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導讀:借別人的經驗鼓起勇氣.卡耐基認為,不論是處在任何情況、任狀態之下,絕沒有哪種動物是天生的大眾演說家.歷史上有些時期,當眾講演是一門精緻的藝術,必須謹遵修辭法與優雅的演說方式,因而,要想做個天生的大眾演說家那是極其困難的,是經過堅苦努力才能達到的.現在我們卻把當眾演說看成一種擴大的交談.以前那種說話……
卡耐基的一生幾乎都在致力於幫助人們克服談話和演講中畏懼和膽怯的心理,培養勇氣和信心.在“戴爾·卡耐基課程”開課之前,他曾作過一個調查,即讓人們說說來上課的原因,以及希望從這種口才演講訓練課中獲得什麼.調查的結果令人吃驚,大多數人的中心愿望與基本需要都是基本一樣的,他們是這樣回答的:“當人們要我站起來講話時,我覺得很不自在,很害怕,使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說的是什麼.所以,我想獲得自信,能泰然自若,當眾站起並能隨心所欲地思考,能依邏輯次序歸納自己的思想,在公共場所或社交人士的面前侃侃而談,富有哲理且又讓人信服.”卡耐基認為,要達到這種效果,獲得當眾演講的技巧,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訓練自己.
借別人的經驗鼓起勇氣.卡耐基認為,不論是處在任何情況、任狀態之下,絕沒有哪種動物是天生的大眾演說家.歷史上有些時期,當眾講演是一門精緻的藝術,必須謹遵修辭法與優雅的演說方式,因而,要想做個天生的大眾演說家那是極其困難的,是經過堅苦努力才能達到的.現在我們卻把當眾演說看成一種擴大的交談.以前那種說話、動作俱佳的方式、如雷貫耳的聲音已經永遠過去.我們與人共進晚餐、在教堂中做禮拜,或看電視、聽收音機時,喜歡聽到的是率直的言語,依常理而構思,專摯地和我們談論問題,而不是對著我們空空而談.
當眾演說不是一門閉鎖的藝術,並不象許多學校的那樣容易學到知識,必須經過多年的美化聲音,以及苦學修辭學多年以後才能成功.平常說話輕而易舉,只要遵循一些簡單的規則就行.對於這一點,卡耐基有深刻的體驗. 1912 年,他在紐約市青年基督協會開始教授學生時,講授那些低年級的方法,同他在密蘇里州的華倫堡上大學時受教的方式大同小異.但是他很快發現,把商界中的大人當成大學新生來教是一種很大的失誤,對演說家韋伯斯特、柏克匹特和歐康內爾等一味模仿也毫無裨益.因為學生們所需要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在下回的商務會議里能有足夠的勇氣直起腰來,做一番明確、連貫的報告.於是他就把教科書一古腦兒全拋掉,用一些簡單的概念和那些學生互相交流和切嗟,直到他們的報告詞達意盡、深得人心為止.
這一著果然奏效,因為此後他們一再回來,還想學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