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四、“三農”工作最重要的是深化改革

黨的強調要全面深化體制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特彆強調20xx年的“三農”工作要改革創新添活力。深化農村改革的任務十分繁重,也是我們今年的工作重點。

(一)農村體制機制創新的總體思路要遵循改革開放以來成功探索的路徑,即摸著石頭過河。無論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創新、城鎮化過程中的制度創新,還是農村生產經營體制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創新,都要遵循“摸著石頭過河”的總體思路,在實踐當中不斷總結經驗。

一是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重點在基層探索,在各市(州)、縣(市、區)、鄉鎮、農村基層探索。中國農業面臨的問題,世界上沒有先例,農業人口多,氣候自然條件多樣化, 區域文化傳統、發展水平差異大。面對這樣的複雜局面,我們一定要在基層探索,根據自身的實踐去探索經驗。頂層設計,主要是確立總體上的、框架性的指導思想。要尊重人民民眾的首創精神,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省委、省政府也會尊重各地首創,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經驗。

二是要保持政策的延續性。任何改革發展的成就都是多少年長期不懈積累的結果,不要一講改革創新,就搞花樣翻新,要注意政策的連續性,盯準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做到真正的改革創新。多年來,在歷屆省委、省政府領導下,我省的“三農”工作形成一系列正確的工作思路、工作機制、政策舉措、工作部署,要一直連續不斷推下去。比如說,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要繼續推下去。大別山試驗區、武陵山試驗區、荊門“中國農谷”、鄂州等地城鄉一體化試點、山區脫貧奔小康試點等,都要持續推進。農業板塊建設的經驗也要繼續堅持。切忌在改革創新中不連續、“兜底翻”。

三是要循序漸進、漸入佳境。城鎮化的核心在“化”,“化”靠產業來支撐。拔苗助長,光讓農民上樓,沒有產業支撐,上去還得下來。城鎮化絕不是簡單的修柏油路、裝路燈、修公共服務中心,最終還是要靠經濟發展,靠生產力進步。城鎮化包含生產關係調整的內容,是生產力達到一定水平的外在體現。產業發展是個漸進的過程,土地制度、戶籍管理、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習慣等等,都要隨之變化,漸入佳境。

(二)農村體制機制創新一定要保障農民權益。保障農民權益,是農村體制機制創新的基礎。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是土地承包權。在涉及到基本經營制度、涉及到農民切身利益時,一定要慎重,我們的改革創新一定要在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進行。要守住一條底線,就是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真正做到現有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這是基礎,不能動搖。如果說摸著石頭過河,這個石頭已經摸到了,現在就是要踩在腳下,才能走穩。二是對農民新農保、新農合等基本保障制度要落實。只有把這些搞紮實了,改革創新才有基礎、才有承受力。

(三)農村體制機制創新的核心是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城鄉生產要素要按市場機制要求公平交易。計畫經濟體制下,通過統購統銷、價格“剪刀差”,變相剝奪農村,主要是為了推進工業化,那個時候沒有別的辦法。現在城鄉要素交換機制不健全、不合理的問題仍然突出,農村資金、土地等要素流失嚴重,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儘快形成保障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今後一個時期內,土地問題將成為一個焦點。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確保農民共享土地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的增值收益,確保失地農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長遠生計有保障。要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城鄉要素公平交換的機制。

(四)農村體制機制創新要加大三個方面的力度。一是加大惠農扶農政策的實施力度。要讓我們的農產品有國際競爭力、農民有務農積極性、農業有長期發展的可持續性,增加補貼、強化保護是客觀趨勢和必由之路。與已開發國家相比、與調動農民積極性的要求相比,我們對於農業的支持還遠遠不夠,還要繼續加大力度。二是加大農村公共服務的投入力度。要圍繞“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促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更加燦爛地照耀農村、公共財政的雨露更加充分地滋潤農民,逐步使農民也能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三是加大農村社會管理的創新力度。當前,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農村的生產關係、社會關係正在發生千年未有的大變化,需要進一步健全鄉村治理機制,提高農村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將宜昌城市社區格線化管理經驗推廣到農村,就是為了促進農村社會管理創新。

