比20xx年增加12.5億元,增長62.5%。新組建投資1000萬元的現代農業農機作業合作社440個,機耕、機播和綜合機械化程度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水稻育苗大棚發展到51.5萬棟,大棚育苗比例達75%以上。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高。去年,全省涉農資金投入總額達到613.1億元,農民獲得糧食直補、深松整地補貼、家電(汽車)下鄉補貼、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財政補貼、農資綜合直補、農機購置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水稻育秧大棚補貼、動物疫苗補貼、畜牧良種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等各類補貼資金142.2億元。全省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12.6億元,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4.3億元,各類金融機構支農貸款餘額達到2835.4億元。著眼於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力實施城鎮化建設試點工程,並納入全省“十大工程”加以推進,初步形成了以城關鎮為龍頭、中心鎮為重點的特色比較鮮明的新型城鎮體系。全省46個縣的城關鎮已經成為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00多個農墾和森工小城鎮快速發展,12個重點旅遊名鎮全力建設,一些加工型、商貿型、口岸型小城鎮作用明顯。

三是農村改革繼續深化,統籌城鄉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快推進農民組織化步伐,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4000多個,進入全國前10位。大力發展農村金融,全省共組建村鎮銀行和縣級農商行6家、小額貸款公司143家。開展農業政策性保險、土地承包權和林權等抵質押試點,種養業經營風險有效降低,農村土地流轉步伐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按照黨的xx屆三中全會關於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初步探索了墾區帶動、林區帶動、油區帶動、礦區帶動、口岸帶動、交通水利帶動、景區帶動、龍頭企業帶動、比較發達的鄉村帶動、縣城和有實力的鄉鎮帶動“十條路子”,全省各地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四是農村民生改善力度加大,農村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在關係農民切身利益、基層民眾熱切期盼的重點領域建設邁出新步伐,農村公路、安全飲水、新型能源、扶貧開發、危房改造、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等事業加快推進。五年間,建成農村公路9.2萬多公里,通暢率達到99.3%。解決了61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60%。完成泥草房改造84.2萬戶,農村泥草房減少了40%。建設大中型能源項目137個,受益農民14萬多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中國小D級危房全部改造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8%,門診統籌達到100%,在30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31.6%的農業人口納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啟動實施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計畫,150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湧現出一批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示範村、示範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黑龍江的廣袤農村正發生著深刻而喜人的變化。

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突出成績,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重要支撐,作出了積極貢獻。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的科學決策,得益於各地各部門和廣大農民民眾的艱苦努力,也凝聚著農業戰線幹部職工和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農村工作戰線的幹部職工和科技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xx”時期,是我省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改革取得階段性突破、農村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進步的時期,是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5年來的實踐,我們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積累了解決“三農”問題的寶貴經驗,必將成為加快推動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動力。一是堅持強化領導,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省委、省政府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謀劃“三農”工作,連續7年出台政策性檔案,在工作安排、財力分配和資源配置等方面重點向“三農”傾斜,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各級黨委、政府對“三農”工作高度關注,為“三農”發展提供支持,創造條件,形成了合力攻堅、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堅持科學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三農”發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明確提出了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發展目標,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和新農村建設工程,加快建設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和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為全省農業農村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探索了一條具有黑龍江特色的現代化大農業建設路子。三是堅持統籌城鄉,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方針,統籌推進城鄉產業發展、勞動就業、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開展場縣共建,加快推進縣域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四是堅持以人為本,全力改善農村民生。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優先解決農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民眾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在相信民眾和依靠民眾中增進農民福祉,在深入民眾和尊重民眾中把握農村工作脈搏,在扶農強農惠農護農中促進農村和諧穩定,實現農民安居樂業。我省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尤為寶貴,值得倍加珍惜、認真總結。特別是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在幹部民眾中形成共識的一些好思路、好做法,要一以貫之,在堅持中不斷完善提高。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儘管我省農業發展很快,但農民還不富裕,不論是農民收入水平,還是生產生活條件,都與城市存在較大差距。20xx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857元,而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210.7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改革開放初期的2.04:1擴大到現在的2.23:1。農村普通國中和國小校舍危房率達18.5%,比城鎮高8.2個百分點,農村中國小專任教師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僅為28.5%,比城鎮低21.7個百分點。農村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34.2%,低於全省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全省鄉村醫生和衛生人員數量僅占衛生技術人員的10%,每千農業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數為0.86張,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63張。

