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碧水工程暨環保工作創建會講話

三是開展城鎮集中飲用水源地清理整治。各縣市區要徹底取締一級保護區內與水源保護無關的所有建設項目,開展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村鎮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8月底完成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清理整治,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門要加強水源地周邊道路監管,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的交通幹線設定警示牌,禁止運輸有毒有害物質、油類等危險品,嚴禁對飲用水源構成安全隱患的車輛通行,杜絕污染事故發生。各縣市區要建立和完善城市水源地污染應急預案,明確部門職責,形成飲用水源地污染來源預警、水質安全應急處理和水廠應急處理三位一體的飲用水水源應急保障體系,從根本上防治水污染。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環境保護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環境治理是一項提高人民民眾生活質量的民心工程,是一項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德政事業。各級各部門必須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社會監督支持”的環境綜合整治格局,確保取得實效。

一是落實責任,嚴格考核監督機制。保護環境,守土有責。各級政府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戰略,統籌規劃,保證投入,切實抓緊抓好。各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是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對行政區域內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市政府與17個縣市區和兩個開發區簽訂的XX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一定要明確任務,分解目標,確保完成。要將環保工作作為縣市區政府及主要領導年度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市政府對縣市區環保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實行“一月一督察、一季一通報、一年一考核”。每次考核結果都將在媒體上公布排隊,對今年考核倒數3名之內的,通報批評;連續兩年在倒數3名之內的,對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連續3年倒數3名之內的,對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組織處分。

二是部門聯動,形成整治工作合力。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許多部門。環保部門是環境治理的綜合牽頭單位,要嚴格把握政策,做好組織協調,加強執法監督。財政、發改委、城建、交通、林業、國土等部門要自覺承擔起各自的環境治理重任,服從和服務於環保整治工作大局。財政部門要確保環保資金投放到位;發改委、國土部門要把好產業布局和項目審批關、用地審批關,杜絕污染企業上馬建設;城建部門要重點抓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擔負起集中供熱供氣、污水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硬化街巷、綠化美化城市等工作;交通部門要嚴格治理車輛超載,避免煤焦拋灑路面,防止二次揚塵;林業部門要負責植樹造林、荒山綠化,再造生態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各級各部門要精誠團結,密切協作,形成環境建設的強大合力,把環境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三是嚴格執法,加大環保推進力度。治理污染要用鐵腕,專項整治要保持高壓態勢,環境執法要來實的、動真的、下狠的,真正震懾違法行為。加強對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管,切實做到建設之前有審批、建設過程有檢查、建成投產有驗收、生產運行有監督。對未完成主要污染物削減指標的區域、環境污染嚴重的區域、環境違法行為突出的區域實行“區域限批”,對環境污染嚴重、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要從嚴處罰,掛牌督辦。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人民民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對違法企業的執法要“嚴、準、狠”,徹底扭轉以往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