五、“三農”戰線的幹部更要重視作風建設

作風建設對抓“三農”工作的同志來講尤為重要。我們直接面對農民和繁重的農村工作,更需要講實際、講效率。要學習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做出的榜樣,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省里六條意見的要求,在工作中抓好貫徹落實,以新作風、新形象、新氣象推動湖北的“三農”工作。

“三萬”活動是集“三農”工作、民眾工作、黨的基層組織工作、黨建工作於一體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一個很好的載體,也是我省創出的一個品牌。中央對我省“三萬”活動充分肯定。這項工作對密切聯繫民眾、準確掌握農村發展的實際,對抓好“三農”工作意義非常重大。“三萬”活動,始於豬年,第一輪、第二輪都開展得非常好。第三輪總體上進展順利,馬上要進入農曆豬年,工作千萬不能虎頭蛇尾,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視。如果虎頭蛇尾、前重後輕,就是工作作風有問題。我們要保持虎虎生氣,反對虛與委蛇,弘揚龍馬精神,加大工作力度。這是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工作,不是一般性的活動。一定要落實轉變作風的要求,要抓實、抓到位。不要認為“三萬”活動不是中心任務,這也是規定動作,必須抓好。黨的提出在全黨開展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實踐活動,我們開展的“三萬”活動實際上就是這項主題實踐活動。之所以受到上級高度重視也是因為這條,希望大家做明白人,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

從事“三農”工作的同志任務繁重,比其他戰線的同志更加辛苦。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從事“三農”工作的同志們表示敬意、表示問候!我們相信,通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一定能實現糧食產量500億斤和農民增收的目標,實現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目標。祝同志們新的一年身體健康、事業取得更大成功!

各省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三)

這次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黨的精神,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昨天剛剛閉幕的省“兩會”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工作。省委、省政府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會前,省委會議聽取匯報,專題討論。今天,鄧凱副書記傳達了盧展工書記在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郭庚茂省長出席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盧展工書記、郭庚茂省長的講話立足長遠、總攬全局、十分重要、十分深刻,對我們做好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狠抓落實。下面,我講五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增強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20xx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採取一系列舉措,實現了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民生加快改善、基礎顯著增強,全省三農工作呈現好的趨勢、態勢和氣勢。

(一)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政策、加大投入,夯實基礎、改善條件,強化管理、科學應對,全年糧食總產達到1127.72億斤,比上年增產19.2億斤,連續9年創新高,連續7年超千億斤,不僅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也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二)農民收入實現九連快。堅持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去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524.94元,實際增長11.3%,增速連續3年超城鎮居民。家庭經營收入較快增加,人均達到3973.43元,同比增長10.3%。務工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推動因素,去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05萬人、省內就業比重接近80%。惠農政策補貼資金174.9億元,農民人均263元。農民財產性收入持續增加。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搶抓國家加大農業投入的機遇,實施一大批打基礎、增後勁、管長遠的重大涉農項目。紮實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工程,鞏固、完善和新建高標準糧田1050萬畝,完成203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全年爭取水利建設投資205.8億元,較20xx年翻一番。河口村水庫和引黃調蓄工程等重要水利項目有序推進。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年度任務。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實施順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全線建設快速推進,受水區配套工程形成建設高潮,庫區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林業生態省建設紮實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實施順利,完成造林426萬畝,發展經濟林33萬畝。氣象為農服務體系不斷加強,國家中部區域人影中心項目有序推進。