農民不富裕,既有歷史形成的城鄉關係、城鄉布局、城鄉環境、城鄉條件等二元結構的原因,又有政策造成的城鄉戶籍、城鄉管理等體制機制上的原因,這些客觀因素短時期內還不能全部解決。從我省農村發展實際來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民生活水平不高,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產業化水平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農產品加工業鏈條短,精深加工程度低,農民主要靠賣糧收入。二是城鎮化發展慢。城鎮發展緩慢,產業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薄弱,服務功能欠缺,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不強。三是商品化程度差。農村勞動力較廉價,農產品價格長期在低水平徘徊,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品。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和做好“三農”工作的艱巨性,牢固樹立“重中之重”戰略思想,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動全省“三農”工作再上新台階。

二、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的戰略部署,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是黨中央統攬全局、著眼長遠、與時俱進而做出的重大決策,是對新形勢下工農城鄉關係的深刻認識,對推動“三農”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xx強調,強農惠農的思想認識只能增強不能削弱,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少。溫家寶強調,要毫不放鬆地抓好“三農”工作,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在今年初的省委會上,炳軒書記就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作了重要講話,明確了加快推進具有黑龍江特色的現代化大農業的思路。20xx年全省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炳軒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戰略任務,緊緊圍繞農機化、水利化、科技化、商品化、產業化、城鎮化目標,重點抓好糧食生產、優質畜牧業、農田水利工程、大農機工程、農業科學技術、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墾示範帶動、深化農村改革等十項任務,努力實現“xx”時期農業農村發展良好開局。

一是確保糧食高產、高效、優質。儘管我省去年糧食總產量已經突破1000億斤大關,但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仍然沒有根本改變,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毫不放鬆地抓好糧食生產,要在確保高產的同時,努力實現高效、優質。要把糧食產量穩定在千億斤水平,並力爭每年有所增加。要著力發展高產高效優質農業,進一步最佳化種植結構,充分發揮水稻品質好、需求大、效益高的優勢,加大“旱改水”力度,組織實施5000萬畝水稻工程建設,爭取到20xx年實現5000萬畝水稻種植目標。繼續擴大玉米種植面積,今年要達到8000萬畝以上,比上年增加150萬畝以上。大力發展優質糧生產,深入實施“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加大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種植面積。大力推進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在地域廣闊、土質肥沃、人口集中、農業資源富集的兩大平原,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提高農業資源綜合利用率和單位資源產出率,把兩大平原區建成全省糧食生產核心區,把黑龍江建成國家穩固可靠的大糧倉,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二是大力發展優質畜牧業。我省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和“黃金奶牛帶”,發展畜牧業資源豐富、環境良好。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畜產品需求剛性增長,畜牧業發展潛力巨大。今後一個時期,要以建設質量效益型畜牧業為目標,全面推進畜牧規模化飼養、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努力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今年全省肉、蛋、奶產量要分別達到236萬噸、114萬噸和67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2%、6%和12%,畜牧業產值要比上年增長10%。力爭到20xx年,全省肉、蛋、奶產量年均遞增14%、8%和12%,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0%,真正實現“半壁江山”的目標。要大力發展牧草種植,使之成為新興產業、轉型產業、富民產業。今年全省苜蓿種植面積要達到50萬畝,力爭到20xx年,建成苜蓿產業化生產基地1000萬畝。今年全省治理“三化”草原255萬畝,種植專用型青貯玉米420萬畝,飼料產量達到670萬噸。力爭到20xx年,全省改良“三化”草原500萬畝,建設草原圍欄800萬畝,退耕還牧還草100萬畝,形成年產優質牧草500萬噸的能力,飼料產量達到900萬噸,把我省建成全國優質飼草料基地,為畜牧業發展提供重要的飼料支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是大搞農田水利工程。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沒有發達的水利,就沒有現代的農業。要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就必須大興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徹底改變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局面,增強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旱能灌、澇能排,旱澇保收。近兩年來,我省水利建設步伐加快、成效明顯。去年全省水利建設投資達140億元,重點建設了尼爾基引嫩擴建一期工程等控制性工程,新建續建85處大中型灌區及配套改造項目,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900萬畝,投資規模、建設速度前所未有。要繼續以防洪除澇、抗旱興利、節水灌溉為重點,大力推進尼爾基引嫩擴建骨幹一期工程的北引渠首、北引總乾渠烏北段擴建以及5處灌區工程和14處三江平原灌區工程建設,切實抓好13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7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設,建設以西部地區玉米膜下滴灌為主的旱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建設44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完成150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3座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全力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和水土流失治理,努力實現新增水田灌溉面積350萬畝、水田工程節水灌溉面積100萬畝、旱田節水灌溉面積400萬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40萬畝目標。到20xx年,使全省地表水調控能力從12%提高到15%,新增旱澇保收田4000萬畝,把我省大部分農田建成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產穩產田。

