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第33個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講話稿

二要深化教育人事改革。這也是激發和保持教師隊伍活力的最有效途徑。根據省教育廳統一部署,我區教育人事改革已經拉開大幕,校長教師交流工作、教師聘任制度改革等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面對改革的“深水區”,面對日益加大的矛盾和阻力,我們必須沉著應對,持之以恆地推進教育人事改革。要繼續做好校長教師交流工作。分門別類,做好不同對象的交流,嚴格落實交流比例。著力推進“一校名師、全區共享”工程,鼓勵創設更多的名師工作室,創新流動的形式和手段。繼續完善教師交流的保障機制,在人事管理、幹部選拔、名優教師評比、職稱評聘、崗位設定、經費保障等機制上要有新突破。加強名師名校長的培養和管理,出台考核管理辦法,建立完善退出機制。要進一步完善考核辦法。科學設定評議範圍,合理設定各層級考核權重,全面考評德能勤績,從制度層面充分調動校長和教師潛心辦學、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幹事創業、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建立新錄用教師試用期考評機制,實現優勝劣汰。要嚴格教師聘用管理。堅決落實教師全面考核、批次聘任、待聘落聘制度,實施優勝劣汰,暢通教師“出口”,敦促教師自覺恪守教書育人的天職。要完善校長教師激勵機制。今年起,區財政每年撥出500萬設立校長基金,用於優秀教師和校長的獎勵。區教育部門要制訂好校長基金獎勵辦法,區財政等部門要予以支持。同時,也要加大對違規違紀、師德不良、教學態度不端正教師的處罰力度,形成獎優獎勤、罰懶罰劣的工作機制。

三要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教育管理體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教育管理改革的一個中心問題。要進一步加強條塊結合,理順教育部門與鎮(街道)的關係,增強發展教育合力。要堅持開放開明意識,在推進公辦基礎上,大力發展民辦教育,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辦學,實現公辦、民辦學校“雙輪驅動”。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國際交流,拓寬發展視野。重視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和法治校園建設,嚴格落實校長負責制,建立起與校長責權利相一致的管理體制,保障學校的辦學自主權。重視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堅持校務信息公開,推進學校民主法治進程。充分發揮教育督導室的督導功能,進一步健全督學、督政、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重視抓好校園安全工作,構建校園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確保學校平安穩定。

(三)始終堅持把加強隊伍建設作為基礎,辦充滿希望的教育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實踐證明,一所學校、一個地區,如果校長有水平、有能力、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有愛心、有學識、有高超的教育藝術,那即使硬體設施相對簡陋,家長、學生也會心嚮往之,因此要始終把隊伍建設和學校管理作為教育發展的基礎工作來抓。

一要抓好師德師風建設。當前,我區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總體是好的,絕大多數教師兢兢業業,起早摸黑,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無愧“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深受社會和家長的尊敬、學生的尊重,必須充分肯定。但也不能否認,有少數教師對教書缺乏熱情,對學生缺少愛心,職業倦怠;還有極少數老師,熱衷於搞課後家教、搞補習班,有些甚至主動暗示家長送學生去補課,對不參加補課的學生另眼相待,喪失了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這些都嚴重損害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成為社會不滿教育、詬病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師是“人倫之楷模,萬世之師表”,一言一行都影響到孩子們的未來,希望教育和紀檢監察部門對此高度重視,以更加嚴格有效的措施,狠剎不正之風。要注重抓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繼續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大家談、師德師風建設大排查、尋找身邊“最美教師”等活動,督促教師自警、自勵,提高職業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要把師德師風建設與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弘揚勤勉踏實的治學精神,淡泊名利、為人師表,爭做學生愛戴、民眾信任、社會公認的優秀教師。

二要抓好校長隊伍建設。校長是一個特殊的崗位,既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又要有較強的行政管理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校長就代表著一所學校的發展方向,每一位優秀的校長都是我們的寶貴資源,一定要用好、保護好、穩定好。要更加重視中國小校長、幼稚園園長的培訓,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去拓寬視野、更新理念、提升素質,著力造就一支懂得教育規律,善於抓好管理的優秀校園長隊伍。要進一步健全和落實校長負責制,注重責、權、利的相對統一,充分調動校長潛心辦學的積極性。要建立健全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對在任期內辦學成績突出、社會反響良好、民眾家長公認的校長,要繼續任用並給予重用。對學校管理鬆散、作風漂浮、學校發展沒有起色的校長,要按照管理許可權,堅決予以撤換,著力營造有利於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用人環境。要做好教育後備幹部的選拔、培養和使用,建立學校管理隊伍後繼有人、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良性機制。各鎮(街道)、各部門都要充分理解、全力支持校長的工作,不要單純以行政幹部的標準去約束他們,讓校長們都能放開手腳創大業。