(四)農業產業化較快發展。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和主食產業化工程,重點打造面、肉、乳、油、果蔬等12類產業化集群,全省農業龍頭企業達到6466家,其中國家級60家。獲得21箇中國名牌、31箇中國馳名商標, 16家涉農企業在境內外上市,23家涉農企業被列入上市後備名單,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全省重要的支柱產業和經濟成長點。農業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成功舉辦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全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鄭州農業博覽會、中國·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等。中糧、聯想、蒙牛、伊利等實力雄厚的知名企業落戶河南,正大等海外知名企業都在新上項目、建立基地。我省農業走出去態勢良好,建成和在建出口食品農產品示範區71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農業到境外投資特別是到中亞投資已初具規模。種養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省規模養殖場戶達到33.5萬個,生豬、肉雞、蛋雞、奶牛規模飼養比重分別達到80%、97%、77%、87%,尤其是生豬規模飼養比重高出全國9個百分點以上。全省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步提升,達到73.5%。薄弱環節機械化持續突破,玉米機收率由20xx年的5%提高到60.2%。農機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由20xx年的500家發展到4800多家,居全國前列。農機信息化管理服務平台建設項目啟動,在全國率先推進信息化與機械化有機融合。農口商會、行業協會建設取得新進展,已成立省級商(協)會83家,在全省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科技創新成效突出。著力抓好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工作,連續推出農作物新品種。農作物南繁育種基地和西北制種基地及省內育制種基地建設紮實推進,種業企業整體實力不斷增強。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成效,棉花轉基因育種、小麥國家工程實驗室、動物疫苗等國家級中心和實驗室建設順利實施,新建3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5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村科技入戶工程、科技特派員行動計畫深入開展。高產創建活動紮實推進,建成了一批高產創建萬畝示範片,較好地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六)農村民生持續改善。新解決625萬名農村居民和106萬名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建縣鄉公路4115公里、通村公路1090公里,完成危橋改造4萬延米。新發展農村戶用沼氣11.1萬戶,新建大中型沼氣工程108處,建成沼氣服務網點516個。實施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2924戶、國有農場危房改造8575戶。新建各類農村超市190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成100個生態鄉鎮、465個生態村。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及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幫扶工作成效顯著。農村文化、教育、衛生等事業蓬勃發展。成功承辦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規劃全面啟動實施,搬遷安置深石山區貧困民眾4?2萬人,113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農村社會養老實現全覆蓋。

(七)農村改革深入推進。全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20xx多萬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20%以上。農村金融改革穩步推進,143家縣級農信聯社全面完成股權改造,成功組建農商行19家;全省開業村鎮銀行 49家。深化集體林權改革,家庭承包率由68%提高到71.2%。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工作深入開展,覆蓋全省82.7%的行政村,省財政獎補36.2億元。供銷合作社體制改革、小農水改革等積極推進。新鄉、信陽兩個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新成效。

(八)基層組織不斷加強。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全面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農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大力培養選拔“雙強”村支書,農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農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農村社會管理創新不斷深化,村民自治機制不斷完善,平安建設活動深入開展,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農村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回顧20xx年,全省三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確實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有五點體會:一是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把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作為首要政治責任,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二是堅持把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不斷加大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力度,最佳化要素資源配置。三是堅持把多予、少取、放活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方針,持續加大三農投入,集中力量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四是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五是堅持把中央精神與河南實際相結合,準確把握省情,找準結合點、著力點,創造性地開展三農工作。

全省農業農村工作能夠取得好成績,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全省廣大幹部民眾的同心協力,得益於全省農口乾部的埋頭苦幹。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二、認清形勢、提高認識,明確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

我省農業農村工作雖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一是世界經濟成長乏力、復甦緩慢,我國巨觀經濟運行面臨複雜嚴峻形勢,經濟高增長期已經過去,需求不足、出口下降、消費不旺呈明顯態勢,市場需求變化使得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二是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呈現成本提高、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農業生產的制約因素增多。三是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劇,極端天氣、自然災害、動植物病蟲害等多發頻發,糧食生產在高起點上持續豐收、再創新高的難度加大。四是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動,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勢在必行。五是城鄉二元結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的問題明顯存在。六是由於農業形勢連年向好,有的領導幹部忽視農業、放鬆農業的問題不容忽視。