四是大力推進大農機工程。目前,我省農村拖拉機保有量達134.7萬台,大中型配套農機具達到76萬台,聯合收穫機械達到6萬台,水稻插秧機達到15萬台。雖然我省田間作業機械化水平居各省區之首,但與現代化大農業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大馬力機械少,機械不配套,還不能實現全程標準化作業。因此,要下大力氣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尤其是大農機作業水平。組織實施農業機械化戰略工程規劃,重點裝備深松整地機械、玉米收穫機械、水稻插秧機械等先進配套農機具,提高我省大型農機保有量和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水平。加快發展新型農機裝備製造業,提升我省新型農機裝備製造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今年要組織進行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大慶、七台河、農墾松花江農場等6個農機產業園區建設,努力實現規模以上新型農機裝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0億元以上。爭取到20xx年,全省農村農機總動力達到4700萬千瓦,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2.5%,把我省建成東北地區最大、位居全國前列的新型農機裝備製造產業基地。

五是大力推廣農業科學技術。進一步強化規範化栽培措施,推進各類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和管護措施的推廣套用,重點研發種子醒芽、水稻超早育苗、玉米矮化高產栽培、冬小麥高產栽培、綠色植保防控等五項關鍵技術,建立起適於不同地區、不同作物和不同積溫帶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模式。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的研究實驗和推廣,充分發揮農作物優良品種在農業生產中的核心作用,加快培育適合我省生產實際的優質高產玉米、水稻新品種。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建立起以縣級推廣中心為龍頭、區域中心站為依託、農民專業服務組織和專業大戶為補充的農技推廣網路。組織農業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推广部門合作共建,安排千名大學畢業生充實到鄉鎮技術推廣隊伍,組織萬名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成立農業專家技術指導組,面對面給農民提供指導服務,落實各項增產技術措施。到20xx年,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要達到63%,成果轉化率要達到80%。

六是大力推進產業化發展。要以農業增效為抓手,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綠色食品為主體,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大項目建設,加速培育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帶動全省綠色食品產業數量、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推進農產品生產大省向農產品加工大省轉變。今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要實現銷售收入1600億元,帶動種植基地面積1億畝,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戶300萬戶,戶均增收2300元。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企業要達到200個,10億元以上企業要達到25個,50億元以上企業要達到3個,100億元以上企業要達到3個。重點抓好水稻、玉米精深加工、乳品食品系列加工和飼料生產等140多個重點項目,集中打造九三油脂、飛鶴乳業、完達山乳業、肇東中糧、北大荒米業、大眾肉聯、嵩天薯業等一批規模骨幹型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創出一批國際知名的農牧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帶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力爭到20xx年,全省糧食加工量達到4000萬噸,以綠色食品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4500億元,糧食實際加工量占糧食總產量的85%左右,農產品精深加工比重達到55%以上。

七是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要以百鎮建設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牽動,以產業園區為支撐,以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目標,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圍繞301國道打造以亞布力、海林農場、帽兒山、橫道河子等為重點的小城鎮建設示範帶,今年3月底前要完成第一批48個重點鎮的規劃編制和開工項目設計。加強城關鎮和區域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一批事關民生的道路、供水、供熱、供氣、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把農村泥草房改造同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統籌推進。積極探索墾區、林區、礦區、油區、景區與地方合作共建的新途徑,打破界限和行政區劃,科學合理規劃公用設施跨區布局與建設,做到統一規劃、協調推進、共建共享。研究制定我省城鎮化建設試點工程“xx”規劃,科學規劃各級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間布局,強化城鎮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最佳化城市空間環境,建設低碳生態宜居城市,全面提高我省城鎮化質量和水平。