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任務很重、困難很多,但有利條件也不少。一是中央高度重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隨著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給予的支持力度更大,創造的發展空間更廣。三是國務院批准《中原經濟區規劃》,明確了我省建設國家重要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的戰略定位,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和強大動力。四是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抓好農業農村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農業的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五是經過多年的奮鬥,全省農業農村工作總體上進入到一個新階段,上了一個新台階,為今後的工作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六是三農戰線的同志們忠誠履職、務實重乾、團結協作,形成了良好的作風,這是做好全省三農工作最重要的組織保障。因此,我們既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複雜性、艱巨性、長期性,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堅定克難攻堅的信心和決心;既要增強發展意識,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又要增強憂患意識,未雨綢繆、防範風險、贏得主動。各級各部門要堅定信心、再接再厲、迎難而上、開拓創新,推動三農工作再創新局面。

20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實施《中原經濟區規劃》的開局之年,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在加快信息化進程中持續探索“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的要求,夯實農業基礎,強化科技支撐,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著力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創新驅動,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的好形勢。

三、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切實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

黨的對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進三農發展上來。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一是加快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河南作為農業大省,責任重大。要繼續下大氣力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穩定增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貢獻。必須調動產糧大縣重農抓糧的積極性,加大獎補力度,逐步使產糧大縣財力達到全國、全省縣級平均水平;必須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確保耕地不減少;必須持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必須著力穩定總產、提高單產;必須發揮優勢、改善結構,加強薄弱環節,提高質量。要統籌農業生產各項資金,統一規劃設計農田,按照性質不變、渠道不亂,集中投入、連片開發的要求,建設高標準農田。統籌推進水、電、路、林等生產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百畝方、千畝方和萬畝方,集中打造平均畝產超噸糧的高標準永久性農田,全年力爭建成高標準糧田900萬畝。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標準農田管理和服務體系。同時,抓好良種良法配套,抓好高產創建,適應農時,科學應對,確保糧食總產穩定提升。二是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重點抓好蔬菜基地建設,全省蔬菜面積穩定在2550萬畝以上。認真抓好畜牧業,確保肉、蛋、奶滿足需求,穩定提高市場供給能力。三是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科學規劃農產品流通網路,加快提升農產品市場建設,重點抓好鄭州、商丘、周口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積極推進以城市標準化菜市場、生鮮超市、城鄉集貿市場為主體的農產品零售市場建設,加強糧油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和食品冷鏈物流體系。要著力降低鮮活農產品物流成本,縮短運行時間,提高運行效率,為農產品流通暢開綠燈。大力培育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連鎖分銷和農民網店。支持供銷合作社、郵政系統、中儲糧系統、大型商貿企業等開展農產品流通。建立健全重要農產品信息監測體系,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生產和預警信息,穩定、規範、提升全省農產品市場。四是保障農產品和食品安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強化農業生產過程環境監測,嚴格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完善監管體制,加強協調聯動,落實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責任。健全安全追溯體系。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加強誠信建設,提高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嚴格實行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嚴厲懲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確保讓人民吃上放心食品。

(二)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提高農業裝備水平。一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大力建設小農水重點縣,實現糧食主產區全覆蓋。建設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積極推進小浪底南北岸灌區、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和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工程前期工作,建成一批引黃調蓄工程。實施好賈魯河、北汝河等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及水閘除險加固項目建設。加快河口村水庫建設,年底前下閘蓄水。積極推動出山店水庫、前坪水庫前期工作。紮實推進黃河北岸標準化堤防建設。抓好農村河道綜合治理、水土保持和農村水電等水生態工程建設。持續做好新建水庫移民遷安工作,重點扶持45個萬人以上移民大縣和384個重點移民村的生產發展。實施好新一輪淮河治理工程,抓好田間排澇工程,加快滯洪區工程建設。完善小型農水長效機制建設。深化水利投融資平台建設,大力加強水利融資造血功能,做大做強河南水投公司,充分發揮水投公司作用。二是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按照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要求,以農業綜合開發和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工程為抓手,加大投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堅持統一規劃、規模開發,分清主次、逐步推進。堅持規劃一片,乾成一片,決不能半途而廢。大力推進土地綜合治理,做好土地復墾工作。三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強新品種選育,要深入推進小麥、玉米、水稻主糧良種選育工作,保持小麥、玉米育種全國領先地位。持續推出主糧優良品種。同時要抓好花生、棉花、蔬菜、水果、花卉良種選育工作。高度重視畜禽良種選育工作。要促進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相結合,提升河南農業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大力推動種業發展,鼓勵種子企業實施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支持引導優勢種子企業進行收購、兼併、重組和上市融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種業集團。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套牌侵權、仿製等違法行為,促進種業健康發展。建設一流科技人才隊伍,大力支持農業自主創新,支持河南農科院和河南農大建成全國一流水平,做大做強農業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扶持一批優質的涉農類科研單位和高等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實施高層次創新型農業科技人才推進工程,著力培養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和一流人才團隊,爭取在全國乃至全球有更大的話語權。繼續推動產學研結合,加強農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的聯合與合作,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還要切實抓好農業育種和制種基地建設,積極實施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開發工程。深入實施農業科技豐產工程,紮實推進農村信息化示範省建設。四是加快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著力推進薄弱環節機械化,對水稻區購置插秧機械實行補貼“普惠制”,對玉米收穫機械實行重點補貼,對花生收穫機械實行區域傾斜。鼓勵糧食大縣、龍頭企業、合作社等購置糧油烘乾設備。加快農機農藝融合,促進農業農機技術集成、高效、規範套用。加強農機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社。加快農機信息化平台建設。組織好“三夏”、“三秋”農機會戰,確保機耕應耕盡耕,小麥機播機收率穩定在95%以上,玉米機收率達到65%以上,小麥、玉米秸稈還田率穩定在80%左右,水稻機收率達到80%、機插率突破20%,經濟作物、畜牧水產、設施農業機械化協調推進。發揮農機工業對農業機械化強力支撐作用,加大農機工業發展支持力度,加快急需的關鍵和重大共性技術研發,提升農機工業製造水平和產品質量。五是加強林業生態建設。鞏固林業生態省建設成果,實施“四區三帶”為核心的林業生態省建設提升工程,抓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重點地區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建設,推進省級生態廊道網路、農田防護林、城鎮社區林業生態、山區營造林等工程建設,全省造林400萬畝、森林撫育和改造150萬畝,發展花卉15萬畝。著力打造綠色中原、美麗中原。六是強化農業氣象服務。加快推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提高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水平。加強農業氣象試驗示範推廣基地建設,開發農業氣象預測、預報及災害預警技術,推進中部人影中心建設。七是加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今年是我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決戰年,任務繁重,要打好攻堅戰,確保主體工程和受水區配套工程基本建成,實現總乾渠基本貫通。加強水源地和總乾渠沿線水質保護,實現“一渠清水送北京”。認真做好丹江口庫區移民後續工作,使移民儘快過上富裕生活。