八是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農村泥草房改造。今年全省要完成農村泥草房改造22萬戶、1820萬平方米,力爭五年內全部改造完畢。要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完成農村公路建設4000公里,到20xx年全省農村公路硬化路面達到11萬公里。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加強鄉村供水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集中供水。解決農村15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到20xx年,解決農村80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率達到85%以上。組織實施清潔能源工程,推廣套用太陽能、風能、沼氣等新型清潔能源技術,努力實現由小型戶用能向大中型集中供能轉變,由單一沼氣項目向秸桿固化氣化、太陽能、淺層地熱等多能源轉變,由注重取暖做飯生活用能向發電、照明及生產等領域綜合利用轉變。建設農村大中型能源項目98個,受益農戶達到1.3萬戶。加強農村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加強鄉鎮醫院和村衛生所建設,加快集村務活動、培訓教育、圖書閱覽、文體娛樂等功能配套的服務中心建設,搞好鄉鎮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不斷提高公共設施建設水平。進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探索農村新型社區管理方式,不斷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九是發揮農墾示範帶動作用。依託農墾農業機械、農業技術、水利工程等優勢,為周邊農村代育、代耕、代種、代灌、代管、代收,採取單項合作、階段合作或全程合作,推進土地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今年,農墾要完成代耕、代種、代收面積4000萬畝,確保裴德和雙山兩個場鎮共建試點一期工程、興凱湖旅遊名鎮總體規劃和一期工程,以及農墾承擔的黑瞎子島開發和五大連池風景區建設工程順利完工。按照省級新型工業化食品工業示範園區的發展定位,農墾建三江和九三兩個經濟開發區要加快建設,走在全省縣域經濟開發區的前列。要向地方農村推廣科技、良種等社會化服務面積各4000萬畝,實現農業保險覆蓋地方面積3500萬畝,農墾龍頭企業拉動地方種植基地面積4000萬畝,使全省1/3左右的農戶納入墾地共建產業體系,實現墾地互利共贏。要充分發揮墾區小城鎮建設示範帶動作用,按照城鎮化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以發展特色經濟為支撐,搞好小城鎮產業發展規劃,搞好以農場中心場部所在地為重點的城鎮群建設,建設一批基礎設施齊全、功能設備完善、居住環境舒適的高水平小城鎮,為全省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作出示範。

十是積極穩妥深化農村改革。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這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要毫不動搖地堅持。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近兩年來,我省在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上進行了積極探索。依安縣豐林村推進3800畝土地向合作社流轉,實現了全村近1/3土地規模經營,平均糧食畝產增加120斤。克山縣農村土地規模經營面積近20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0%以上,500畝以上規模經營大戶達到700多戶。目前,全省農村200畝以上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3217萬畝。實踐證明,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必然要求,沒有土地的適度規模,就難以建成現代化大農業,但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願,不能搞強迫命令。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大力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產權明晰、用途管制、節約集約、嚴格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建設現代化大農業必須要有現代化的農村金融體系作支撐。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特色鮮明,發展農村金融大有潛力,各級政府和各類金融機構都要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通過支持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探索出一條現代農業與金融產業互利共贏的發展之路。積極支持政策性和商業性農村信用擔保機構建設,增加農村貸款抵押物和擔保資金投放,建立健全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大力推進政策性和商業性農業保險共同發展,減少農業生產經營風險。推廣和完善龍江銀行農業金融產業鏈產品,加快開發面向農戶和股份制形式的農機合作社業務產品。積極穩妥有序推進農信社改革。探索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儘快在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一體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融合。

三、加強領導,努力開創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

農業農村發展的大好形勢來之不易,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提高領導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提高對“三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把“三農”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在領導分工、機構設定、幹部配備上真正體現重中之重的要求。各級黨政領導要加強對“三農”工作重點難點問題的研究,圍繞農民持續增收、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等重大任務,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和辦法。今年中央一號檔案已經下發,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實施意見,這次會議討論後下發。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發揮和放大政策效應。要進一步加大國家和省各項惠農富民政策落實力度,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

二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的建設。各地要緊密結合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切實做好村級黨組織改選換屆工作,規範和推進“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等選舉方式,選好配強村黨組織班子。強化鄉村黨組織班子建設和農村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加強農村黨員幹部培訓,做好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落實好激勵村幹部發揮作用的各項政策。積極探索“支部加協會”、“黨群致富聯合體”等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實現形式,深入開展黨員承諾制和黨員代理制,進一步推行城鄉黨組織的結對幫扶,推動農村基層黨的建設不斷取得新進步。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全面推進農村基層黨務公開和鄉鎮政務公開、村務公開,提升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水平。

三要切實保障改善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最需要關注的群體是農民。雖然這幾年農民增收較快、農村面貌變化較大,但改善民生任重道遠,絕不能有絲毫鬆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人代會提出的加快解決農村民生問題的一系列新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在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等方面,扎紮實實辦幾件實事。今年三月底前,全省農村鄉鎮衛生院要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較大幅度降低農民在基層看病就醫費用,要繼續擴大新農保試點範圍,全省力爭達到50%,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農村老人集中養老的水平要進一步提升,努力使農民民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同志們,20xx年是“xx”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圓滿完成今年農業農村發展各項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

各省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三農”工作應該重在哪裡?我認為,應該體現在重心、重任、重點、重要和重視這“五重”上。