(三)千方百計、多措並舉,持續增加農民收入。一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帶動農民致富。認真落實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做好銀企對接工作,積極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收購、兼併、重組、參股等形式,促進企業強強聯合和中小企業分工協作,形成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功能互補的大型龍頭企業,加快龍頭企業上市步伐。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做到上游抓生產基地,中游抓精深加工,下游抓物流配送,構建由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產業鏈。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更多分享紅利。二是發展特色高效農業,促進農民致富。最佳化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優質專用糧食種植比重,穩定發展棉花、蔬菜、油料、菸葉等大宗經濟作物,推進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種植、產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大力發展經濟林、茶葉、食用菌、中藥材、優質水果、木本糧食等特色農產品,加快發展花卉園藝產業,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和特色農業,加快發展農家樂等休閒旅遊農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三是大力發展畜牧業,助推農民增收。堅持穩豬、擴牛、壯禽的發展思路,著力提高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全年豬牛羊禽肉、禽蛋、牛奶總產量明顯提升。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提高畜禽養殖的集約化水平。大力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提升競爭力。加大肉製品、乳製品等品牌培育力度,打造優質畜產品品牌。認真落實各項畜牧業發展扶持政策,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做好畜禽免疫、監測預警、檢疫監督、消毒滅源、應急管理等綜合防控措施,防止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和傳播。四是落實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撬動農民增收。不斷強化農業補貼政策,加快讓農業獲得合理利潤、讓農民收入持續較快提高。完善機制,新增農業補貼重點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繼續實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推進農機以舊換新試點。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推進種糧大戶補貼試點工作。規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使農民從土地、房屋、林權、水權等資源中獲得更多的收入。加快推進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確保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長遠生計有保障。五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增收本領。抓住建設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和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的機遇,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畫、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畫等培訓,提高農民就業創業能力。加強對村幹部、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農民技術人員的培訓,努力造就一批新型職業農民。積極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全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0萬人。落實好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就業。鼓勵高校畢業生特別是涉農大學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在農業生產領域創業,落實資金、項目、金融、戶籍、人事、社保、職稱等扶持政策。

(四)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一是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以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為目標,堅持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統一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發展,促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更廣照耀農村、公共財政的雨露更多滋潤農民,逐步使農民也能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二是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堅持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促進農村發展的增長點和擴大內需的帶動點,完善規劃、最佳化布局、積極穩妥、盡力而為,促進新型農村社區健康發展。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要求整合資金,用於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並把扶貧搬遷項目實施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三是鼓勵農民轉移市民。把推進人口城鎮化特別是農民工在城鎮落戶作為城鎮化的重要任務。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問題,加強生產扶持、社會救助、人文關懷,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四是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探索服務三農新模式,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農業信貸支持。落實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效率。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做強地方金融產業,提高服務能力。探索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信用擔保體系。落實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業龍頭企業籌集發展資金。五是統籌推進農村各項改革。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加快國有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抓好農村綜合改革,健全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機制,積極推進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化解試點。繼續推進新鄉、信陽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

(五)切實改善農村民生,不斷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一是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解決600萬以上農村居民和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步伐,改善農村居民用電和農業生產經營供電設施。加快薄弱地區鄉村公路建設,新建改建縣鄉公路4000公里、通村公路1000公里,改造危橋3萬延米。逐步完善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沼氣可持續發展,鼓勵新技術研發套用。推進農村和涉農企業危房改造。二是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加快農村中國小校舍建設改造,實施農村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提高新農合補助標準,健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規範管理。加大扶貧開發投入,深入實施扶貧攻堅規劃,深入推動開發式扶貧,實現115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三是大力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加快農村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完成我省農村環境三年整治任務。積極開展生態創建活動和宜居村鎮建設。

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加快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中原經濟區規劃》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戰略選擇,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是推動糧食穩定增產、農業再上新台階的現實需要。

(一)以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重點,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在工作中必須堅持:第一,嚴格執行國家政策和有關法規,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第二,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不準硬性攤派;第三,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第四,立足糧食大省的基本省情,土地流轉必須以種糧為主,確保糧食種植面積不減少;第五,發揮示範帶動、典型引路作用,因勢利導、循序漸進,防止和避免一哄而起;第六,強化政策導向,重點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扶持。

今年,要重點推進三項工作:一是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用5年時間完成這項工作,依法強化對農村耕地、林地等各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二是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採取獎勵補助等辦法,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三是加強縣級服務大廳、鄉鎮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點三級流轉服務平台建設,提供轉前、轉中、轉後全程服務。

(二)以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為重點,提高專業化水平。一是最佳化農業產業布局。依託各地優勢資源,加大對傳統特色農產品的開發力度,積極培育本地主導產業,逐步形成帶動力強、輻射面廣、連片集中的專業化生產基地,打造區域特色明顯的拳頭產品和專業村、特色鄉鎮、特色縣,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二是培育壯大產業化集群。按照構建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要求,重點打造面、肉、乳、果蔬、油脂、茶葉、花卉苗木等農業產業化集群,今年要創造條件,再審定一批農業產業化集群項目,力爭培育形成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100個以上。三是發展主食產業化。著力提高麵粉及麵製品加工集約化水平,拓寬玉米、大米、雜糧、油料等開發利用渠道,壯大速凍食品、方便休閒食品加工產業,提升主糧附加值,提高主糧社會化服務水平。四是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完善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體系,打造品牌,保護品牌,叫響品牌,用好品牌,做大做強、形成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五是強力推動農業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和地區交流合作,放寬開放領域,大力推進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流通業、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的開放,著力構建農業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抓住承接產業轉移機遇,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盯住海內外知名企業、大客商和戰略投資者,吸引他們到河南投資農業。抓好已簽約重大項目的跟蹤落實,加大協調服務力度,強力督促簽約項目落地,夯實招商引資成果。進一步最佳化農業投資環境,切實兌現承諾、全程跟蹤服務,抓好已落戶外商企業的再融資、再發展。加快農產品出口示範園區建設,培育農業跨國經營企業,推進優勢農產品出口。

(三)以培育農民合作社為重點,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一是最佳化政策環境。要把發展農民合作社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大事來抓,鼓勵農民興辦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合作社。落實好現有財政、稅收以及用地、用水、用電、環保、商標註冊、產品認證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勵合作社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社生產設施用地和附屬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引導農民合作社進行多領域、多方式的合作。二是強化指導服務。進一步加強全省農民合作社發展工作統籌協調,深入推進安陽、焦作和固始、輝縣等試點市(縣)建設。認真做好農民合作社人才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四)以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重點,提高社會化程度。一是強化農業公益性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能力。認真實施農村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工程。支持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開展農業技術推廣。鼓勵種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農技推廣工作,建立和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科技“最後一公里”問題。二是大力培育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支持農民合作社、農民經紀人、涉農企業等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農業生產經營服務。鼓勵農業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和社會團體為農服務,引導社會經營性服務組織參與公益性、生產性服務,提升為農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水平。

五、務實重乾、開拓進取,切實加強對三農工作的組織領導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關鍵在加強領導,重點在轉變作風,根本在幹部隊伍。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不斷提高領導水平。

(一)強化領導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牢固樹立農業是重中之重的思想,不斷加強和改進對三農工作的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基層黨委政府要把工作重點和主要精力放在農業農村工作上。針對本地實際,找準結合點,選準突破點,切實有力地推動三農工作。

(二)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一是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深化“三級聯創”活動,選好配強農村黨支部書記,繼續從各級機關選派年輕幹部到農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加強新型農村社區、農民合作社黨建工作,落實村幹部“一定三有”政策,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號召力。二是強化基層民主管理,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完善村務公開和鄉鎮政務公開制度。推進鄉鎮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建設。三是強化權益維護,暢通和規範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引導民眾依法理性維護自身權益。綜合發揮調解等作用,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矛盾糾紛。加大農民負擔監管力度,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三)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各級各部門尤其是農口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有關規定,重點做到五條:一要吃透情況、把握全局。既要了解省情、市情、縣情,更要了解農情、民情,還要結合政策、了解全局,做到心中有數。二要注重實效、切合實際。把上級精神、本地實際和民眾意願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工作。決策部署、推進工作要有針對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立足長遠,著眼當前,長短結合,工作要經得起人民、歷史和實踐的檢驗。三要以人為本、為民做事。做到一切為農民著想,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下大力氣解決農民民眾最現實、最直接、最急迫的突出問題。四要說到做到、狠抓落實。工作部署、定了的事,要敢於擔當、敢於負責,一抓到底,逐項落實。五要陽光作業、公平公正。涉農政策、資金、項目一定都要做到陽光透明、公平公正,接受農民監督。把財政支農資金用在關鍵時刻、關鍵地方,切實起到政策放大效應。

同志們,三農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團結拼搏,實幹苦幹,進一步開創我省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