一、“三農”工作的重心在“種養加銷”

“三農”工作,說到底,重心可以歸結為四個字:種、養、加、銷。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農產品的銷售,這是“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農民增收之本,也是農產品供給之源。圍繞“種養加銷”四個字做好文章,我省“三農”工作就有了核心、有了主心骨。我們的科技服務、資金投入、政策支撐都要圍繞這個產業鏈條來進行。要把我省的種植業、養殖業做大做強,改良品種,擴大面積,確保糧食增產,確保農產品供應,為國家糧食和農產品供應安全大局作貢獻。要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發揮湖北農業優勢、建設農業強省的抓手和突破口,繼續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工程,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擴大規模,培植品牌,擇優做強,大幅提升農產品加工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值。要抓好農產品銷售,唱響湖北品牌,讓更多的人知曉湖北品牌,認同湖北品牌,消費湖北品牌,實現讓更多的消費者喝長江水、吃湖北糧、品荊楚味的目標。

二、“三農”工作的重任是保糧食保增收

省委結合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提出,今年的“三農”工作要保糧食、強基礎、興加工、增收入、新農村。保糧食、保增收,是湖北“三農”工作的重任。

特彆強調,13億多人口的飯碗不能讓外國人端著。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是天大的問題。糧食安全關係到人民的基本生活,關係到政治、經濟、社會穩定的大局。我省是農業大省,不但需要解決6100萬人的吃糧問題,還對保國家糧食安全負有重要責任。最近在上演一部電影,叫《1942》,講的是1942年河南大災荒,其中一個方面展現了糧食的重要性。糧食問題到了極為重要的地步,決定戰爭局勢、人心背向。今天,糧食依然是最基本的問題,是根產業。我們現在豐衣足食,即使最困難的地方也已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對糧食問題的關注似乎有一點弱化,這是危險的。一旦糧食發生問題,就會天下大亂、世界大亂,所有事業都會喪失基礎。

農民的收入是“三農”工作最根本的一個題目,體現了民生髮展,是我們抓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務必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保農民增收。口袋是收入、是利益,農民沒有收入,一切無從談起。確保農民增收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體現,也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要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責任抓好抓實。去年湖北農民收入增長實現“九連快”,農民人平純收入已經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下一步要繼續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發展產業,做好“種養加銷”文章,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到20xx年全面實現農民收入倍增計畫。

三、做好“三農”工作要重點培養三類人才

抓好“三農”工作,關鍵在人。從人才角度、從基層抓落實的角度來講,重點是要培養三類人才:一是紮根鄉土、樂於奉獻的農村基層組織帶頭人;二是見識多廣、具備市場經濟理念的農村能人;三是有眼光、善經營、重品牌的農民企業家。通過培養三類人才,引領帶動廣大農民發展致富。

第一類是帶頭人,主要是指村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個好帶頭人,全村受益。帶頭人極為重要,一個村子的面貌、生產經營、農戶富裕程度,主要依靠帶頭人。省委、省政府在通城開現場會,總結推廣通城的經驗,就是抓農村帶頭人的培養,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注重從回鄉農民工等高素質群體中培養黨員、選拔村支書。各地要借鑑通城做法,抓好農村帶頭人選配、培養工作。

第二類是農村能人。每個村都有能人,他們心靈手巧,信息多,見識廣,懂經營,會掙錢,敢於第一個“吃螃蟹”,他乾什麼大家跟著乾什麼,是農村生產經營的風向標。解決大市場與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矛盾,發展新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需要能人起帶動作用。

第三類是農民企業家。農民企業家是農業企業的領軍人物,是產業發展、生產經營、市場經濟的龍頭,可以帶領千萬農戶跟著乾,發揮組織作用,對實現“三農”工作目標非常重要。一個大的農業企業可以帶活一個縣,甚至帶動更大的範圍。湖北已經有了一大批這樣的企業家,像稻花香集團、福娃集團。現在就是要把一般的做大,把大的做成“巨無霸”。各級黨委、政府要大力培育有眼光、善經營、懂品牌,能夠帶動一村一鎮乃至一縣一市農村致富的農民企業家。

對這三類人才的培養,要成為全省抓“三農”工作、抓“領頭雁”培養的重點,要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大培養力度、加大投入力度,重點培養。各地都要有自己的支持重點。要通過政策扶持、交心談心、解決問題、創造條件等方式,大力支持,長期支持,幫助他們開拓市場,發展壯大。支持了一個人,就等於支持了千萬家;支持了一個企業,就等於支持了一個地區、一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